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再掀移动支付争夺战 推出统一APP“云闪付”

《财经》记者 罗瑞兴 张威/文 王东/编辑  

2017年12月11日 19:38  

本文1931字,约3分钟

中国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不断边缘化背景下再次发力。12月11日,中国银联携手各大商业银行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此举意在对标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

 

银联原有的“四方模式”包括:卡组织、发卡行、收单机构、商户,而卡组织会在业务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据《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处理的电子支付仍然占据半壁江山,去年共处理业务1395.61亿笔,金额2494.45万亿元。

但随着科技因素在非现金支付中的权重加码,互联网基因浓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扮演主导角色。中国电子支付新形态主要体现为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而在这一新时期明显可以看出,移动小额支付已经被以扫码业务为代表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主导。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达38万亿元人民币,约为美国的50倍。

与此同时,随着移动支付特别是扫码支付的快速发展,银联传统的盈利模式业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银联近几年也开始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布局移动支付。

在支付方式上,云闪付提供银联二维码扫码支付、各类手机Pay、以及支付标记化(Token)和基于主机的卡模拟(HCE)等技术。支持的手机Pay有Apple Pay、Sumsung Pay和Huawei Pay。

不过,移动支付已经一定某种程度上被支付宝、财付通等垄断,根据艾瑞咨询数据,2016年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达38万亿元人民币,90%以上已经被“双寡头”垄断。

而如果按照银联收的跨行清算费用计算,上述两家支付机构每年节省的清算费用超过100亿元,这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两大巨头支付巨额补贴给客户的机会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银联携手商业银行推出统一的APP“云闪付”,未来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势必经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鹞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联的优势之一在于目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涉足较少的对公业务,比如行政缴费。同时,推出银行业统一APP还有利于“消费者多元化的支付选择和降低支付市场的集中度”。

此外,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量逐渐切到新成立的网联(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平台,网络支付的“直连模式”由“网联模式”取代,网联承担第三方支付清算工作日后也会收取一定费用。

“所以,在运营成本上,第三方移动支付也将不如以前。”业内人士坦言。不过,对于银联而言,未来移动支付发展也受其费用等成本限制。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银联推出统一APP,投入巨大。赵鹞认为,银联如果想要解决全部问题,需要全面组织层面的改革,而非场景和渠道的改变。

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网联的诞生对于银联而言也有一丝微妙的关系,网联将统一第三方支付的清算工作,未来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以及扫码业务是否有统一标准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不过,在接近网联人士看来,网联还刚刚出生,对于如此庞大的银联还没有可比性。所以,从银联布局的移动支付来看,更多是挑战现有移动支付格局以及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支付巨头。

目前,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9亿,支付宝活跃用户超过4.5亿,银联移动支付布局能否打破支付宝、微信强大的客户粘度,仍然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已经垄断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上述两家巨头在8月份仍然不遗余力宣扬“无现金”,其实,对于它们来说核心目标是用户数据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

从银联现有的布局来看,也在通过手机商B端逐渐拓展C端用户。一位手机生产厂商人士表示,对银联来说,手机是金融产品主要的入口,而银联作为最大的本地清算机构,其“云闪付”可为手机提供钱包的解决方案,从而倒入用户。小米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小米手机目前正在排期当中,小米和银联此次的合作主要在于C端的远程支付上。

除支付以外,“云闪付”还包含二三类账户、各种手机Pay设备卡、信用卡等,便于同时管理多家银行账户。目前,对于二三类账户的APP内开通,首期支持的银行有中国银行、上海银行。此外,免手续费的线上跨行收款转账也成为其标志性功能。

“支付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对效率要求很高,天然是科技应用的密集领域、前沿阵地”,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12月11日在发布会现场表示。

“未来,移动支付的客户、效率、成本都将是几家机构布局的重点内容。”某第三方支付人士说。

(《财经》记者 罗瑞兴 张威/文 王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