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投行财报比拼,大摩赶超高盛

《财经》记者 吴海珊/文 杨秀红/编辑  

2017年07月26日 14:10  

本文2533字,约4分钟

近日,华尔街投行二季度财报纷纷出炉:摩根士丹利各项业务表现良好,成为二季度业绩表现最亮眼的银行。而该行的劲敌高盛业绩表现则有些差强人意。

尤其在FICC(固定收益债券、外汇业务和大宗商品业务)业务上,两者表现迥异:高盛该项业务收入同比下滑40%,而摩根士丹利则在该项业务上赶超高盛。

与此同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市值之争再度引发关注。从近期市场走势看,摩根士丹利的市值大有超过高盛之势。

根据纳斯达克官网公布的数据,截至美东时间7月25日(周二)收盘,高盛(NYSE:GS)总市值872.2亿美元,摩根士丹利(NYSE:MS)总市值856.98亿美元。两者仅相差不到16亿美元。

高盛当天收盘价221.58美元,上涨1.56%。高盛股价在2017年3月份达到255美元,是近年来股价的高点,一季度之后逐步走低;摩根士丹利当天收盘价为47.61美元,上行1.93%,超过摩根士丹利在今年3月份达到的高点47.33美元。

摩根士丹利二季度业绩公布当天,高盛股价收跌0.2%,摩根士丹利收涨超过3%。

另据路透数据显示,截至周一收盘,摩根士丹利市值为864.03亿美元,比高盛市值858.82亿美元高出0.6%,如果按此数据计算,摩根士丹利市值十多年来首次超越高盛。

FICC下滑

最近华尔街各大投行纷纷公布了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二季度高盛的FICC业务同比下滑40%,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19.3亿美元降至11.6亿美元,同时也大幅低于第一季度的16.9亿美元。这已经是高盛连续第二季度FICC出现下滑。FICC传统上是高盛的强项。

摩根士丹利二季度FICC营收12.4亿美元,尽管较第一季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是仍旧超过高盛。

这已经不是摩根士丹利的FICC第一次超过高盛了。第一季度,摩根士丹利FICC营收17.1亿美元,同比几乎翻了一番,也超过了高盛的16.9亿美元。

同一时期摩根大通的FICC同比下降19%,花旗下降6%,美银美林下降14%。

二季度FICC业务下滑是华尔街银行面临的普遍问题。对此,有分析认为,市场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大宗商品市场情绪低迷。低波动性的大宗商品市场,让通过价格波动操作获利的机构难以交易。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际油价的下滑,自2016年11月底OPEC达成减产协议后,油价累跌近15%;在5月25日OPEC决定延长减产协议到2018年后,国际油价不但不涨,反而累跌近10%。

摩根大通资管部门能源投资主管表示,该银行客户持有大宗商品多是作为对冲通胀和保持资产多样化的防御性手段,而不是寻求从价格的波动中交易获利。

一位投行人士对《财经》记者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大宗商品市场低迷造成了FICC业务的普遍不景气。

在普遍的不景气中,高盛成为其中最差的一家。高盛给出的解释是,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环境是造成FICC业务重挫的主要原因,“特点是波动水平偏低、客户活动偏低和总体上困难的做市条件。”

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高盛FICC业务表现差,跟高盛的产品组合有关系,高盛的产品组合比较复杂,客户的类型也比较复杂,导致了高盛对市场的波动依赖性比较强。

美银美林分析师迈克尔•卡瑞尔就质疑了高盛FICC的业务组合,他在业绩会议中提问,“高盛的管理团队以及FICC团队是否重新评估过高盛的客户及产品组合,以促进多样化和扩大增长机会。”

FICC部门曾经是投行的吸金部门,最繁荣的时候曾经为投行贡献过一半的利润。

但是到了2015年底这一局势发生了变化。某接近美国投行的市场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在当时就表示FICC繁荣的已经过去了,该业务板块的缩水不是简单的周期性问题,而是结构性的。该行甚至在内部纪要中表示,要把该业务板块协调成一个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说合理的可信的规模。

2015年年末,摩根士丹利从FICC砍掉了1200个职位,相当于该业务板块职员的25%。

高盛也曾缩减FICC板块,2013年开始,高盛陆续在这个部门砍掉10%的职员。但是该部门仍然保持有庞大的交易,包括巨大的商品板块。这也是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下,高盛的FICC业务下降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

高盛一直秉承这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操作,让他们相对于对手方来说,可以更好地防止外汇和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冲击。高盛还吸引了除了对冲基金之外更多类型的客户。

尽管FICC在二季度表现比较差,但是市场仍有部分人士保持者对FICC的期望。

一些银行的管理层指出,FICC在特朗布政府的引导下将会更加有利可图,因为他承诺要放松对银行的监管。

各有亮点

二季度的财报还显示,除了表现欠佳的FICC业务之外,华尔街投行还展示出各自的亮点。

高盛虽然在FICC上表现不良,其他的业务增长则可圈可点。其二季度整体营收78.9亿美元,净盈利18.3亿美元,每普通股稀释收益3.95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72美元。

其中投资银行业务同比下滑3%,营收17.3亿美元;机构业务总营收30.5亿美元,同比下滑17%,其中包括FICC部门下滑40%,以及股票收益18.9亿美元,同比上涨8%;投资管理部门营收上升13%至15.3亿美元;最亮眼的是“投资和贷款”中的私募股权投资,同比上涨88%,达到11.8亿美元,带领该部门业务同比上涨42%,达到15.8亿美元。高盛管理层透露,高层投资了一些科技公司。

摩根士丹利各项业务表现良好,是二季度业绩表现最亮眼的银行。公司整体营收95亿美元,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

最重要的机构证券净收入48亿美元,稍高于去年同期的46亿美元,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1亿美元增长至14亿美元,股权承销收入从上一季度的2.66亿美元增长至4.05亿美元;表现最突出的财富管理业务净收入42亿美元,税前利润率25%,是近3年来最佳表现。

花旗二季度营收179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上升22%,股票承销和咨询业务,以及债券承销业务都表现强劲。摩根大通二季度营收增长4.7%,至264.1亿美元。美国银行净收入增长10%,至53亿美元。

(《财经》记者 吴海珊/文 杨秀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