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春:保护古建筑应该因地制宜

2018年09月08日 15:37  

本文1490字,约2分钟

“我到罗马去看500年前的建筑才需要保留,所以对每一个城市提出的古建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中国是大概可能100年,有的地方都少,看到很多古镇明末到清初都有,保护的方式应该是因地制宜,把这些因缘整合起来,才能起到我们古建筑的保护。”9月8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以“传承·融合·新生”为主题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上如此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周宏春

以下为发言实录:

周宏春:我们这个题目出了一个很鲜明的问题,就是怎么将现代跟传统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应该值得我们很好的去研究探索的问题。

每个农民很多人想到城市,那么现在城市的形式用中国来说是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存在的价值是人们生活更能够同样的投入,能产生更好的社会效应、经济效应。于是乎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现代化的城市在现代化的大的背景下如何去保护传统建筑,我们杨所长提出了要不要保护,或者保护多大比例的问题。其实我们从国际发展这个视野去看,东西方文化对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方法、思路、要求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明代东方有一个汤显祖,我们西方也有一个建筑,差不多的年代。我到莎士比亚故居去看,那个建筑不是石头的也是非常简单的。但是我们汤显祖这么大文学家建筑没有,于是乎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城市化,还有很多的因素,很多的动力,包括自然的。比如说中国黄河沿岸的城市郑州、徐州下边都有好城市,也就是说自然力量对我们传统性会有破坏。

第二,这个建筑它本身的持久力,它本身的生命力是很大的问题,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建成的建筑物,当然除了像中国的皇宫,或者西方很多类似皇宫之外,大家都去保护,因为这个词非常好,“有历史意义”,它本身也显得进的过程中投入了很多的工匠精神,投入了很多好的建筑材料,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任务历史内涵在内。于是乎,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怎样使我们建筑本身能够持久,跟城市一样能够持续发展,我们从整个设计到这个建筑物在城市中的地位,还有整个建筑物细节上、建设上,应该是整个配套搭配的事情,需要有它的特定含义,特定内涵,需要它本身能够持久。

当然要不要保护?因为这个词还是讲具有历史性或者标志性的建筑应该保护,保护的过程中怎么保护?它保护的钱从哪来?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无论是皇宫国家拨款,还有一些旅游经典是游客参观的收入,那么其他没有收入的能不能保护呢?如果要保护确实有意义,确实有历史上的价值,比如说我昨天刚从台儿庄过来,村子里新建的建筑,他把里边的原来很厚墙的建筑留下来了,他也是历史痕迹,所以这种保护实际是通过旅游业有了收益以后对这些建筑进行保护。

我们简单看一下,建筑传统的一定要融入在现代化进程中显示它的特殊意义,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第二,必须要有合适的经费去运营维护才能保护,当然还需要这个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力学或者建筑材料。它结构支撑它在我们现在城市中存在的本身的物理性质,我们保护从主观上看,我们要恢复,当然我们现在在现代化城市中,特别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以后,我们怎样通过多途径来保护,我觉得途径还是很多的。我们既要把传统技术融入到现代城市中,使它有特殊意义。

我到罗马去看500年前的建筑才需要保留,所以对每一个城市提出的古建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我们真正的研究,中国是大概可能100年,有的地方都少,看到很多古镇明末到清初都有,保护的方式应该是因地制宜,把这些因缘整合起来,才能起到我们古建筑的保护。跟我们显示的是现代城市里面传统跟城市的结合,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