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通州区进入城市副中心时代,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2018年12月01日 09:32  

本文5405字,约8分钟

在12月1日举行的“2018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北京市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磊表示,随着北京市级行政机关开始搬迁入驻,通州区已进入城市副中心时代,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框架已拉开。2017年和201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近500项,投资超过2000亿元。

“未来三年,副中心计划实施项目1000余个,计划总投资超过万亿元,聚焦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赵磊指出。

他强调,北京城市副中心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具体而言,在投资贸易方面,通州区是北京市服务业对外开放试点、北京市首批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北京市市区统建共用网上审批工作唯一试点区、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同时也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首批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这些试点工作已经形成了好的经验,将继续为各类资本在副中心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创造有利条件。

在政务服务方面,通州区以科技引领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在全市实现了多个“率先”。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在全市率先提速50%;此外,加快打造服务企业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高精尖企业机制作用,精准服务高精尖项目落地、做大做强。

在创新发展环境方面,通州区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1+6”政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重点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通州口岸与天津海港口岸可实现“直通”。

在人才发展环境方面,通州区制定实施了吸引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灯塔计划”、“运河计划”等人才专项政策,为人才在购房、教育、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通州区人民政府区长赵磊。欢迎大家来到通州,来到美丽的大运河河畔,出席今天的活动,我代表通州区人民政府对诸位专家、企业家和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非常荣幸能够通过2018全球财富管理论坛这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与大家一起走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畅谈新理念、畅通新思路、畅想新发展。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亲自研究部署,亲临大运河畔视察指导,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韩正副总理专门到副中心调研工作、推动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中央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集中全市各类优质资源,全力推动城市副中心建设。

上月24日,蔡奇书记调研城市副中心时强调,要突出抓好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水系景观,环球主题公园,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坚持科技创新,老城提升,六环路入地,特色小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共11个方面的工作,瞄准没有“城市病”城区的目标,推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共同发力,努力把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的典范、首都的新地标。

11月8日,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同志在“绿色金融国际论坛”上指出:北京将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的营商环境,要在城市副中心争取设立国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探索和积累经验。殷勇副市长在会上宣布,将在城市副中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财富管理中心,完善财富管理行业的全产业链。

通州是城市副中心的所在地。现在也流传着一句话:“首都在哪里?首都在北京。北京在哪里?北京在通州。”目前,市级行政机关已开始搬迁入驻,通州区进入了城市副中心的时代,城市副中心的发展和建设也迎来了副中心的周期。

通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城市。通州有2200多年的建置史,京杭大运河从这里起航,多种文化和资源要素交汇流通,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水陆都会和商贸重镇。燃灯佛舍利塔、三教庙、大光楼、皇木厂、曹雪芹墓等一大批历史古迹和遗存,让通州散发着古老和迷人的魅力。城市副中心在行政办公区建设的过程当中,考古发现了路县故城,始建于西汉初年,当时就已设县。这也是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通州是一个有着得天独厚区位优势的城市。从长安街向东直行,20公里就可以到达。通州与天津、河北交界,地处京津冀的重要交通节点,位于京津发展轴和京唐秦发展轴在北京市域内的交会处,是首都参与京津冀发展的重要桥头堡,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美誉。这里的交通十分发达,15分钟就可以到达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北京新机场,1小时到达雄安新区。

通州是一个美丽的滨水生态城市。通州多河富水,是北京流域面积最广的城区、北方不可多得的内陆水城。这里有万亩森林公园,绿带环绕,蓝绿交织,水城共融,鸟语花香。

通州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境内一马平川,城市副中心规划面积155平方公里,通州区全域面积906平方公里,和雄安新区遥相呼应,两翼齐飞。通州境内产业园区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建设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中央要求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要把副中心建设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的典范,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的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对标中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坚持规划引领,谋定后动,通过国际招投标聘请了12支国际顶级设计团队,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注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注重重要功能节点建设,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注重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注重产业优化升级,注重改善民生,有序推进副中心规划建设,打造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城市副中心将坚持“副中心质量”,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将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将是一座低碳高效的绿色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自然生态的海绵城市、智能融合的智慧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公平普惠的宜居城市。

目前,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框架已经拉开。这些年我们在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城市的承载力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在这方面,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力度是空前的,仅2017和2018两年,市委、市政府就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近500项,投资超过2000亿元。未来三年,副中心计划实施项目1000余个,计划总投资超过万亿元,聚焦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

同时,我们在全区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特别是大力度拆除违法建设,城乡空间更加清朗有序。我们还下大功夫加强社会治理,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城区”和“全国文明城区”的称号,环境秩序得到了根本性改善,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经过我们测算,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通州区区域总面积906平方公里,到2035年的规划建设任务工作完成,我们做了测算,总投入大概需要几万亿元。这就需要各界朋友到通州区,在投资兴业的同时也能够分享副中心成长的红利。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京津冀区域新的增长极和创新平台。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发展是城市副中心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重要支点。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并大力促进城市副中心的产业发展。发展方向是围绕副中心四大主导功能,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全力打造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四大产业板块,即以高端新型智库和人力资源服务为重点的行政办公板块,以财富管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企业总部和专业服务机构为重点的高端商务板块,以文化旅游、数字创意、演艺与会展为重点的文化旅游板块,以智慧城市、创意设计和互联网安全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板块

目前,以产业园区和重点功能区为主阵地的产业承载空间加快建设,主要包括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其中我们现在所在的运河商务区,共占地17.5平方公里,是高端商务的重要承载区,目前立体交通、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期16个开发项目近680万平米楼宇全面启动招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各大银行纷纷落户,金融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初步显现。今年以来,我们先后与蚂蚁金服集团等金融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金融科技国际产业园等一批金融机构正式签约入驻通州,本次论坛的承办方之一——金融街88号论坛也已经注册到了通州,为城市副中心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发展金融产业增添了新载体和新动能。我们还将加快开工建设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地下4层220万平米集中打造轨道、高铁等综合交通枢纽,地上170万平米建设城市综合体,重点引导高端商务集聚发展。

按照北京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在市金融局的全力促进下,已确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市将有整体的安排。我们通州区也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

一是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我们初步设定在富华水乡区内。

二是我们即将出台北京市16个区县中最优惠的政策,支持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健康发展,因为副中心的控规还没有做正式批复,我们的政策今天先不公布,大家等着听好消息。

三是我们通州区的“人才计划”,就是要聚集一批国际财富管理的人才,金融领域的领军人才,总部经济的高端人才,未来在我们运河商务区17.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人才将是我们突出的标志。

四是通州区委、区政府将把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当作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中央、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有信心在运河商务区打造出全球第一流的财富管理中心。

此外,我还要介绍两个园区,一个是文化旅游区,4平方公里的环球主题公园就在此园区,一期投资近500亿元,预计2020年底建成。另一个是中关村通州园,截至目前,副中心重点高精尖产业项目储备近100个,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正加快落地推进,城市副中心已经成为各类优质资源云集、备受青睐的创业高地和投资热土。

朋友们,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汇集了中央和北京市各领域改革和先行先试的倾斜政策,为城市副中心加快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对标聚焦世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北京市“9+N”系列政策,我们编制了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系列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在投资贸易方面,我们是北京市服务业对外开放试点,北京市首批商事制度改革试点、北京市市区统建共用网上审批工作唯一试点区,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同时也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首批国家重大市政工程领域PPP创新工作重点城市。这些试点工作已经形成了好的经验,必将继续为各类资本在副中心落地生根、做大做强创造有利条件。

在政务服务方面,以科技引领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在全市实现了多个“率先”。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在全市率先提速50%;率先实现新设企业两个半工作日办结;率先实现办事人“刷脸”自助取照等。此外,我们加快打造服务企业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区级领导联系服务高精尖企业机制作用,精准服务高精尖项目落地、做大做强。

在创新发展环境方面,出台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1+6”政策,我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重点院校在战略咨询、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通州口岸与天津海港口岸可实现“直通”。

在人才发展环境方面,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项目建设,通过市场化机制,加快打造顶尖人才聚集高地和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我们还制定实施了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灯塔计划”、“运河计划”等人才专项政策,为人才在购房、教育、科研、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和支持。

各位嘉宾、朋友们,通州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诗人王维珍笔下的:“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的如画美景,更有“不见潞河之舟楫,则不识帝都之状也”的通达繁盛。今天,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未来千年之城,正乘着时代之舟,扬帆起航、破浪前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气度、更加进取的精神,欢迎您的到来和加入,与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