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晖:未来交通是出行即服务

2018年04月09日 12:48  

本文3563字,约5分钟

“未来交通是出行即服务,我们从事的服务基于叫汽车的软硬结合体,将来我认为汽车不是一个简单汽车而是一个移动空间,移动空间强调效率,人的交流,基础设施的连接,所以将来我认为移动交通不仅是空间而是服务。” 4月9日,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沈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表示。

(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沈晖)

沈晖指出,汽车是最最复杂的智能硬件,相较于电脑和手机,软件、技术在汽车中普及是一个难题。

对年轻人而言,不一定要拥有这个产品,而是侧重于所能享受的服务。沈晖举例称,未来年轻人的车可以借,可以租,或者共享。这不影响个人的使用。

以下是发言实录:

沈晖:我觉得未来的交通是出行即服务,我们从事的是服务基于现在叫汽车的一个软硬结合体,将来我认为汽车不是一个简单汽车而是一个移动空间,移动空间强调的效率,还有跟人移动空间的交流,移动空间基础设施的连接,所以将来我认为移动交通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服务。

主持人:大家已经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位置,可以看得出来这个里面有做硬件的,也还有硬件软件都在做的,希望一定程度上面改变整个行业的,所以我想先从技术说起。曾经在传统的汽车行业工作,吉利沃尔沃现在自己创业。

沈晖:我们公司一句话科技伟大并不是因为超级而是因为普及,我们目前做的事情全世界不管是硅谷德国还有其他地方的各种各样的高科技,高科技集中两块,刚才提到了现在的核心动力来源的高科技怎么样做到量产,怎么样可以用在普通用户能够用的产品上面,我认为一个大的疑问包括特斯拉,特斯拉我认为还是小众的产品。第二个技术来源在软件,车的应用上面,汽车偏偏就是最最复杂的智能硬件,大家想象美好的软件很容易在手机上面用,在PC当中淘汰了历史上也是可以用的,不管PC还是手机,甚至更多的我们所谓的智能硬件,比如说小米的一大堆智能硬件,但是进入汽车的时候能不能普及又是一个巨大问号,我们强调安全可靠质量问题用户体验好,车是一个移动空间具有高速度的问题,这个技术不是说简单交流,而是能不能普及一年10万辆20万辆电动汽车做出去,并保证用户安全可靠稳定体验,这个是我们专注的,不是简单拿技术而是能不能普及,这是我们最强调的事情。

主持人:是不是我们觉得回到老路上面又在说安全问题,我们每次说到未来都是安全问题这个事没有办法讨论了。

沈晖:方向讲的实际上没错,但是执行的时候自动驾驶比人开车安全,只是未来数据没有到,数据到的时候机器开车绝对比人安全。我觉得我们做一个量产产品出来,其实刚才讲到了现在很多人投钱投到新能源汽车看上去很热闹,甚至还有专家所说的产能过剩这些,我是完全不同意。心里大家讲谁是真正的一个电动智能汽车可以量产一年10万辆谁就是厉害,不管PPP造车还是视频造车、概念造车也好现在没有一家做到的,谁可以做到一个量产的东西,电动智能汽车我们希望我们成为第一个可以做到的。

主持人:沈先生一直在讲技术,也讲了规模,但是技术规模都和刚才几位所讲的政策有关,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全球化我们所有技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技术,真正能不能让这个所谓的未来的交通能够享受到所有技术真正的这样一种帮助,这个是最关键的问题。

沈晖:我们的这个行业,汽车产品的行业本身不可能不国际化的,你到五线城市拿一辆听没有听过西德汽车拆开来,这里面百分之百是国际供应商。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开放二三十年了,全世界最好的品牌基本上国内都有技术跟供应商,如果没有,基本上不需要再来了,所以我们来讲像您刚才讲的安全的东西,安全对于我们电动智能汽车物理安全,物理安全就是新的标准电池的安全,电池安全上中国和欧盟完全统一的,这一块中国、欧盟比较开放,客观来讲电池的安全是比油箱更安全,只是说我们人类社会里面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很多汽油车油箱是塑料的,只不过汽油车爆炸没有人报道,我们中国电池标准比欧盟还要多一个东西就是实验,这个安全性没有问题的。

第二个有一个联网车,我们车百分之百联网之后有一个信息问题,这个还有隐私的问题,我们网联汽车没有问题,你用手机,理论上人家可以知道你任何的隐私了,用我的汽车不会把这个问题搞的更加糟糕,而是跟用手机差不多。因为汽车的信息远远比手机复杂,我们找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我们的工程师发现99%的经验都是手机的安全,汽车联网安全的经验没有,但是我们中国在这一块走在很前面,发改委工信部已经牵头搞了智能网联的安全标准,这个做起来比美国更早,我认为这个不会有标准国家的,这个推的标准应该是很先进的,这个不是问题。

中美贸易我不知道会不会太长,因为前一段时间川普讲到中国比较封闭,那天刚到北京就有让我讲,我讲了很多北京不是相同的就且掉了,我认为有些人不懂汽车行业讲的东西完全错的,中国汽车方面的美国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赚的钱源于大约任何国家赚到的钱,可以说通用、福特这个数中国市场的钱高兴不能再高兴了,并且当时中国对于他们完全不设防,所以认为中国市场对于美国汽车公司很影响这个错的,美国汽车不但整车,零部件任何东西都赚钱。

主持人:我们说这个话题主要未来交通角度出发,但是大家讲这个地缘政治会不会影响到我们真正的未来交通这样的一个前景,因为这个里面说到了不仅我自己开自己的车,而是由我们同时还有技术方面的大家互相交流,这个角度切入的,所以请您这个角度简单的陈述一下您的观点?

沈晖:如果这个角度中美吵架跟美国更完全没利,本身美国技术公司来中国,因为中国用户就像刚才我很同意小鹏董事长讲的,中国年轻用户自己特殊需求,如果大家美国公司封闭中国,中国肯定封闭你,实际上这个沃土得意我们的公司,我跟小鹏很有生以了因为特斯拉进不来了,这个对于我们好事我们比起特斯拉比较弱小,中国市场新东西特别喜欢,如果这个所谓的贸易争论导致了我们可以这个沃土上面增长我们可以更加了解我们用户把产品做出来对于我们好事,我认为并不是坏事。

沈晖:刚才讲的数据不一定对。记得一百年前发明的时候八九升油有可能的,现在汽车安全性各方面的原来差距很大了,现在汽车取决于什么车,不仅仅八九升有12升还有零排放的,电取决于来源不见得都是油,中国的电比例核电的比例越来越高,有些国家的地方是水电的比例高,所以如果是煤的话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在做。

主持人:我们今天讨论开放型的,所以我们不会做总结,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在观众提问之前,请今天的观众提问,我再提一个小问题,这个小问题就是有关智能出行的,一个国际管理体系还有城市的管理体系,是否做到真正的智慧城市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我们现在看到了很多不同的现象产生,不仅是我们的交通工具是不是成为一个未来的交通工具,而且也是像咱们大家所说的分享经济等等一些新的现象,这些怎么样能够真正融合在一起成为叫做智慧交通,或者未来的交通这个也是大家需要思考的话题。

沈先生规模的时候一定是这个话题,特别是未来我们需要什么,年轻人需要什么您一定想这个方面的话题?

沈晖:我想我们的目标市场年轻人需要只是的一个服务,不一定要拥有这个产品,刚才嘉宾说如果买这个车,但是这个车如果租的,所以将来年轻人可能有这个车可以借来,或者共享这个车。硬件是我的,所有里面都是我的,你只是用了,用了之后我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不影响个人情况下可以由一些业务模式的使用。

咱们做大计划的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新型的模式,未来交通经济发展新型模式怎么样更好的结合这个非常关键的话题。

沈晖:刚才有一位讲奔驰的事情,奔驰这个不好评论没有第三方独立报告,表面上讲了因为低速巡航失控,我认为目前传统汽车里面真正的联网大概只有10%左右,有很多车确实没有联网,没有联网后台没有办法看到这个情况,适合不适合案例不知道,我们百分之百的车都是联网的,当然我们大面积交车肯定不是问题,第一款车我们搞了36个月,大家预售发售小批量关键看谁可以打批量交车,我们今年下半年大批量的交车,既然的批量交车这里的联网问题肯定解决掉的。

刘化龙:科技进步需要大家共同推动,黑科技有利于技术进步,四千公里也好还是其他管道运输也好技术上面大家是一种引领,中车这个方面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轨道交通装备载人工具一个特殊的运输工具,最最关键的是安全可靠,从一个新技术到一个新的产品再到一个量产大量的使用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这个时间过程他的特殊性就是要确保安全确保可靠,管道运输也好包括四千公里车也好将来真正投入使用恐怕还有很长的一个路要走。

比如说四千公里启动了刹车这个有距离的没有必要的,站点之间的距离多少有没有这个必要,另外能耗的消耗刚才大家谈到的,速度和能耗和环保和绿色这个整体的是一个陡线的关系,不是平滑的关系这种代价有没有。第三经济性角度有没有必要,好东西是好大家用不用得起,所以我想探索都是大家共同的,实用有待于时间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