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发言人力挺12月贸易数据真实性,出口改善非因虚假贸易

《财经》记者 周哲/文  

2016年01月21日 15:40  

本文1533字,约2分钟

“12月份主要是有一个季节性因素,有一部分出口本来应该在1月份和2月份,往前赶了,主要是这个因素。”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1月20日的例行发布会上,认为2015年12月份贸易数据改善,并非因为境内外汇差加大以至于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在上升,而主要是因为季节性因素导致的。

12月数据向好

根据海关总署13日公布的数据,以人民币计价,2015年12月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3%,其中出口增加0.8%,进口下降4%。上述数据好于预期,尤其是12月出口数据由负转正,更令市场意外,在2015年全年进口和出口增速“双降”当中,算是一抹亮色。

然而,市场人士一度怀疑2015年12月进出口数据的改善,主要是由于以套利为目的的虚假贸易上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盖新哲此前在媒体上分析,虚假贸易往往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流转,而12月份海关特殊监管区物流货物是当月进出口最大正向变化来源。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贸研究所研究员梅新育对《财经》记者表示,“这种造假即使存在,影响也是比较小的,不足以引起这样明显的变动”。

他进一步分析称,是否为虚假贸易需要看12月份外汇收入情况,如果出口的收入不入境,而是由于规避人民币贬值风险在境外保留,才有可能使造假;如果出口的收入都返回境内的话,则不太可能造假。而且即便是虚假贸易,也不太可能引起如此明显的变动。

对于12月贸易数据转好的原因,他分析,可能受节日因素影响。“12月份和春节前后,圣诞节之类,数据往往受节日因素干扰比较大,所以我觉得12月份出口数据的反弹,目前不能看作是整个需求的回升巩固。”

在1月13日的海关总署例行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解释,人民币疲弱有助于出口。但弱势人民币对出口的影响将逐渐减退,因此2015年12月份的出口上涨是暂时的,不代表一种趋势。

此外,梅新育对记者解释,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企业有一定好处。此外,对于有外币应付账款或者外币负债的企业,有动力尽早出口、尽早收汇,以赶在人民币进一步贬值之前将外币应付账款和外币负债清偿。

民企增长国企下降

沈丹阳细数了导致2015年进出口“双降”的几个主要方面:第一,从贸易方式上来看,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比较大,降幅近10%。第二,从产品上来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比较多。机电产品出口和资本货物基本没有下降。第三,从经营主体来看,民营企业出口增长了,其他非民营企业的各类主体,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混合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出口都有所下降。

“外资企业出口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大部分的加工贸易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经营出口的,而现在加工贸易下降了,外资企业进出口当然会有所下降。”沈丹阳直言。

梅新育对记者分析,外资企业进出口下降,主要是因为一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的外企,把生产转移到了别的国家,或者压缩了在中国大陆的订单。

而国企进出口较多的是设备类的资本产品和资源产品,世界经济萧条时,固定资产投资萎缩,国企的资本产品出口受比较大的影响;而同时国企经营的原料的进口额,因为价格的下跌也降了很多。

相比之下,民企出口的消费品比例较高,而在经济萧条时期消费品出口减少的程度比机器设备等出口要稍微好一点。

“第四,从市场上来看,对俄罗斯、巴西的出口下降幅度比较大;另外,对欧盟、对日本、对香港的出口也有所下降。”沈丹阳继续解释。梅新育也提示,“应该说是去年7月份以来,出口连续下滑,当中对新兴市场的出口下滑的更多,对美国的出口反而相对比较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