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现寨卡病例防控形势趋紧

《财经》记者 吕方锐/文  

2016年05月18日 07:27  

本文1122字,约2分钟

5月15日,北京、广东通报了两起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其中北京是首次报告发现输入性病例。两位患者都是从委内瑞拉归国,正在当地医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

北京市疾控中心认为,目前寨卡病毒病传播和扩散的可能性较低。但随着夏季蚊虫活动高峰到来,寨卡病毒防控形势趋紧。

感染寨卡病毒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皮疹、结膜炎或关节痛等,极少引起死亡。最近有中国科学家证实,寨卡病毒是“小头症”元凶。“小头症”又称小头畸形,指婴儿头围显著小于相同胎(月)龄及同性别婴儿的平均头围,常伴随重大出生缺陷及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如癫痫、发育滞缓、智力障碍、行动和平衡能力差、进食困难、听力受损和视力受损等。妊娠期母亲感染寨卡病毒会增加婴儿患小头症几率。另外,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成人患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种急性神经炎)也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传播,白纹伊蚊也有一定传播能力。在国内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台湾地区、海南、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边境区域,白纹伊蚊则在全国多数省份均有分布。截至16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尚未监测到埃及伊蚊。

15日对北京地坛医院周边的蚊媒应急监测显示,白纹伊蚊成蚊及蚊幼虫密度均为0。但随着夏季到来,蚊子数量将会大幅增加,届时寨卡病毒仍有传播和扩散可能。

今年2月以来,中国内地已经报告了17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寨卡病毒的隐性感染率高,不排除部分患者感染病毒而不自知的情况。相较已知的17例患者,这类完全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病毒携带者作为病毒传染源,较难排查和控制。

进一步研究表明,寨卡病毒可能还有其他传播方式。世界卫生组织3月发文称,寨卡病毒可发生性传播;同时世卫组织已经在人的血液、尿液、羊膜液、精液、唾液以及脑部和脊髓的体液中发现寨卡病毒。新的传播方式无疑会增大病毒防控难度。

本届奥运会将在8月的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举行,但当地寨卡疫情肆虐,奥运游客极有可能被感染。这些奥运游客归国将给寨卡防控增加压力。广东省卫计委提醒出国人员谨慎前往疫情高发地区,归国人员进行自我健康观察。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李德新告诉《财经》记者,目前还没有针对寨卡病毒感染的专门治疗办法或者疫苗。防控寨卡病毒,主要从防蚊、灭蚊入手。北京将于6月—9月开展灭蚊行动,号召广大市民清理房屋周边环境,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北京市疾控中心为家庭防蚊提供了参考办法,包括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杀虫剂等。

世卫组织召集专家优先研究寨卡疫苗、诊断试剂以及创新性病媒控制工具。其中在伊蚊防控方面中国科学家已有突破,他们将抗病蛋白导入白纹伊蚊体内。在广东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控制了相关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