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杉:完全看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行业中的应用

2017年11月29日 16:40  

本文1581字,约2分钟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还面临很大挑战,这个应用还是非常初级的,有很多人在投入,但投入的额度又不大。我担心的是错位造成的泡沫,而不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造成的。”11月29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院长、教授王杉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前院长、教授王杉

王杉表示,从整个大健康产业来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人工智能将会促进医疗模式的转换。但是目前面临的挑战还很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医疗行业里的应用还是非常初级的,投资额度也不大。

王杉提出了两个基本的概念:第一,新型的医疗健康模式——“医疗+互联网”。整个医疗行业,在谈到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时,如果不谈大数据,不谈云计算,不谈人工智能,似乎就落伍了。现在医改的形势,也促使大家必须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来面对现在所遇到的挑战。

第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比如去年的47号文,关于互联网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和规范,以及我们这个行业内的医师注册管理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的具体办法等。

以下为王杉发言实录:

王杉: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起,明确的讲,大健康产业到2020是8万亿,大家都知道,2016年的数据是4.63万亿,还有两年,大概有三点几万亿的潜在。从整个大健康产业来说,涉及到整个国家的产业布局,我谈一些将要在3.2到4万亿中占了一小部分的,就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将来对这个产业整个的影响。

有几个基本的概念:第一,从价值观上、思想上、理念上出现了一种传统的健康医疗产业的从业人员和互联网企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在拥抱,努力实现新型的医疗健康的新模式,我叫做医疗+互联网,大部分人叫互联网+医疗。有几个证据,目前互联网医疗一定跟传统的医疗深度融合。整个医疗行业,在谈到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时,如果不谈大数据,不谈云计算,不谈人工智能,似乎就落伍了。现在医改的形势,也促使着大家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来面对现在所遇到的挑战。比如取消药补加成,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如何应用现代的互联网技术。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传统的医疗健康行业和互联网人,从形式上、从意愿上是积极深度融合的。

第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比如去年的47号文,关于互联网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和规范,以及我们这个行业内的医师注册管理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的具体办法,里面对医生的多点执业、电子认证,以及各个机构之间,甚至医学检验中心,一系列过去不能作为独立的医疗机构的机构,在新的政策上,已经是可以成为新的独立的医疗机构。还有一系列相关的国家政策,一直力图想规范和促进两个业态的融合。

我个人认为,从发展趋势上毫无疑问,不管人工智能,还是互联网技术,在我们国家占的3.2万亿里的份额比较小,但我真的看好。比如人工智能,如果去解决筛查的问题,而不是要诊断的问题,它的应用场景很快就能实现。人工智能一定会促进医疗模式的转换,从以前的得了病到医院来转到附近的机构居家照顾。

最后我想说,面临的挑战还很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医疗行业里的应用还是非常非常初级的,有很多人在投,但投的额度又不大。我有一点担心的是,错位造成的泡沫,而不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造成的。

最核心的是两个:第一,监管。今年4月8日,国家卫计委已经发出了征求意见稿,健康医疗的。第二,互联网技术涉及到各个环节的,质量的保证和认证管理体系。

运营模式,包括医保即付,闭环完整的话,这个业态才可以良性发展。我是完全看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行业里的应用,但需要相应的政策的配套。

《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于11月28日-30日在北京举行。

(嘉宾观点据现场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