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认为中国金融态势紧张 金中夏回应:应从宏观金融背景看问题

本刊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金焱/文 苏琦/编辑  

2017年12月07日 11:07  

本文2184字,约3分钟

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自2016年2月向外资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后,在快车道上加速前行。在漫长而荆棘丛生的经济和金融转型过程中,中国的债务与GDP比率问题,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问题也引发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11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讨论了 IMF对中国最近一次金融体系稳定评估(FSSA),12月6日,IMF执董会结束对中国的金融部门稳定评估。IMF指出,中国金融体系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其规模和复杂性也迅速提高,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体系之一,金融资产接近GDP的470%。然而,在中国金融体系的各个领域,紧张态势已经出现。

在过去一年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金融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检查,总计举行了500场以上的会谈,并使用保密的监管数据进行了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表明,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中国四家最大的银行仍然能保持资本充足。中型银行可能会面临一些流动性压力,资本也会受到很大侵蚀,但仍能保持清偿力。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对《财经》记者表示,“当中方与基金组织刚开始讨论如何开展FSAP时,中方同意并支持进行一次覆盖所有相关领域的全面评估,而不是选择性的部分评估,这是信心的展示。测试结果实际上好过很多人最初的想象。”

IMF认为,中国旨在支持就业和增长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近年来呈扩张性,存在强大的压力让无生存力的企业继续经营,而不是允许它们倒闭,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这些目标有时与金融稳定相冲突。结果是,加快GDP 增长所需的信贷引起了大幅信贷扩张,导致企业债务高企,居民部门债务迅速增加(尽管起点较低)。

在IMF看来,对高收益投资产品的需求以及对银行部门监管的加强导致出现监管套利,日益复杂的投资渠道不断增长。因此,高风险贷款从银行转向金融体系监管不完善的部分。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投资产品急剧增加,其增长速度甚至快于银行部门。在这一高度互联的间接贷款系统中,银行继续处于核心地位,众多机构之间的不确定联系给监管带来挑战。

与此同时,普遍的隐性担保加剧了这些风险。金融机构不愿让散户投资者承担损失;人们抱有这样的预期,即对于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行的债务,政府将提供担保;在股票和债券市场出现波动时,当局采取措施稳定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具有保护基金。所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道德风险和过度的风险承担。金融体系日趋复杂,为金融稳定风险埋下了种子。

接受《财经》采访的华盛顿中国问题专家指出,IMF指出的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已存在了相当一段时间,这一最新报告略显平淡,未能提供更强有力的数据来支持其分析。

对IMF的警告,金中夏指出,“应从宏观金融背景看中国的金融问题。在过去5年中,中国在发展金融市场、加强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发展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充分认识到这些积极进展,有助于结合金融体系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来更好理解相关风险。中国已经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增长,而不是仅仅强调增长本身。”

中国公司部门债务在一段时间内的迅速上升。有观点认为部分公司部门债务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建立的市场主体发行的债务,主要用于地方政府履行在推进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职责。金中夏指出,中国的地方政府承担了很多职责,但其通过税收或发债来动员资金的能力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公司债务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债务。因此,我们应将公司部门债务下调,同时相应将地方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上调。

当前官方的公共债务占GDP之比仍然很低,仅为40%。金中夏强调,“如果加上或有的隐性地方政府债务,总体的公共债务占GDP之比可能会上升,但公司部门债务也就会相应下降。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中国的总杠杆率,它包括政府债务、公司债务和家庭债务,目前上述总债务为GDP的260%。这仍然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很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持平。”

关于政府对国企债务存在隐性担保的印象,金中夏指出这没有法律基础。他说,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有一些著名的案例表明政府不会提供这种担保。比如大约20年前的“广国投”事件,当时政府允许这个国企破产,不为它的债务兜底,这让很多国际投资者至今印象深刻。这一个重要的先例表明,实际上任何感觉上的政府隐性担保如果没有法律基础是靠不住的。

不良贷款率的统计数据大体上能恰当反映出资产的质量。一些人担心不良贷款率是否被低估,从而掩盖了一些风险。中方已与IMF一起共同研究了可能的低估问题。目前中国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总体符合国际审慎监管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精神。此外,监管部门一直高度关注银行风险分类准确性问题,不断加强不良贷款监测,加大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对投资科目和表外风险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遏制了可能模糊不良贷款情况的非法风险转移行为。

过去五年中银行也加强了对不良贷款的拨备与核销。存款保险制度于2015年建立,采用了与国际上存款保险和金融机构处置一致的核心原则,为市场化处置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金中夏说,“很清楚的一点是,中国整个公司部门利润率今年与去年相比有了很大回升,而多数地方政府借款也有长期的有现金收益的资产相对应。不良贷款率被低估的余地不大,且还在不断缩小。”

本刊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金焱/文  苏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