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京解码未来30年中国与世界:中国将成为全球GDP总量最大国

2018年03月24日 23:10  

本文959字,约1分钟

在中国应以全球领导者的视角来规划中美关系,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劳动力与生产力问题。

3月24日,在 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50的中国与世界”峰会上,中美关系在未来30年该如何发展,成为了热议焦点。

财讯传媒集团总裁戴小京表示,未来30年,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关系,中美关系会不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认为,中美关系十分微妙。微妙之处在于中美心态的变化。“原来美国在班里面各方面成绩都是最好的。现在中国成绩提高了。美国这位老大心态就有点变化了。”

因此,如果希望未来有最好的中美关系规划,关键在于心态的调整。挪威商学院教授乔根•兰德斯表示,世界霸权从美国转移到中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未来中国会成为全球GDP总量最大的国家。中美都应该适应这个变化。中国应该做好长期规划,按照WTO规则来办事,单纯打贸易战是非常愚蠢的。

而牛津大学教授伊恩•戈尔丁并不认同世界霸权转移的论断。他认为,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都是相互依赖的,霸权是一个过时的概念,没有一个国家能代表其他国家。未来中国要做好全球关系治理在于是否有共同领导力,去组建新的联盟。例如形成七国集团到二十国集团这样的经济体。

李稻葵也表示,中国要治理好中美关系,要站在全球领导者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中国要进行全球治理的重新规划。

除中美关系外,未来30年,中国与世界的人口与生产力变化也是热议的话题。

“全球生育率会不断下降。”伊恩•戈尔丁认为,到2050年时,世界人口增长将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亚洲和欧洲人口会出现下降,只有非洲可能人口还会不断上升。

乔根•兰德斯则表示,全球人口会在2040年达到峰值,生育率降低是必然趋势。全球人口增速与前30年相比会大幅放缓。

人口增长放缓必然将对劳动力和生产力产生影响。伊恩•戈尔丁预计,2050年中国人均寿命能达到80岁。寿命的延长可能会使得中国在2050年时,人均工作年龄达到70岁以上。

李稻葵认为,中国要应对这种趋势,首先就是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同时还要解决老龄化问题,要鼓励一部分所谓的老人能自愿地持续参加社会劳动。

(《财经》记者 陈亮/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