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解析粮价倒挂四因

《财经》记者 王延春/文  

2015年11月04日 13:52  

本文1284字,约2分钟

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未来中国粮食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则

尽管今年中国夏粮实现了“十二连丰”,但粮食进口量却一路攀升。目前国内出现了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的现象。与此同时,今年国家将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定为1元/斤,比去年临储价格每斤调低了0.12元。这是玉米临储政策实施七年来,收购价格第一次反转下跌。玉米临储价格为什么掉头走低?导致粮食出现“三量齐增”现象的背后因素是什么?

针对上述热点问题,11月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解释,粮食出现价格“倒挂”主要有四个因素:

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需求疲软,价格一路走低,国际市场的大米、小麦、玉米等主粮价格均下跌40%-50%,与此同时,中国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几年不断提升临时收储价格,导致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全面高于国际市场。

二是人民币汇率一直坚挺,意味着进口农产品价格相对低廉。2014年,平均汇率是1美元兑换6.14元人民币。但是,1994年以前,汇率是1美元兑换8.62人民币。总的走向是人民币不断坚挺,相对美元在不断升值。不算其它任何费用,500美元/吨的大豆,在1994年那个时候,每进口一吨折合4000多人民币。现在,同样是一吨大豆折合只有3000多人民币。这一千多元的价差就是因为汇率变化。

三是由于能源价格普遍下跌,导致海运价格便宜。比如,2005年5月,从美国墨西哥湾新奥尔良运往中国的大豆运费价格一吨是138美元,今年5月份一吨运价只有35美元。一吨价差100美元。

四是这种价格“倒挂”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农业竞争力还不强,国际市场低价粮食进入国内市场,显示了中国粮食还有一些其他的农产品在价格竞争力方面明显不足。

陈锡文表示,已经公布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对整个粮食改革的形成机制已经提出意见,就是粮食价格的形成应当贴近市场,同时要兼顾农民的合法收益。这是未来中国粮食价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则。

他分析,目前出现中国粮价高于国际市场情况,有很多因素值得进一步分析。只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下一步粮食市场的价格机制,一方面是让市场更活跃,另一方面要调动农民积极性。原则上采取价格和补贴分开。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市场主体才会活跃。过去把补贴和价格弄在一起,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于是粮商粮贩、加工企业就不活跃了。把市场价格和补贴分开之后就可以激活市场,农民按市场价卖粮,经营主体按市场价收粮,这样可以将粮食市场搞活。如果说市价过低怎么办,政府要采取适当的政策,直接补贴农民,但是和价格要分开走。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我国对稻谷和小麦的主产区实行了最低收购价的政策。2007年开始实行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2008年开始实行大豆的临时收储价,这两个品种的临时收储价只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其他地区还没有实行这两个品种的临时收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