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中有塑料微粒,对人体健康影响还不确定

《财经》实习生 池文丽/文  

2015年11月03日 19:36  

本文1207字,约2分钟

《科学美国人》网站在10月29日发布的一篇报导称,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分析了从中国各地超市购得的普通餐桌食用盐后,发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种物质常被用于生产塑料水瓶。在样本中,还检测出聚乙烯、玻璃纸和其他多种塑料。

海盐是微塑料污染的重灾区,研究人员在一磅(约合0.45公斤)海盐中发现了1200多粒塑料微粒,同时在来源于盐湖、盐井和盐矿的食盐中也发现了塑料微粒,含量在15—800粒/磅。

这一研究团队称,海盐中塑料微粒污染物来源于海洋环境中漂浮的塑料污染。例如,检测出来的海盐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来源于长期浸入水中的塑料水瓶,或者是来源于化妆品中的塑料。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生产过程中受到塑料微粒污染,如食盐的加工、干燥以及包装。

塑料微粒污染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由于作为调料食盐在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这使公众担心这些塑料微粒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华东师范研究团队表示,如果个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每日最大剂量食用盐的剂量测算,一个人一年将会摄入约1000粒塑料微粒。尽管中国人的食盐摄取量普遍高于WHO规定的摄入量。不过,这依然低于欧洲人一年因为食用被污染的贝类而摄入的11000粒塑料微粒。

海洋中的塑料微粒很容易被低端生物链生物摄入。在欧洲人爱吃的贝类中微塑料的含量较高。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林洪告诉《财经》记者,这是由于贝类的滤食性,塑料等污染物容易在贝类中浓缩聚集。人食用塑料微粒的毒害性要通过严格的动物实验才能得出结论,“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对人体有危害的物质,只要食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并且按照每日容许摄入量(ADI)食用就是安全的”。

这些塑料垃圾肉眼难以辨别,作为一种小体积污染物,拥有比较高的比表面积,在水体中将会吸附大量环境中已经存在的污染物,成为污染物的“载体”。

不过,目前还没有塑料微粒对海洋影响的研究结果。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江文胜称,海洋是无时不刻在运动的,由于洋流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塑料微粒在全球的海洋中都可能存在,但是对塑料微粒的污染程度并没有系统的监测;同时,海洋的自净能力是一种物理自净,表现为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但这不意味着污染物在整个海洋中的含量是降低的。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人们首次将焦点放在了塑料污染上。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一经媒体报道,广东省盐业界人士直斥该研究有刻意针对中国食盐之嫌,海水是流动的,在中国海盐中存在的塑料微粒,在国外海盐中也存在。塑料污染已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污染,必将成为环境乃至食品安全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食盐中有塑料微粒对人体健康影响还不确定,因而“关于塑料微粒的环境毒性、风险评估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