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今废止,中国将投入35亿元资金用于玉米结构调整“补贴”

《财经》记者 焦建/文  

2016年04月08日 20:44  

本文1701字,约2分钟

正值各个玉米主产区春耕农忙时节,纷传已久的玉米“去库存”政策,近日先后落地。

3月28日,在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实行了9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被正式宣布将以“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取代。

4月7日,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亦透露称:在财政部支持下,今年中国将投入3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结构调整,用于“镰刀湾”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补助,目的是让改种青贮玉米、大豆、饲草等作物的农民受益于过去种籽粒玉米的收益基本相当。

这两项政策,前者与玉米产后的销售相关,后者则直指玉米产能本身,一压一减,核心目的,都是如何消解玉米的“天量”库存。

在此之前,由于持续多年的国内外价格倒挂,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也在影响着国内市场。由此带来的是国内加工转化开工不足,库存不断增加,安全储粮压力突出等问题。

“目前国内玉米库存量在2.5亿吨,巨大的粮食国储库存,不仅带来财政资金负担,同时也付出巨大的库存费用和利息费。包括收购费、做囤费、保管费和资金利息等,每吨粮食库存成本在252元。”3月27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在参加一次论坛时指出。

针对这些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坚持市场化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的改革思路和政策框架。具体到此次针对玉米的各项调控措施来说,初衷也是希望兼顾“去库存、保安全、增收入”的多重政策目标。

本轮粮食价格,目的就是要调整长期以来对“保供给”、“保收益”两个目标不加区分的做法,但这也可能也是本轮调控措施的困难之处。

玉米临储被“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形势替代,包含了两项政策:前者是让玉米的价格实现随行就市,反应市场供需关系,进而让市场调节产能;后者则通过制定目标价格,保障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农民基本不吃亏。与之相关,即将投入的35亿元财政资金,也是以此为出发点,保证农民收入。

但结合《财经》记者对此前两年国家在新疆、东北等地针对棉花、大豆实行的目标价格改革情况的调查来看,本轮的玉米调控,还有一系列的难题:

首先,是国家的收购主体在推出后,市场收购主体是否能够有效进入?这一方面关系到产能的调节是否能够成真,另一方面,农民能够拿到目标价格补贴的前提,也是其玉米必须销售出去。在当前玉米加工企业主体因为需求不旺造成的开工不足情况下,是否会再次出现农民“卖粮难”,尚是未定之局。

其次,新的玉米生产补贴制度,资金的来源和是否固定,目前国家也只是给出了方向,中央和地方,尚未就加大补贴力度的财政保障、操作细则等方面给出明确的答案。因此,目前业界普遍担心,取消原有制度的同时,后续相关配套措施能否跟上。

第三,据新华社近日报道称,受2015年国家调低玉米临储价格、每斤降低0.11元的影响,仅此一项,黑龙江农民当年就减收了近140亿元,平摊下来,相当于每个农民减收了近700元。而与此同时,种植大豆的农民一亩地的成本在500元左右,以每斤价格1.7元计算,若没有国家补贴的话,农民一年就在“白忙活”。

“不种玉米了,都说是可以改种这个改种那个,但一旦多了价格就会下跌,其实都不太赚钱。”3月中旬,河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的一位负责人对《财经》记者分析指出。

“从历史经验看,中国政府调整粮食政策要特别谨慎,粮食的价格形成机制、对农民的补贴政策和粮食的收储政策改革,要充分考虑农民利益,避免再次出现粮食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如此提醒。

“在新增收渠道有限、农业补贴改革在即情况下,政策稍有偏差,农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是新的三农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也对《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