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汇双杀”袭来,香港楼市会否崩盘?

《财经》记者 焦建/文  

2016年01月22日 16:39  

本文1635字,约2分钟

1月21日,受近期港元汇价出现持续波动影响,港元3个月拆息上升至自2009年5月以来高点,令市场对香港加息的预期持续升温,香港地产股承压下跌猛烈,进而带动了恒指再创新低。

资本市场再现1998年“股汇双杀”情景之下,香港房价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的进入下行通道的趋势,正在日益明显。

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的数据指出:香港私人住宅楼价指数在经历了两个月的下跌后,2015年11月创下了3月以来的新低;中原地产的数据也显示:香港二手住宅价格第四季度下跌6.9%,创下七年来的最大季度跌幅。

受价格面及成交面双底影响,香港土地注册处数据显示:2015年12月香港共有5294宗楼宇买卖登记,同比锐减30%。

除受上述股市及汇率影响外,香港楼市本轮价格调整,有两大主因:

其一为香港不断走弱的经济形势。港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11个月,香港商品转口货量下跌1.8%,港产品出口货量下跌13.5%。两者合计,商品整体出口货量下跌2.0%。商品进口货量下跌3.3%。同期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亦录得3.1%的按年跌幅。

此外,本届香港政府的“双辣招”政策倾向,亦被认为是此次香港房价调整的重要助推。

辣招之一,是为解决住房供需失衡而大幅度增加土地及住房供应。2015年3月,香港特首梁振英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计划是:在未来10年增加48万个单位。

在香港楼市价格出现下调之际,1月13日,梁振英在发表任期第四份施政报告时仍表示,“不减辣招”,会继续在未来数年内继续供应土地的计划。

“政府没有责任保证楼价只升不跌,政府的责任是通过增加土地和房屋供应,解决香港居民的住屋问题。”梁振英称。

此外,港府为主动调控楼市,亦采取了强化额外印花税、推出“买家印花税”等手段,以此来遏制外来需求、投资需求和炒房需求。

“除了政府的土地供应增加之外,从2014年开始,楼市的双边印花税政策规也有一些改变,卖家有机会少付印花税,这也可能使得供应增加。”多年来一直持续观察香港楼市的香港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泺生对《财经》记者表示。

对截止到目前的此轮楼市调整,香港各大房地产商除了在推出部分楼盘时酌情将价格微调外,并未做出明显回应。有开发商表示,对于香港楼市来说,“上涨或者下跌15%到20%,都是常事。”

而对于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各方的意见并不统一:部分开发商相信,政府目前的发言主旨在于顺应民意,但会在适当时候调整,“不可能永远不减辣”。

房地产代理公司中原集团主席兼董事长施永青则表示,政府不会取消辣招。而他个人认为,就香港目前楼市而言,即使“减辣”亦不会令楼价反弹。

行情至此,“海啸后最伤”、“多年低位”等词汇,近期内频频见诸于香港各类传媒。对于2016年的形势,多家券商投行机构的看空声音并不罕见。悲观者认为,香港楼市已近泡沫边缘,房价将持续下跌。

各方开始担忧,危机可能会持续发酵。

1998年,海外势力狙击港币联系汇率制度,资金外流和经济低迷的双重影响下,香港房地产价格在1998年1月时较1997年高峰期价格下跌30%,1998年底跌幅更是近半。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短期内不会改变,会通过出售外汇储备与加息两手方式维系。但香港股市及房市则处于危险境地,房市尤为危险。”近日有学者如此分析。

“香港楼市在未来3年有90%的机会累计下跌30%。” 瑞银早先发布的报告预计。

“整体上,香港的楼价在短期内已没有太多上涨因素。尤其是对于中小型的房子来说,但对于大型住宅而言,因为换房的需求存在,需求增多,抗跌力会更强一点。”在本轮香港楼价下调趋势初显之际,何泺生如此对《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