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  

2017年03月24日 16:43  

本文1294字,约2分钟

3月24日,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7年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央行正在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积极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

陈雨露在演讲中总结了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中央银行研究的四大主题,包括把金融因素系统性地引入宏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全球实验及其正常化;宏观审慎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发展的新理念及其实践。

他指出,危机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央行研究人员达成了重要共识,即宏观经济和金融理论需要在全面纳入内生性金融体系的基础上予以系统重构,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同时包含“金融-实体经济-政策”相互作用的新理论框架。其中,引入金融市场波动顺周期性和“超调”作为金融行为范式的基本假定,是近年来宏观经济学认识论上的一个很大突破。

对于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实践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及其正常化,陈雨露表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大规模、长期使用,是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实践的鲜明特征之一,也是全球金融发展史上史无前例的重大实验。从概念上看,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两大类型:第一类是在严重冲击之后,中央银行为恢复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功能以及缓解金融体系脆弱性等方面的政策。第二类是在利率接近零下限情况下,通过对前瞻性指引或者大规模资产购买,为经济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系列政策。

他认为,从政策效果看,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刻,非常规货币政策极大地稳固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信心,短期内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质疑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弊端。未来一段时期,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退出策略,以及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等课题,亟待各国央行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对于宏观审慎政策与系统性风险防范,陈雨露表示,危机以来,各国央行普遍认识到,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波动和资产价格波动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并不意味着系统稳定,需要从宏观的、逆周期的视角运用审慎政策工具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从整体上维护金融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框架改革的重心。

在谈到中国的政策探索时,陈雨露说:“现在,中国央行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积极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今后,还要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统筹做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综合信息统计的管理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此外,陈雨露还讲到,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途径和方式很多,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民银行将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贯穿于金融改革发展稳定的全过程,尤其是在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科技(FinTech)等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创新。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