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传承高峰期来临 “继创者”要过“六道坎”

《财经》记者 周哲/文 王延春/编辑  

2017年12月05日 15:16  

本文2396字,约3分钟

如果以60岁退休为界, 中国将有近七成家族企业面临传承“大考”。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家族的代际传承,以及民企海外投资高发期往往是“三期叠加”,如何平稳过度值得关注

 

对53岁的李惠森来说,2029年会是特殊的一年,他将在这一年卸任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主席的职位。65岁退出管理层,是李锦记家族委员会制定的“家族宪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规定。“我还有12年,可以为第五代成员接掌李锦记做好准备。”李惠森对《财经》记者称。

根据调查数据,第一代企业家年龄超过50岁的比例超过六成。1978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第一代企业家,近四十年过去了,当年三四十岁正值壮年的企业家集中步入退休年龄。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兹分析,如果按照60岁退休的界限, 中国将有近七成、300多万家家族企业面临传承“大考”。无论是从时间的紧迫性还是群体的数量上看,这种大规模的世代传承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发展史上都绝无仅有。

家族企业传承的顺利与否影响的不仅是家族企业本身。有学者认为,“如果多家大型企业的接班同时进行,可能会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造成系统性风险”。中国社会科学院私营企业主研究中心秘书长吕鹏对《财经》记者分析,企业的转型升级往往与家族的代际传承同步,家族传承、企业转型升级、海外投资往往是三期叠加的。

“家族企业的年轻一代做的不好,不是一个家族的问题,是整个国家的问题。” 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无形官李惠森称。

“继创者”的挑战

在12月4日的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状况报告》发布会上,“继创者”这一名词取代了“富二代”,成为家族企业年轻一代的代名词。

在吕鹏看来,家族传承想要顺畅的进行,面临六大矛盾:一是家族内部同代人的矛盾,如兄弟姐妹的矛盾;二是父辈与“继创者”的矛盾;三是“继创者”和职业管理层的矛盾,尤其是和“老臣”的矛盾;四是家族与其他家族的矛盾,包括与联姻家庭的矛盾;五是家族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矛盾;六是家族与经济社会政治大环境之间的矛盾

“继创者”的挑战,首先存在于与父辈的关系上。

赵兹分享了方太集团的故事。方太集团年轻的董事长茅忠群和父亲茅理翔一起共事,在面对产品转型时,茅理翔根据以往的经营要做微波炉,但是茅忠群提出要做抽油烟机,甚至连品牌也要换掉。

如果按照家族传统,肯定是要听父亲的决定。但当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中欧商学院的茅忠群拿出科学详实的调研数据,提出市场上同类产品滴油、漏油、不美观、不安全等六大具体问题,希望做出高端化、专业化、精品化的产品,最终茅理翔接受了主张,才成就了近日的方太集团。

吕鹏直言,现实中很多年轻一代与父辈在沟通上产生冲突。比如很多年轻一代海外留学归国,没有在国内经历过社会生活,最缺乏的就是经验,本应珍惜“父母”这个导师,但却因思想观念、管理理念、文化习惯、沟通习惯等方面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另一方面,赵兹也指出,中国传统家族的父权思想,使得两代人之间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关系,年长一代需要子女服从家长,所以也无法平等沟通。

李惠森对记者称,对年长一代来说最难的在于观念的转变,要提前为传承做好准备,同时要真正放权。他直言,很多家族企业都把“家业传给谁”看作是非常敏感的问题,都避而不谈。直到有一天兄弟姐妹争夺爆发起来的时候,才开始面对这样的问题。但那个时候再做传承的安排就来不及了,也无法做出最好的安排。

贵州百强集团董事局主席张之君认为,要自觉、主动交班,早交比晚交好,千万不能病床前交班、更不能遗书交班。那些不能顺利交班的,责任多在老一辈。

“不愿接班”的年轻人

王敬宇从国外留学回来,并没有回到父亲王立东的承德北燕集团,而是选择留在了北京的国际咨询公司。学识和地域的差距,加大了父子俩的心里差距,用王立东的话说,这段时间和儿子打交道都要“小心翼翼”。

王敬宇奶奶病重住院,父子俩才终于有机会在陪床时进行了一次“病床边谈话”。父亲讲述自己创业的经历,王敬宇体会到父亲创业的艰辛和独子的责任,才回到集团做了实习董事长。

吕鹏观察,像王敬宇这样不愿意接班的现象非常普遍。“不愿接班”最大的影响不在于个人,家族可以通过家族信托、私人银行等方面来保障家族的财富,最大问题是可能导致企业的倒逼,对行业、就业产生冲击。另外,创一代往往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孩子,无法从情感上接受企业倒闭或者交给职业经理人。但吕鹏观察现实发现,现在很多中小企业主也想开了,孩子不愿意接班就不让他们接班了,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

李惠森也很乐观,年轻一代有年轻一代的想法,如果没有兴趣或者没有能力,那就不要把企业传承给他,与其把企业折腾坏了不如顺其自然,交给职业经理人,“CEO、董事长都可以不是家族的人”。他反倒认为,家族成员不做管理层,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才。如果CEO只给家族成员做,优秀的人才可能不愿意来。

但如果年轻一代愿意进入家族企业,他认为最好是跳出来独当一面做单独的业务,这种安排可以让年轻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而不是一直跟着父辈。

吕鹏分析,年轻一代独立负责一块业务很普遍,年长一代管理的企业和年轻一代管理的企业共存的“双轨发展”模式比较常见,他称之为“创业1.5代”。

(《财经》记者 周哲/文 王延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