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走到转折点 民营科技园如何打好“产融结合”这张牌?

王小贝/文  

2018年06月21日 16:51  

本文3416字,约5分钟

对于“鑫茂模式”成功的原因,杜娟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比别人想得更复杂”。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史,1992年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及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由此掀起,并将众多企业推到了巨大的历史机遇面前。这一年,刚从军队转业的杜克荣创办天津鑫茂科技投资集团(以下简称“鑫茂”),开始摸索建立民营科技产业园。“当时我父亲的转业费是4000块,家里几乎所有东西都被搬到厂房里,因为没有板凳,写作业只能趴在地上。”鑫茂集团董事长杜娟回忆道。

在此后26年间,“园区经济”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经验。如今,产业园的发展模式几经蜕变,集聚化和特色化成为主要方向,以鑫茂为代表的民营产业园也再次站到了中国经济的转折点上。“当前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既要满足市场需要,又要符合政府所倡,做到产融结合。老路子很难行得通。”杜娟说。但新路子如何走,目前政府和市场都仍在探索之中,这也让企业的先试先行变得尤为重要。

当民营科技园站上新起点

国内产业园的雏形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园区,当时其发展的红火景象被形容为“村村点火、处处冒烟”。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联盟理事长李铁时任国土资源局调查员,据他回忆,当时全国8000多个产业园被砍掉6000多个,县以下的园区几乎全被取消。随着大量资本和人员流向城市,再加上成本廉价的土地及劳动力,城市产业园迅速成长起来,尤其是科技产业园,在培育科技企业、推动产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鑫茂科技园也在这段时期崭露头角。2000年至2002年,鑫茂科技园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科技园”和“全国十佳民营科技园”。目前,鑫茂旗下的八大连锁科技园共计占地1056亩,总建筑面积110余万平米,已有120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入驻。

对于“鑫茂模式”成功的原因,杜娟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比别人想得更复杂”。“和建商品房不一样,建园除了必须有资金和项目,还要与企业提前进行大量沟通,明白它们对厂房和配套设施等各方面的需求,必须考虑更多。”杜娟说。

鑫茂科技园的“复杂”之处在其厂房设计中得到了体现。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园内的厂房分为单元式、庭院式及多功能复合式等不同类型,同时园区还在金融、知识产权、技术整合、人才引进、对外交流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服务。当前,鑫茂科技园中已有270家企业在产权交易所挂牌。“有的开发商拿到地就包出去,甚至连招商都并非亲自运作,可以说是‘卖完就拍拍屁股走人’,效果可想而知。”在杜娟看来,开发科技园不能怕麻烦,只有做到“民投、民建、民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助推产业升级。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经济发展的新起点上,对民营科技园而言,除了经营理念亟待转变,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土地政策收紧、财政投资压缩及融资平台严控均使科技园的发展承压。此外,与政府管理的科技园相比,民营科技园在政策把控、资本投入等方面存在劣势,甚至出现“开发产业园区的机构不懂产业”、“投资产业园区利润不靠产业”等怪象。

此外,开发商能否深刻理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并据此进行精准布局,直接关系着科技园的经营成败。对民营科技园而言,这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以风电产业为例,在其最初兴起时曾广受企业追捧,鑫茂便是最早入场的民营企业之一。但由于产业扶持力度过大、效率成本不高等原因,据公开资料显示,从2011年开始,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年均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如今风电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在风电市场陷入产能过剩后,鑫茂的相关投入也反响平淡。”杜娟坦言,民营科技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更精准地筛选和扶持符合升级趋势的高科技产业。

寻找下一个风口

随着科技更迭加速,资本无不虎视眈眈得搜寻着下一个站上风口的产业。目前,鑫茂的高科技产业投资涉及光通信、军工、生物医药、IT和消费升级等。杜娟透露,通用航空产业将是鑫茂未来产业规划的重心。

自去年3月起,民航局密集出台文件,宣布在华东、西北、新疆三地开展通用航空试点,包括开放低空管制。这意味着私人飞机可以不必经军方批准而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政策的利好迅速得到了资本的响应,杜娟认为,通航产业的投资爆发期将很快来临。“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不少企业瞄准了这个领域。但直到最近逐渐放开低空管制,机会才算真正来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上海)中心副主任李仙勇指出,由于具有高附加值,通航产业对经济的直接拉动效应极其明显。以通航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目前美国已建有数百个通航小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航空城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3年通航产业对美国经济贡献了109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0.65%。李仙勇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的空中游览、飞行体验、私人娱乐飞行、航空运动飞行等细分市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鑫茂决定加码通航产业的原因不止于此。鑫茂集团董事局主席杜克荣在转业前一直服役于空军,在航线的规划与设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与资源。同时,杜克荣的部队经历也让鑫茂对军民产融项目“情有独钟”。据杜娟介绍,鑫茂科技园也是转业军官自主择业的创业基地,并已开展了多项军民融合项目。

因此,在内外部条件逐渐成熟后,鑫茂在2017年确立了进军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战略,着手在东营、长春、鄂尔多斯等多地布局航空小镇。据悉,小镇内将汇集通航产业上下游各类企业,并建有飞机跑道及若干个起降点,设有飞行员公寓和培训基地。“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栋楼和一架飞机。”杜娟表示,通过发挥多个通航小镇的辐射作用,未来有望实现省内互飞,形成空网联动的新格局。

强监管来临 如何加码产融结合?

资金是科技园开发商要面对的第一道门槛。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考虑如何增加盈利和资金储备时,不少开发商容易犯下“买椟还珠”式失误:即过度关注厂房设计、成本控制和对入驻企业的筛选,而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园内大量位于产业链上游的研发型企业通常也具有较高投资价值,对其进行股权投资更容易获得高回报。

而要做到这一点,开发商需要具备足够的金融资源整合能力。2014年,鑫茂集团成立鑫茂荣信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茂荣信财富”),在杜娟看来,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更趋多元化、全球化,资产配置服务的蓝海市场正在迅速扩张,鑫茂希望抓住机会。鑫茂荣信财富的服务板块涵盖高端资产配置、家族财富管理、精品投行及资产配置策略研究,已在国内二十多个城市设有财富中心,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百亿人民币。

不过,鑫茂荣信财富还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角色。杜娟认为,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尚未消除,企业对金融支持的依赖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以鑫茂荣信财富为载体,通过母基金等多样化的资本运作方式,能够有效增强鑫茂集团的造血能力,为其支柱主业即科技园建设提供支撑。

今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靴子落地,资管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在杜娟看来,与行业成熟度更高的西方市场相比,中国的资产配置服务行业在监管政策、从业人员评价标准、机构专业化水平、投资理念及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都有待完善。“面对强监管,行业要及时回归本源,让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从长远来看,这对整个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俯瞰鑫茂版图,“实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已逐渐明晰。杜娟表示,未来鑫茂荣信财富将被打造成民营金控集团。“鑫茂的科技园产业与资管业务将齐头并进,继续打磨产融结合的最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