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社保费,养老金能扛得住吗?

《财经》记者 相惠莲/文  

2015年12月28日 16:31  

本文1875字,约3分钟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决策层提出社保降费,为企业“减负”。

社保降费,尤其是占比最高的养老金降费,可以在工资水平不下降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刺激出口。但也将引来新的问题:费率降低后,征缴收入很可能缩减,老龄化又伴生着沉重的支出压力,养老金能否承受费率之轻?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12月26日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5》(下称《报告》)指出,养老基金的运行拐点出现,各省基金的当期结余或大幅减少,或增速下降。

养老金全国统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平衡收支,但因地方利益等因素“难产”。2014年,宁夏成为了第二个收不抵支的省份,黑龙江的情况继续恶化,当期赤字106亿元。广西、海南、青海、吉林、河北等地区等当期结余都低于10亿元。

《报告》显示,全国仅有8个省份保持了当期结余的正增长,其中仅有浙江、甘肃、天津、重庆四省市的情况优于上年。

另外,2014年全国当期结余3555亿元,较上年减少655亿元,下降15.6% ,这已经是当期结余第二年下降。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结余已将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计算在内。若去除财政补贴,仅考虑征缴收入,则更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城镇职工养老金当期结余比2013年减少1484亿元。2013年,有12个省份的征缴收入超过支出,而2014年这个数字降到了8个。

同时,养老金扩面余地不大,各类非正常缴费收入也在萎缩。未来又面临着费率降低的压力,养老金第一支柱日益不堪重负。

为破解困局,各界一直将国有资产划拨当作扩大养老金蓄水池的希望。

社会养老制度建立之前,大量国企员工拿着低工资,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开始后,向老年人发放的养老金从在职的年轻人处征收,由于资金不充足,当年还订下较高的征缴费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认为,国企的退休员工当年未缴纳社保,但促进了资本积累,相当于把社保交入了国有企业的资产,划转显得天经地义。

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税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计算,若划转15万亿的国有资产,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8%的回报,一年能有1200亿的收益,可降低社保费率的一半。

不过,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认为,国资划转社保要厘清划哪块、划给谁、怎么经营的问题,既要有利于国企的经营管理,又要有利于养老资金来源的稳定,还要有利于推进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统一管理。“划转股权,可能收益就没有保障,而且社保是筹资人,国资委也是筹资人。划转收益,来源就稳定一些。”彭建国表示。

此外,各级财政也被视为补充社保基金的重要来源,且目前的养老金对财政已相当依赖。

2014年的城镇职工基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中,当年实际到账的财政资金为3548亿元,占总收入的14%,较上一年增长了529亿元,增速上升3.5%。财政补贴所占比重在连降两年后,又连续两年上升。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曾表示,养老保险在排除历史欠账后理应是一个以收抵支、自我运营的体系,眼下的问题是养老金的社会统筹部分和公共财政两个制度的边界没有廓清。

尽管地方财政补贴相对少,但源源不断的支出对一些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而言也是个包袱。近日,全国人大在调研中发现,有地方甚至已出现举债发放养老金的情况。

房连泉认为,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对地方具体的补助是由地方和中央进行博弈后得到。目前尚未建立起详细的精算制度,各笔资金界定不清,实际上,全国财政收入的增速也在持续放缓。“各级财政都被裹挟进去,未来会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房连泉说。

由此看来,如果养老金制度不进行根本性变革,简单地调低费率后,无论是养老金自身,国有资产划拨,还是财政补贴都难以为继。

眼下,名义账户制(NDC)被视为一条可能的改革路径。

名义账户制可简单解释为,将养老金统一为一个记账式的个人账户,其中并不积累资金,本质上是现收现付制,退休人群的养老金由工作人群负担;但又是按照参保人对制度的贡献多寡进行给付。

由于名义账户激励性强,能够调动参保人的积极性,提高财务可持续性,有利于克服目前制度陷入的“公地悲剧”, 即大量企业趋向于少缴社保以节省成本。同时,参保人的权益清晰,可携带性好,能够促进实现全国统筹,缓解地方之间的旱涝不均。

但名义账户制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计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李珍认为,如果利息低于工资增长率,则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不足;记较高的利率则意味着制度的负债必然高,中国的老龄化在加速,若下一代又不堪重负,制度将会面临破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