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2016年净利润下滑44.9% 今年将加大海外和另类投资

《财经》记者 俞燕/文 王东/编辑  

2017年03月25日 10:29  

本文4084字,约6分钟

尽管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五成,市场似乎早已消化了这一预期,在3月24日举办的2016年年报发布会当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A股以涨势报收,中国人寿高层在发布会上亦对净利润下滑表现泰然,而将阐述的重点放在转型上。

中国人寿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1.27亿元,同比下降44.9%。实现已赚保费4262.30亿元,同比增长17.6%,成为国内首家且唯一一家保费规模超过人民币4000亿元的保险公司。总资产为26969.51亿元,同比增长10.2%。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中国人寿高层称,主要是投资收益下降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更新的影响。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除了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22.8%的影响,中国人寿2016年寿险责任准备金和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分别增加114亿元和33亿元,使得其税前利润减少了147亿元。

保费期交首超趸交

2016 年,“转型”依然是中国人寿的关键词,对于管理层来说,则是保持战略定力,继续贯彻2014年所确定的“重价值、强队伍、优结构、稳增长、防风险”经营方针,加快转型和升级。

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年报发布会上表示,经过三年的发展,中国人寿的结构调整已经达到预期,“甚至(比预期)更好”,尤其是首年期交保费首次超过趸交保费,实现“历史性突破”。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寿险业务总保费为3619.05 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首年期交保费为人民币 876.17 亿元,同比增长55.4%,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业务的比重为 54.56%;续期保费2013.15亿元,同比增长15.9%。

在保持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人寿的业务缴费结构不断优化。在新单保费中,首年期交保费为939.45亿元,同比增长51.8%,实现上市以来首次超过趸交保费。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513.78亿元,同比增长59.0%,这两个指标均实现了两年翻一番,增速创下公司上市以来新高。续期保费2235.02亿元,同比增长6.6%,增幅则创下近五年新高。一年新业务价值493.11亿元,同比增长 56.4%,增速创下2005年以来新高。

安信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赵湘怀的报告认为,中国人寿保费规模和质量双重提升主要包括两大原因,一是营销员规模大幅增长推动个险业务发展,其个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821亿元,占比增至65%。二是聚焦期交和保障型产品,改善了业务结构。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营销员人数已达149.5万人,同比增长52.7%,季均有效人力同比增长 67.1%。林岱仁表示,营销员队伍不仅规模增长明显,人均产能亦有明显提升。

据了解,通过大力实施组织架构改革和扩量质的队伍发展策略,中国人寿强化有效新增,加强主管培育,进一步提升队伍产能,夯实队伍发展基础优化队伍质态。

随着期交保费超过趸交保费,中国人寿以期交拉动新单、续期拉动总保费的持续发展模式已基本建立。林岱仁表示,在此基础上,中国人寿的保费缴费结构还将继续优化的空间,比如十年期占比还可以进一步提升,银保渠道目前仍主要是三年期的中短期产品,长期期交业务占比需要进一步增加。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银保渠道的首年期交保费为178.35亿元,同比增长30.0%,五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52.17%,趸交业务保费为680.47 亿元,同比下降7.4%。

除了缴费结构的调整,中国产品结构亦将继续调整。林岱仁表示,不仅要实现期交保费的增长,同时还要加大产品的多元化,“原来只做分红险,现在传统险、投连险等其他业务都要发展,产品结构要有大的变化”。

今年以来,中国人寿“开门红”已体现了产品结构调整的这一思路,从以往主打分红险变为传统险和分红险等多险种并进。

对于今年的工作重点,林岱仁透露,将持续推进个险发展、大中城市和县域“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加快发展、转型升级和防控风险三大重点任务。

在转型升级中,销售转型是其中的一大重点,一是以价值提升为统领,持续加快期交尤其是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发展,二是推进销售渠道和团队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型,三是坚持产品多元化,大力推进保障型业务发展。

中国人寿副总裁徐海峰表示,中国人寿将以保险主业为龙头,拓展健康管理服务领域,加快打造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医疗服务支撑平台三大平台,着力布局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和医养护理四大板块。

在“大健康、大养老”战略下,中国人寿去年完成在北京、苏州、天津、三亚等地养老社区的布局,创建健康养老“国寿嘉园”子品牌,形成了“三点一线”的健康医疗产业布局。

银保联动深化

在经过十年的等待之后,中国人寿于2016年2月获得花旗集团和IBM Credit LLC转让的广发银行股权43.69%,从而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随着入主广发银行,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的银保合作向纵深推进。

据了解,去年以来,广发银行各分行和各业务条线纷纷加强与中国人寿各成员单位的对接。股权变更完成后,广发银行与中国人寿集团制定了《业务协同一致行动纲要》和《业务协同工作行事历》,广发银行则成立了“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领导小组”,称双方的银保协同进入“高层推动、整体规划、全面合作、深度协同”的新阶段。

2016年3月,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签订了《代理团体保险产品合作协议》,就适合银行渠道销售的团体保险产品进行代理合作,并于8月续签了《代理保险产品专项合作协议》。目前,双方目前双方发布了联名借记卡、联名信用卡,建成了国寿一账通系统,广发银行33家分行为中国人寿办理代发薪,31家分行为中国人寿开通了现金管理。

《财经》记者从广发银行获悉,2016年广发银行代销中国人寿保险金额、手续费收入等同比实现了倍数增长。林岱仁则表示,2016年广发银行在其银保代理业务中位居首位,中国人寿则为广发银行提供了存款业务支持。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人寿存于广发银行的存款余额合计为263.42 亿元,与广发银行的非存款类关联交易累计发生额为7.27亿元。

林岱仁表示,广发银行在中国人寿的在零售、小微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差异化竞争力,在大中城市中有较好的网点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有助于协助推进中国人寿的聚焦大中城市战略。双方在销售渠道、客户服务和中后台运行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协同发展,有助于加强客户粘性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表示,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的联名借记卡和信用卡已发行了4万张,下一步双方还将在资产托管和交叉销售等方面进行合作。

借力于中国人寿的加持,广发银行的业务指标亦获提升。广发银行2016年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广发银行总资产达2.05万亿元,首次突破两万亿元,增长11.6%。实现营业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95亿元,同比增长4.8%。

加大另类和海外投资

中国人寿净利润下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收益的锐减。

中国人寿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投资资产达24535.5亿元,同比增长7.2%。总投资收益1081.51亿元,同比下降22.8%。净投资收益率为4.61%,总投资收益率为4.56%,同比下降1.83 个百分比。考虑当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综合投资收益率为 2.43%。

中国人寿年报称,2016年其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投资余额同比均有所增加,新增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权益类投资分红收益则较去年有所增加。受股市影响,价差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明显减少,其中,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同比增加20亿元,与此同时,资产减值损失增加,从而导致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从资产配置结构上来看,2016年中国人寿调整了资产配置,债券配置占比45.63%,同比增加2.08%,定期存款占比21.94%,同比下降2.65%,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占比10.05%,增加0.71%。

赵立军表示,在整体利率下行的情况下,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出现国债利率抬升,利率抬升是很好的配置窗口期,中国人寿去年四季度加大了对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力度,今年仍将抓住相应的固收类配置机会。对于权益类投资,则持有审慎的态度,主要提升波段操作的水平。

去年中国人寿在投资领域低调地进行了一系列高调的大手笔投资,对外投资收购喜达屋位于美国的总价值约20亿美元的精选服务酒店、收购曼哈顿美国大道1285写字楼、伦敦金融城Aldgate tower、国仓储物流资产包等海外项目,对内则以200亿元入股中石化川气东送项目、投资大悦城资产包和上海世纪汇项目等。

赵立军表示,中国人寿目前有86亿美元外币资产,主要投资于委托投资、另类投资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三大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收益相对较高,久期长,与其投资需求相契合。

林岱仁表示,中国人寿目前的投资大部分来自集团内的操作,未来将加大委托投资,以提升其提高投资能力。据透露,目前中国人寿在国内有20家投资管理人,海外有5至10家投资管理人,未来会加大委托投资。

对于中国人寿来说,除了随着保费规模的增加而带来的投资资产增量规模,今年还有5000多亿元到期资产需要再投资。

赵立军表示,今年中国人寿的投资着力的重点仍是固收类品种,将加大债券的投资力度,对于资本市场则持审慎态度。此外,仍将加大另类投资,寻找PPP项目方面的投资机会。未来还将增加海外投资,目前还有一些储备的项目,此外,还将借助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于H股市场。

赵湘怀报告指出,中国人寿目前已是广发银行第一大股东,将可能积极通过股权投资完善金控布局也将改善投资收益表现。

《财经》记者 俞燕/文 王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