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入局7000亿美元卡车市场,业界关注两大疑虑

《财经》驻硅谷记者 刘泓君 记者 王斌斌/文 施智梁/编辑  

2017年11月18日 09:26  

本文2022字,约3分钟

无人驾驶卡车普及将导致每年30万人失业,但更多人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存在安全担忧

 

电动化与无人驾驶智能化正在成为卡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特斯拉创始人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三次跳票之后,卡车产品终于在太平洋时间11月16日晚正式发布,其互联网化的设计理念正成为货运行业的一条鲶鱼。

根据美国卡车协会去年的预估,今年卡车市场产业收入将达到7000亿美元。尽管已经有许多汽车厂商进入卡车领域,但以电动化和无人驾驶入局尚少见。如果电动卡车开始应用,也意味着燃油将被大规模取代,很可能破坏现有的柴油格局。

特斯拉之前生产的汽车产品都是乘用车,此次涉足商用车颇为令人惊讶,但“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变”一直是马斯克创立特斯拉时就喊出的口号。

一位国内电动卡车制造企业的人士对《财经》表示,物流企业对电动卡车的核心诉求之一就是降低能耗。所以此次跨入商用车领域看似不符合传统的商业逻辑,但确表露了马斯克推动交通领域更多使用可持续能源的野心。

电动卡车也给企业降成本。相比传统柴油车每英里油耗成本1.51美元,这款半自动的悬挂卡车每英里成本仅1.26美元。“柴油卡车每英里价格比特斯拉卡车高20%。”马斯克说。

业内对特斯拉的续航能力和无人驾驶水平存在疑虑。

同时,续航能力一直是电动卡车行业最关注的问题。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告诉《财经》,目前电动卡车续航里程是很大的问题,要增强续航能力就要堆电池,因此卡车自重就会很大,加上卡车要载货,质量会比乘用车大很多,因此还是园区或者短距离为主,电动卡车如何进行长距离运输是个大问题。

马斯克现场公布新款半挂式电动卡车续航能力最高可达500英里(800公里),承重8万磅(36.29吨),超过此前猜测的200-300英里。

对比竞争对手戴姆勒(Daimler)在今年10月底发布了商用电动卡车E-Fuso Vision On,其概念车可承载11吨重货物,最远航程达到350公里,预计四年内开发完成。尽管特斯拉续航能力和充电时间远超预期,但与柴油卡车1600公里的运载能力相比,它的续航能力仅处于中间水平。

马斯克称:“普通的卡车行程一般在250英里左右,这款卡车可以单程不用充电。”由此来看,这款卡车的商业定位依然偏向中短距离运输。

除了油耗,货运最大的成本来自于人力成本。而这款新型卡车引入了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它可以在高速上实现自动驾驶,并保持车道之间的、邻近车的安全距离,并且自动刹车。这就意味着,车辆前方、四周、后部都安装了摄像头和雷达。

钟师表示,目前无人驾驶卡车并不能完全无人化,从园区到高速这段路还需要卡车司机,跑长途原来需要两三个司机,现在只要一个司机就可以了。

由于高速行驶处理情况相对简单,众多无人驾驶公司将第一个实现自动驾驶的场景放在高速。Uber收购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Otto已经于去年开始开发卡车自动驾驶技术,硅谷初创公司Embark也在进行相关研发,并将于下周发布无人驾驶货运系统信息。高盛曾经预测,如果25年后无人驾驶卡车普及,将导致每年30万人失业。

卡车自动驾驶引发的心理担忧往往比普通汽车更多。尽管这些公司们都宣传自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在《财经》采访的众多司机中,大部分司机对无人驾驶卡车在高速上行驶表示缺乏安全感。

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汽车造价最高昂的部分,特斯拉为了加快商业化与降低成本,并没有使用行业中都会用到的高分辨率的激光雷达,这让它的商业化策略显得过于激进。

一位无人驾驶传感器行业的人士告诉《财经》:“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使用摄像头加雷达,并没有加入成本高昂的高精度激光雷达,只能在天气好且光线明亮的时候使用该功能。当遇到雨雪天气或者清晨黄昏等昼夜交替的时候,系统判断能力较弱。”

此前,特斯拉司机使用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时曾发生一起事故,在高速上与卡车相撞。调查结果是,由于下午光线太强,雷达并没有识别到该卡车的白色反光面板,特斯拉也未能提供额外措施防止驾驶员对自动辅助驾驶的错误使用。“如果有高精雷达就不会发生这类事故,在没有高精雷达的车上使用无人驾驶上路无异于草菅人命。”该分析人士说。

这款车将于2019年开始生产。由于Model 3多次在生产上跳票,现在正在经历“生产地狱”,因为约有40万车等待在2018年或2019年交付。有网友在新品发布时嘲笑特斯拉的产能困境称:“如果今晚预定看来2037年就可以用上了。”

在此次发布会前,马斯克多次在Twitter上为这次发布会造势。一如特斯拉以往的风格,电动卡车的揭幕仪式缺乏核心细节。特斯拉电池组如何构造仍然是个谜。这款卡车的售价多少未公布。

美国CNBC最新消息显示,沃尔玛准备预定15辆特斯拉卡车。

《财经》驻硅谷记者 刘泓君 记者 王斌斌/文 施智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