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指责炒房,多审慎决策

《财经》主笔 马国川/文  

2016年03月08日 19:07  

本文1840字,约3分钟

春节以来,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又在迅速蹿升,民众蜂拥入市,“抢房”的场景再次出现。引得一些专家和媒体批评炒房的民众“不理性”,呼吁人们保持冷静。

假如房市仍有可观的上涨空间,炒房一定能够获利,那么炒房者的行为显然是明智的。可是,现在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商品房价格畸高,存在泡沫。批评炒房民众“不理性”的专家们,显然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他们看来,泡沫终将爆裂,炒房者最后必为自己的“不理性”行为买单,悔之晚矣。

不过,问题似乎还值得推敲。不管炒房者是否能够在泡沫爆破前安全撤出,还是成为最后的“接棒者”,这都是他们自己的抉择,自己承担投资的风险,有什么不可以呢?

在笔者看来,民众炒房无可指责,应该被追问的是:为什么那么多民众明知房市有泡沫,却“义无反顾”地投资其中,是谁给了他们火中取栗的勇气呢?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以来,二十多年间商品房价格一直保持“单边上涨”,成为难以理解的怪现象。其实,在2008年本来存在房价下调的可能。因为在当时,不管是从民众购买力来看,还是从“租售比”来看,房市存在泡沫已经昭然若揭。事实上,当时一些房地产商已经开始降价。假如依靠市场力量调节,那么房价有可能回调到合理水平,中国房地产也可能回到一个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年出台四万亿救市政策。本来濒临“断粮”的房地产市场获得了资金支持,最终错失了调结构的最佳时机,反而造成又一轮产能过剩。据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数据披露:2015年末全国房地产库存待售面积高达71853万平方米,较2014年末的62169万平方米增加近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45248万平方米,占比约63.97%。

面对巨大的“去库存”压力,本应该相信和市场的力量,通过“无形之手”,逐渐挤压掉房地产泡沫,释放风险。可是,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竞相出台各种各样刺激楼市的政策:从限购松绑,到鼓励各方购买库存商品房出租,再到“契税补助”、“财政补贴”、“降首付”和“零首付”,等等,不一而足。总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刺激政策,让房地产市场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与此同时,中国货币政策转向“稳健偏积极”,巨量的资金被释放出来。目前国内股市动荡,又缺乏其他投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又以自己的信誉为房地产“托市”,宽货币政策客观上为炒房资金操作提供了便利。于是,民众炒房的热情再次被点燃。前事不远,2008年投资房市的人们不是获得巨大收益了吗?于是,许多人们怀着“搭上最后一班车”的心态涌入房市。

因此,被指责的,不应该是炒房的民众。应该警惕和反思的是,用刺激政策维护原有的泡沫,只能积累风险。泡沫终究是泡沫,强行为房地产市场“托底”绝非长久之计。必须尊重市场,依靠市场的力量改变现行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重新塑造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实现房地产市场从结构到功能的根本转变,才能使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如果用加杠杆的方式去库存,会给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就像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日前所指出的,如果听任当前一些地方的房市高杠杆,将会是另一场金融灾难。

房地产不过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去产能、调结构”的主语本来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可是政府的“有形之手”闲不下来。应对房地产问题的政策思路,同样反映在其他方面。所以,全面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不无担忧地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政府选择的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从去年到现在,如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这一点,我感觉并不那么显著。”

目前中国改革处于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如何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实现发展,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减少政府的干预,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从来改革多歧路。中国改革的唯一正确道路,就是切实推进市场化改革。成败在此一举,舍此别无它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