《财经》专稿丨FTA助力中韩服务贸易

《财经》记者 王延春/文  

2015年06月26日 15:43  

本文1986字,约3分钟

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方解决了韩方在视听合作合拍、出境游、环境等方面的核心关注,韩方满足了中方在速递、建筑、医疗等方面的核心要价。

6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处成立20周年国际研讨会上,人们讨论了FTA时代中韩经济合作的新领域,中韩FTA承诺的落实以及服务贸易开放与合作等议题。

中韩自贸区是中国迄今为止涉及贸易额最大、综合水平最高的自贸区。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中国还首次在自贸区谈判中承诺,将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人们认为,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的开放水平,“倒逼”中国服务业的开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表示,中韩签署FTA,服务业开放是最重要的内容,是未来双方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中国扩大服务业开放、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契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3年的46.9%,已上升至2014年的48.2%,到今年一季度达到51.6%,中国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型主导转型的趋势更加明显。2014年服务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最大渠道。而中韩FTA在中国签署的所有FTA中,服务业开放水准最高。在中韩FTA清单中,首次设立了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等单独章节。

据悉,在服务贸易领域,中方解决了韩方在视听合作合拍、出境游、环境等方面的核心关注,韩方满足了中方在速递、建筑、医疗等方面的核心要价。目前,在签署的中韩FTA中,中国对韩方的服务领域开放承诺主要涉及:在中国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允许设立代表处的韩国律师事务所和中国律师事务所以协议方式相互派驻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并实行联营;建筑工程方面,韩国建筑企业在中国申请建筑企业质资时更为便利,在中国评定韩国企业执照等级时,承认在韩国及其他国家的取得的业绩;在污水处理服务等五个领域,允许设立独资的韩国企业;在演艺娱乐方面,韩国企业可以通过合资、合作的形式在中国开展演出经纪、演出场所经营等业务;开放出境旅游市场等等。韩国对中国的服务业领域开放涉及到速递、建筑、教育、保险、电信等。

韩国产业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长李玫炯表示,他们的机构正在研究中韩两国知识服务产业的合作课题,期待加强两国间知识产业的合作,进而双方实现培养高级人才,创造就业机会,向高附加值产业结构调整。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与制造业相关的知识服务产业的合作系统与平台。同时,在物流、金融、休闲度假、文化产业方面,两国应采取更开放的心态,在服务领域加大试点。

一系列服务业开放的地方试验正在为全国服务业开放探路。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区域贸易协定组组长金荣贵表示,为提高中韩经济合作的实效性,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试点非常关键。

山东威海市正在文化、医疗、商业、物流等领域扩大对韩服务业开放的试点。通过引进韩国医疗美容技术,设立韩式医疗美容机构,期待在威海建立生命健康产业城,并依托中国服装设计创新中心,建设韩国服装设计中心。同时,威海市在加入韩国釜山亚太旅游振兴机构的基础上,与仁川市旅游局达成初步协议,推进双方互设旅行社,争取旅游团队落地签证优惠政策等。

韩国CJ集团中国公司副总裁裴在敏表示,该公司正借助中国掀起的“韩流”,拓展二三线城市的餐饮、电影院及增值文化服务产业的市场开拓和本土化经营。

金荣贵表示,除了落实中韩间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外,更期待扩大两国的服务贸易合作。“在韩国对中国服务收入中,与商品交易有关的运输服务比例大;在对中国服务支出中,加工及运输的比例较高,因此亟待实现多元化。同时,期待旅游服务的开放效果能逐渐突显。”

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在首尔正式签署自贸协定(FTA),韩国成为中国第13个FTA伙伴国,中国成为韩国第15个FTA伙伴国。中韩自贸协定的可行性研究始于2004年,2012年5月双方正式启动谈判。经过14轮谈判后,两国元首于2014年11月在APEC北京峰会期间宣布结束中韩自贸协定的实质性谈判。

据中方测算,中韩FTA生效后,将使两国的GDP实际增长率分别提高0.34和0.97个百分点,中国面向全球的出口将提升1.81%,韩国出口将增加2.3%。据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预测,中韩自贸协定生效5年后内,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0.4%至0.6%,韩国经济增长率有望最高提升1.25个百分点。

多位与会专家认为,与十年前中国加入WTO的艰难博弈相同,中国又一次在世界贸易规则重构之际,站在贸易政策选择的十字路口。如果中国积极选择参与各类经贸联盟,则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提升国内规则和标准的提升,进而成为全球贸易转移效应的受益者,否则,则可能在全球经贸规则重构中被边缘化。

15年前,在WTO谈判中,中国对服务业开放不多,未来在双边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中,服务业的开放将会成为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