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化普: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14.9%,是发达国家的一倍

2017年12月09日 17:45  

本文4023字,约6分钟

“我们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是14.9%,美国是7%,欧洲比如说以英国为例是9%,我们是人家的一倍。要想变成交通强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和挑战,我个人认为,这是没得选择,是必须上去的。”12月9日,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陆化普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全球治理挑战与中国角色”上如此表示。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陆化普

陆化普认为,物流和人流一样,需求也有多样性,快速的需求是一个方面,廉价的运输需求也是需要的,所以有些物品,追求便宜,有些产品,它是贵重的,价值很高。高价值的货运物流,它就追求一个快,不但追求快,还追求可靠。所以我们可靠性,快速性,低廉性,这都是物流系统要追求的几个点。

以下为陆化普发言实录:

陆化普:刚才李所长和张总都说了很好的内容,我最近做了两个项目,与物流关系比较大一些,一个就是中国货运节能减排战略与对策研究,还有一个是中国交通强国战略研究,所以我脑袋里都是这些东西。我看到中国在交通运输,在物流领域,哪些地方弱,如何使得我们由弱变强,其中李所长谈到一个指标很重要,我们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这一点上,我们的差距非常大。我们现在是14.9%,美国是7%,欧洲比如说以英国为例是9%,我们是人家的一倍。要想变成交通强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和挑战,我个人认为,这是没得选择,是必须上去的。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也谈一点,说几句话,物流要强大起来,它的重要意义。大家知道,你看这个物流,关系到一产、二产、三产,三个产业,衔接生产和消费,所以它覆盖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然后刚才我们谈到了,我们在哪些地方有差距呢?物流成本高,这是一个差距。具体还有很多,比如说我们的空驶率,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低,导致跟国外比,还是差距很大,我们的空驶率占45%,美国、欧洲的空驶率都是20%到25%左右,日本是27%,我们空驶率大。然后我们集装箱,铁路集装箱运输占的比重,我们仅占2.3%,美国占了49%,欧洲大约是20%。城市共同配送,我们差距也很大,比如说我们和日本比,我们占7%,比较低,日本高达73%,所以诸多的方面,我想说的,我们的物流领域的差距。当然我是泛泛而言,并没有非常精准的澄清这个概念。

然后刚才张总提到了,一个愿景吧,我们要由交通大国,走向交通强国,要在2050年实现富裕、民主、富强美丽的中国,很具体来说,我们能不能建设几个强大的物流中心和枢纽,然后梳理好物流通道,建立服务全球的运输体系,这也是我们最近讨论的核心问题,我个人非常赞成,我们要在国内外建好物流的战略支点,实现服务全球的物流网络体系。

具体来说,这个物流呢,从我这个研究的角度,它这个空间再分一分。首先我们着眼城市,就是城市配送,我觉得第一点,就是要推动城市共同配送。第二点,城市群,刚才提到了京津冀,我们已经进入到以城市群为主体发展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城市群毫无疑问,它是一个主体形态。比如说刚才举了京津冀的例子。城市群以外,我们还有片区,我们的西北、西南、东北、中原等等,这些片区,我们确实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城市结构清晰,高度智能化的体系。除了这个之外,我们说有“一带一路”,我们要支撑国家战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服务全球的物流网络体系。所以我感觉,城市的层面,城市群层面的,然后全国或者大区范围的,然后就是服务全球的。

在这些方面,我最近一个时期的研究,认为第一点,要大幅度的提高我们的集装箱运输的比例,多市联运的水平,我们多市联运差距比较大。第二要大幅度降低空驶率。第三,比如说道路上,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效率。这些诸多的方面,我们在城市里面推进城市共同配送,在整个范围里面推进绿色物流,然后再加上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约束条件,要想破解、提高物流的整体水平,我认为智能化是非常关键的,而且我们在多城市展开里面,将来服务全球的是物理设施更重要呢?还是服务网络更重要?我个人认为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的服务平台,服务网络体系的建立,是最根本的。所以我响应一下两位讲的内容,我们确实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梳理好思路,然后大力度的和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相适应的强大的、高服务水平的、高度智能化的物流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

主持人:我想问陆老师一个问题,就是我知道陆老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和规划的重要任务,那么陆老师能不能给我们讲一讲,未来的智慧交通的主要特点,除了您刚才讲的中国物流的一些弊端,需要改进,或者需要发展的地方之外,您能不能给我们描绘一下智慧交通的特点有哪些。

陆化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刚好是对前两个问题的一个衔接,我也想做一点补充,我到这来,刚才张总谈到的问题,我认为谈得非常好。经济学家有预测,当然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大约是11万亿美元,美国是18万亿左右,我们的人均是8300万美元,美国是5.7万美元,人均的差距比较大。我们总量什么时候超过美国,经济学家有一个预测,有很多类型的预测大致上在2030年到2035年会超过美国的总量,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大家看到我们全球化态势异常迅猛,买全球,卖全球,我们需要强大的全球的物流体系的支撑,所以这个是需要几个支点来支撑的。我们未来无论从速度,还是从综合的角度,智能化的角度,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这里先补充一个小的观点,物流和人流一样,需求也有多样性,快速的需求是一个方面,廉价的运输需求也是需要的,所以有些物品,我们追求便宜,有些产品,它是贵重的,价值很高,像刚才曹教授讲,我们航空物流,虽然比重不大,但是价值大,超过了30%,是这样的。高价值的货运物流,它就追求一个快,不但追求快,还追求可靠。所以我们可靠性,快速性,低廉性,这都是物流系统要追求的几个点。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能未来的物流发展会有一定的变化,因为首先我们的需求特性在变,其次是我们的装备也在变。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西北地区,西南、西北,可能物流总量不一定那么大,但是物流的目的地非常广,像这样的地方,路广人稀的地方,完全有可能用无人机投送,无人机技术现在日趋成熟,价格可以接受,用无人机投放,可能投放的成本,比我们常规的方式还要便宜一些,所以这是一种。第二种,刚才李所长谈到了,我们有高铁,而且我们有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也非常迅猛,现在我们城市有40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到2020年,按照计划,至少还要完成2000公里以上,届时我们有60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这些都比较快,高铁也快,城际也快,城市轨道交通也成网了,我们也会探索现在的客运系统,用它的闲置运力,能不能更快速,更便捷的来实现货物运输。

在智能方面,我刚才说了我们的差距就更大了。我扼要地举了几个例子,最近几方面我全方面地考察了欧洲的物流,日本的物流。欧洲的物流,全欧是有顶层设计的,它是有物流枢纽的,比如说在布鲁塞尔,在巴黎,在里昂,都有物流中心,然后订单过来之后,不是说生产厂家在哪儿,这个货在哪儿,他在这个物流中心已经把零配件已经放在这个地方,订单来了之后,直接组装装货,所以运输非常快。然后从整个进货出货的全过程,基本上都是自动化的,所以货一到,马上读取信息,这个货几天之后出货,运往什么地方,根据这个决定堆放位置,然后时间到了,从顶层拿货,比如说卡车运输,全程的卡车运输,那都是在途,都是实时监控的。然后全欧设置了若干中心,有20几种语言支撑,24小时支撑服务,货到了什么地方,这个有没有问题,然后有没有汽油缺了,或者是有故障等等,他是全方位的支撑的。最后到达的全过程都是透明化的,可靠性非常高。

像日本的物流系统,它是叫宇田机场的物流中心,这个体系非常不一样,从物流末端梳理得非常好,有物流的集散点,大家的东西拿到物流集散点,然后他用小型卡车送到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再把这些货物运到宇田机场物流总中心,然后进入一层之后,开包分拣,上传送带全是自动的,我个人以为传送带上这个速度会比较慢,实际上完全不是,非常的快,它传送带两向传送,纵向和横向的,随时扫码,自动分拣,所以它的物流体系非常强大。刚才曹教授谈到的理想状态,我是30年前留学日本,日本比中国小,37万平方公里,狭长的国度,但是它在早晨可以享受冲绳的鲜花,北海道的鲜活海产品,物流系统做得非常好,都是夜间运输,凌晨到达城市配送总中心,然后根据头天晚上的订单配送,共同配送,优化它的路线,然后以最少的卡车运送到零售商店和消费者的手里。有的送到零售店的,有的你要有订单,也可以直接给你配送。所以就是这样一个东西,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平台,实时的处理系统,然后优化的配载,运输过程中的实时的监控处理。刚才姜会长谈到的我们的智能化会到什么样的水平,整个过程首先是自动化水平,信息化,自动化,然后智能化水平达到相当的水平,所谓相当水平,全物流环节,它是基本上处在以自动化为主的这样一个状态。

那么我们和物流相应的人流的智能化水平,也会非常高。你比如说刷脸,情景支付,包括自动驾驶等等在内的智能化的水平,发展速度,比我们的预期要快,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智能化,至少一部分领域的智能化,到了2035年,有可能进入世界的领先行列,一部分,当然不是全部,这个最有可能的就是智能化,为什么呢?因为我注意到了,我国外跑得很多,我们的投资异常强大,你像日本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它的系统是世界领先的,但是最近十年,几乎它的功能,它的系统没有任何的发展,当然它精细化做得很好,但是功能的扩充,应用的范围的扩大,进展极其缓慢。我们投资大,投资大的背景是需求强劲,我们这个需求拉动非常强大。所以我们的智能化的水平,预期会发展得比较快。简单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