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短期见顶,M2增速近9个月首次跌破13%

《财经》记者 张威/文  

2016年05月13日 22:20  

本文2111字,约3分钟

人民日报权威人士提及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示今年货币政策将重新回归稳健,一季度信贷井喷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在后三个季度重演

4月份金融数据放缓程度高于此前市场预期。

5月13日,央行发布的4月金融数据显示,4月新增贷款和社会融资总量大幅回落,其中新增贷款从3月的1.37万亿元缩减至5556亿,远低于8000亿元的预期,并为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值,社会融资规模降至7510亿元,M2增速降至12.8%,M2增速近9个月以来首次低于13%。

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财经》记者表示,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低于预期,除了居民中长期贷款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大部分种类的贷款都出现了明显萎缩,说明在去产能的背景下,企业投资需求依然比较低迷,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不足。

“M2、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量三个指标集体滑落,透露出的政策含义十分明显,流动性宽松的局面很有可能迎来拐点,短期货币宽松已经见顶。”杨驰说。

浙商银行经济分析师庄瑾亮认为,总体来看,社融规模和货币供应量虽然回调幅度超过预期,但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一季度信贷快速增长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一线和热点二线房地产市场活跃,带动中长期住房贷款新增1万亿;二是人民币贬值预期下,企业去美元债务的影响;三是银行“早投放、早受益”思维的影响。进入二季度后,这些因素都不复存在或有所淡化,因此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失去了继续高速增长的支撑,数据回落也是理所当然。

数据显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556亿元,同比少增1523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6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28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4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92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3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388亿元。

从人民币贷款的结构看,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企业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均出现下降,显示当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企业去杠杆、居民加杠杆”的进程,也体现出当前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投放仍然保持较为谨慎的态度。

事实上,《财经》记者此前就曾了解,银行在一季度大规模信贷投放后,在三四月份已经开始压缩新增贷款,“我们银行在三四月份就开始压缩新增贷款了,主要是在对公领域,受监管政策以及监管指标影响,压缩规模在一两百亿。”某大型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人士曾告诉《财经》记者。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李佩珈指出,楼市上行预期弱化、债市风险加大和监管强化等因素是社会融资规模下降较快的重要原因,预期分化和不稳定是内在根源。3月末,深圳、上海等城市纷纷提高了二套房首付成数等政策,一线楼市房地产发展过热势头得到遏制,也使得各界关于楼市继续大幅上行的预期弱化,并导致住房相关贷款减少。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4.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8个和19.2个百分点。

受信贷需求下滑影响,M2增速近九个月来首次低于13%,未达到政府年初设定的目标。杨驰分析,从政策趋势来看,人民日报权威人士提及货币政策过度宽松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示今年货币政策将重新回归稳健,一季度信贷井喷的情况已经不太可能在后三个季度重演。此外,鉴于刚性兑付被打破的可能性在加大,一季度以来信用违约事件频发,预计下半年的企业债融资将会受到明显影响,企业债发行量将呈萎缩趋势。

庄瑾亮认为, M2增速下降体现了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心,不会单纯依赖稳增长政策追求经济增速。从近期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来看,MLF已经暂停,意味着下阶段货币供给大幅扩张的可能性较低。为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出现较大的方式调整,持续且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空间较小,政策重点是将中国经济真正带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车道。

在新增信贷上,李佩珈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新增信贷有望恢复性增长。当前,新增社会融资和信贷的大幅下降并不代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的根本转向,多种现象表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正在进一步恢复。

李佩珈分析, 4月,PPI重工业生产资料指数为99.1%,相比上月上升5.5个百分点,表明工业领域价格正在较快反弹,进而推动过剩产能消化和贷款需求恢复。此外,二季度也是基础设施发力的关键期。未来,随着对前期市场面和政策面等预期信息的逐步消化,内生信贷需求将发挥更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尽管债券市场在二季度仍有调整风险,但下行幅度有限,进而推动债市融资功能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当前经济企稳向好信号仍在增多、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改善。

业内人士认为,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大起大落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增长”,未来需要着力建立构建稳定的预期环境。稳定的投资和消费预期是经济增稳长的关键,宏观管理政策要引导当前不稳定预期向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转变,更加注重沟通方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