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投资规则六: 当心规模过大的主动管理型基金

2018年11月26日 16:42  

本文1750字,约3分钟

过去的30年是全球资产管理行业极为繁荣的30年,美国的股票型基金整体资产规模增长了上百倍,中国的基金业也是从零起步,经过20年的发展,各类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达到了当前的50多万亿人民币。当下的美国市场中,几百亿美元级别的超大型股票基金比比皆是;中国市场在年初牛市期间也经常出现百亿基金发售当天就被一扫而空的情景。然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是否是越大越好呢?

事实上,除了货币基金和指数基金之外,从历史上看,规模过大的主动管理型基金往往会出现业绩方面的钝化效应。

多大的规模是过大,这是一个由不同基金风格、不同管理方式和不同投资组合策略来决定的问题。比如纯大盘蓝筹股投资风格的基金,相比中小盘股风格的基金对于规模的上限相对更宽松。而中小盘基金当规模过大的时候,难免需要开始配置一定的大盘股以保持整体持仓下限。

同时,任何一支主动型管理的基金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在其可投资标的范围、交易成本和交易决策方面都会相较之前规模较小时遇到更多的限制和阻碍。在基金投资范围问题上,由于各个市场不同的法律法规和基金整体投资分散化的要求,基金经理可购买的标的数量随着基金整体规模的扩张而减少。而当一个大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不得不对一个相对较小的投资标的投资时,他一个人的交易量对价格的冲击就会很明显,如果后期换手率还保持很高的话,势必会提高基金的交易费用并减少基金持有人最终的收益。

华尔街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在他的书中曾这样描述:期望一个90亿美元规模的基金能在竞争中战胜一个只拥有8亿美元规模的基金,无异于期望NBA球星大鸟伯德缠着一条5磅重的腰带在篮球场上同样耀眼的完胜对手一样。资产规模大的基金跟所有体积庞大的物体一样存在着内在缺陷:因为物体体积越庞大,移动时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大。股神巴菲特也曾不止一次在股东年会上表达当前公司最大的挑战就是规模太大。

Vanguard集团创始人约翰·博格(John Bogle)先生在其书中提到,由于基金管理人能很确定地从更大规模的基金中获得更多的个人收益,所以实际情况下,很少会有管理人在一个基金“小而美”的规模下选择封闭化管理,并且整体降低管理费用,从而规避其规模扩张在交易上带来的种种不利,而反过来恰恰是这些因素最终能为当下的基金持有人获取最大利益。

正是由于深刻理解了这种基金管理人与持有人最终不可调和的利益对立关系,约翰·博格先生在Vanguard创立伊始,开拓性地通过建立独一无二的公司组织架构,尽一切努力实现基金投资人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众所周知,Vanguard特殊的所有者形式决定了公司本身归其发行的基金所有,也就是Vanguard的所有基金持有人共同持有公司,换句话说实际上每个基民都是Vanguard的股东。由于没有外部股东,通过这种方式,基金管理本身可以不以盈利为目的,除基本运营开支之外的所有结余都将以降低基金持有成本的方式回馈到投资者手中。也正是在这种架构上管理的指数基金策略,在完美诠释着约翰·博格先生心中低成本、多元化、长期持有的资本市场投资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

*投资涉及风险,包括损失本金

*675076


1.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Burton G. Malkiel

2.Superstar Fund Managers: Talent Revelation or Just Glamor?, Jerry Parwada and Eric K.M. Tan

本文件包含其他资料的链接,该等资料可能是在美国编制以及可能受领航实体委托编制。此类资料仅供参考,可能并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未经领航实体明确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在任何其他出版物提及本文件及本文件所含的任何附件/链接的任何部分。本文件中任何附件及链接中的任何信息均不能脱离本文件及/或从文件中另行分出以散布。目前在中国并无任何直接或间接向中国公众出售或发售的Vanguard集团基金。此外,未事先获得中国相关机构的批准,任何中国机构或自然人均不得直接或间接购买任何Vanguard集团基金或其任何受益权益,除非通过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渠道。获得本文件的人士须根据发行人的要求遵守这些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