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光:中国需要承担更多担当,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

沈建光/文  

2017年03月24日 16:50  

本文2447字,约3分钟

在逆全球化思潮大行其道的当下,中国需要承担更多担当,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 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推行与亚洲经济体互惠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削弱逆全球化与孤立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

过去三十多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全球经济的亮点。IMF预计2017、2018年亚洲经济 将以平均5%左右的增速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并对 世界经济的贡献达到三分之二。

而亚洲各国由于地理因素,在贸易、投资、金 融方面的联系更为紧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经 济体,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一半,其经济发 展与改革步伐更是对亚洲经济的整体发展意义重 大。

然而,亚洲经济增长面临一个共同风险,即资 本大规模流入流出对亚洲经济体的冲击。

实际上,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每轮美元周期 都会引发亚洲金融市场的波动。特别是上个世纪 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期美元贬值,广场协 议迫使日元升值,成为日本泡沫破灭,长期衰退的 导火索。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美元上涨周期, 亚洲国家又经历了痛苦的资金大幅撤离,东南亚 国家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

从这个意义来说,防范资金大规模流进流出 对经济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是亚洲国家之间的宝 贵共识。对此,中国需要有更大的担当,以起到亚 洲经济稳定器的作用。实际上,从以往经验来看,中国对稳定亚洲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扩散一直起 到带头作用。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令人记 忆犹新,当时面对国际炒家的来势汹汹,泰国央 行放弃盯住汇率制度,其后泰铢贬值超出预期的 20%,一路下跌60%。而后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 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沦陷。同年11月,危机 传染至韩国,韩元对美元的汇率曾跌至创纪录的 1008∶1,韩元危机进而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 的日本金融业,一系列日本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 破产。

更进一步,国际游资狙击香港,香港股市楼 市狂泻,港币与美元的挂钩危在旦夕。当时正是得 益于中国政府的人民币不贬值策略,以及中国领导 人对帮助港币保卫战的庄严承诺,才守住了港币, 进而保住人民币,防止危机传染至中国,进而阻碍 了亚洲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

自2015年3月美元上涨以来,全球市场动荡加 剧,亚洲经济体更是遭到数次资金大规模流入流 出。去年特朗普胜选后,美元大幅走强,全球避险 资金回流美国,更是引发非美元货币贬值,资金撤 离亚洲的态势。值得肯定的是,今年年初,伴随着美元走弱,资金出现重回亚洲的态势。而美国乐观 提前透支,也使得更多投资者将目光转向投估值 相对较低的亚洲市场。

当然,面对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势与特朗 普经济政策,特别是贸易保护政策的不确定性, 亚洲金融市场仍将面临很多挑战,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作为亚洲经济的重要引擎,也许提前做好防 范,承担更多担当与领导力,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出 现。

在笔者看来,助力亚洲经济平稳,中国可以 从以下几处着手:

第一,确保经济基本面的稳定。中国内需强劲 可以增加亚洲国家的出口与投资机会。今年中国 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6.5%,并采取积极的 财政政策配合基建投资与PPP项目的推进,通过 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有助于支持 经济平稳增长。

可以看到,今年1-2月以来,诸多积极的指标 已经显示,中国经济在稳步向好,一季度GDP增速 甚至有望达到6.8%。例如,用于机械工程的挖掘 机2月销量同比增长298%,大幅超出市场预期;1 月重型载货车销售达到125.15%,是近6年来的新 高;1月全国铁路完成货运量同比增速10.4%,比去 年底继续加快;2月官方与财新制造业PMI同时向 上反弹;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增加等等。

第二,确保汇率的稳定。亚洲金融危机中,人民币没有出现大幅贬值最终击退了国际炒家,为防范中国与亚洲的风险蔓延起到了关键作用。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去年整体跌 势,转而升值。在笔者看来,人民币贬值趋势逆转 与同期中国加强管控资本流出、采取稳定汇率的 政策密不可分。同时,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 确提到,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显然比人民币币值稳定的要求更高,其中也必然暗含防范人民币大幅贬值 以动摇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稳定地位的可能。

展望未来,预计在资本项目管制仍然奏效、国内货币政策比去年趋紧、国内经济稳步改善以及美元透支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四大因素支持下,资本外流趋势得到了缓解,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 率也有望企稳,预计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空 间很小,6月底对美元汇率为6.9,区间在6.8 -7之 间。倘若中美没有大规模贸易战,年底人民币对美 元可能小幅走弱至7.1,区间在6.9-7.3之间波动。

第三,保持开放的大国心态。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以至于今年欧洲多场大选中反全球化力量的崛起,现实当前全球面临着领导力缺失的困 局,美欧发达经济体的政治不确定性也给未来全 球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风险。在逆全球化思潮大 行其道的当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过 去三十年来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高速增长,受益颇多的中国需要承担更多担当,继续保持开放的 心态,并积极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推行与亚洲 经济体互惠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削弱逆全球化与 孤立主义、民族主义思潮的崛起。

第四,坚持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中国应对 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显示,坚定不移的推进改革 才是最终出路。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 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但在中国政府抵住贬值压力 之后,最终帮助中国走出困境的是其后的四大改 革措施:即国有企业改革、房地产市场化、银行体 制改革以及加入WTO,其后十多年,中国都在享 受当时改革创造的红利。

如今改革步入深水区,同样并没有捷径可走。 短期稳定,避免危机与长期改革并不矛盾,切勿顾 此失彼。在笔者看来,加速落实既定改革方案,如 加快推动以国有企业改革增加企业活力、以土地 制度改革化解房地产风险、以京津冀一体化带动 资源均等化、以财税改革厘清政府财权与事权, 以金融改革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 地位等等都是赢得全球投资者信心,稳定中国经 济与亚洲经济的重要内容。

作者为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