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龙头们的融资现状:分化渐现 破局要看租售并举

本刊特约 许玉琴  

2018年09月15日 06:01  

本文3218字,约5分钟

新房限价、打击地王、收紧地产融资等,都显示出地产调控力度仍维持在一个高点上。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地产行业的分化日益成为常态。尤其是因为前两年加速扩张,房企面对着渐行渐近的还款高峰和大量需要继续投入的项目,以及销售回款速度趋缓、融资成本转升的不利局面。当此之时,企业若保有良好的融资能力,便可享受到行业集中度提升、剩者为王的红利;但若是融资不力,那么资金链断裂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将是一家企业的“不能承受之重”。

笔者曾在8月“龙头地产股已成‘很湿的雪’”一文中提到,2017年位于前30的龙头房企融资占整个行业比重约66%,到2018年更上升到约74%。那么,在龙头地产企业扩大融资规模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融资实力又体现出怎样的差异?这对投资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及房企本身典型性等因素后,本文以2017年营业总收入排名居前的30家龙头地产公司(含港股上市房企)为样本,并抽取“千亿俱乐部”公司恒大、绿地、万科、碧桂园、保利等5家“龙头中的龙头”作为典型探究对象,研究它们在融资能力上的差异性,以期管窥龙头房企在此轮地产行业分化浪潮中可能的走向。

现金流:有人刹车 有人抢跑

您看的此篇文章是收费文章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