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扩大金融开放必须注意五大问题 

2018年12月01日 12:21  

本文3778字,约5分钟

在12月1日举行的“2018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指出,扩大金融开放要注意五大问题:第一是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某些领域如果是改革快了,开放慢了,那么开放就要加快。在某些领域,可能是开放快了,改革慢了,此时改革就要加快一些。这样我们开放才是可持续的。”

第二,扩大开放是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既要坚持对外资开放,也应该坚持对内资开放,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从而避免在国内市场上产生新的不公平、不平等的竞争环境。同时,要坚持资本流动的双向开放,既要鼓励外资机构和外国资本进入到中国市场,同时也要给国内的机构和国内的资本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和条件。

第三,坚持扩大开放要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结合。具体而言,要把扩大金融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国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能否充分享受对外开放的好处,关键在于国内有没有健康的稳健的经济金融体系,如果你存在大量的经济金融的脆弱性,在开放的过程中会造成更大的扭曲,会酿成更大的风险。”管涛表示。

第四,扩大开放要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管涛提醒,应从如何减少资本的顺周期流动来入手来加强监管。其中一种做法是要继续坚持渐进的开放,与目前的监管能力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其次还可引入国际先进做法,建立宏观微观审慎管理的框架,替代过去的合规性监管和行政监管,在开放和管制之间建立起一道护城河,让市场更加有效的运行。

最后,扩大开放还应与坚持市场教育相结合。管涛指出,要通过持续的市场教育,让市场各方增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平常心”。“金融开放之后,资本的自由流动程度越来越高,有时候进有时候出,人民币有时候涨有时候跌,这就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如果一涨一跌大家都在这里面担心受怕,议论纷纷,那么这个事情就会很难做。”

同时,管涛建议机构应坚持把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投资者,让投资者充分地接受风险,打破刚性兑付,使投资者形成“买者自负”的投资文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

谢谢副主编,非常高兴参加这样的一个全球财富论坛,因为这个环节的主题是在谈全球贸易变局下的金融开放,中国政府把坚持扩大开放,特别是减持金融服务业引领的金融开放,作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的中国方案,所以说扩大开放,特别是扩大金融开放是大势所趋,所以大家也看到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我作为从事这方面研究比较长的,原来是在政策部门,现在出来了作为学者,对于下一步的扩大金融开放谈一下自己的方法。我觉得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坚持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我们大家都注意到很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之后往往会伴随着金融危机,比如说非常典型的就是亚洲国家搞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实现了亚洲经济奇迹,但是搞金融开放,搞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竞争,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大家总结这个危机的教训就是不成熟的开放,实际上就涉及到开放和改革的协调问题。开放和改革实际上就像一个马车的两个轮子,无论哪个轮子坏了这个车就容易颠覆,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坚持双轮驱动,我们一方面不能够说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再来考虑下一步开放的问题,消极等待。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顾条件的积极冒进,所以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看某些领域是改革快了,开放慢了,开放要加快了。某些领域可能是开放快了,改革慢了,可能改革要加快一些,这样我们开放才可能可持续。这是第一个原则。

第二则就是扩大开放是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具体的含义就是我们要坚持对外资开放也应该对内资开放,这个要坚持所有制为中心,坚持竞争中性,这样避免在国内的市场上产生新的不公平、不平等的竞争环境。第二层含义就是要加快发展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我们搞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不能通过指望通过离岸市场的发展,来推动人民币走出过么,基本上一个国家的货币能走多远,还是要看你在境内这个市场是不是有竞争力,有吸引力,这样的话你才能够让你的货币才能够走得远。

第三个含义是要坚持资本流动的双向开放,既要鼓励外资机构和外国资本进入到中国市场,同时也要给国内的机构和国内的资本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机会和条件。实际上这也是今年年初国家外汇局局长提到的,监管政策中性,既支持依法合规的资本流出去,也支持依法合规的资产流进来。从长远来看,也是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防范和跨界资本冲击的风险。比方说现在大家很担心一开放以后中国会不会出现大量的资本集中流程,实际上开放以后,会有资本流出,国内的企业会增加海外资产配置,另外一方面像钱先生这样的资产也想要把很多的资产配置到人民币资产上,如果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的话,实际上就不会对国际收支的平衡发生大的影响,实际上我们最担心的是在某个阶段只有资本流出,没有资本流入,或者某个阶段只有资本的大量缺乏,资本的流出造成跨境资本流动的剧烈波动。

第三个坚持扩大开放要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相结合,具体来做,一个是把扩大金融开放和服务实体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防止为了开放而开放,形成金融的碰撞造成资产的泡沫,影响金融积极的稳健性。还有一个就是在扩大开放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推进国内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能否充分享受对外开放的好处,关键在于国内有没有健康的稳健的经济金融体系,如果你存在大量的经济金融的脆弱性,在开放的过程中会造成更大的扭曲,会酿成更大的风险,这是第三个坚持。

第四个坚持我觉得要坚持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相结合,这也正是行长在年初的博鳌论坛上提到的金融业对外开放的3原则,其中第三个原则就是监管要和监管能力相匹配,那么这个监管一方面是什么?一方面就是我们要继续坚持原来渐进的可控的开放,因为这个金融开放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资本流动具有瞬周期性,很多人都很关心开放之后所带来的风险,所有资本流出造成的风险都是从流入开始的。我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很多时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但是很多时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往往政策成功的时候,瞬周期的资本会大量流入这个国家,然后造成这个国家的经济金融的脆弱性。一旦经济出现了下行之后资本会集中流出,所以我们必须得从怎么样来减少资本的顺周期流动来入手来加强监管,一种做法就是要继续坚持渐进的开放,现在我们各种的债券通、股权通,还有各种的Q、QC、QD、RQC、RQD、QDLP、QDIE等等这些,都是管道式的开放,在我们目前的监管能力和承受能力的推进下,实际上是为我们更加稳步的开放创造了的条件。还有一种就是我们要引入国际上先进的做法,建立宏观微观审慎管理的框架,来替代这种过去的那种合规性监管、行政监管来建立开放和管制之间的一道护城河,这样能够让市场更加有效的运行。

第五个扩大开放应用与坚持市场教育相结合,这个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在开放过程中,要通过持续的市场教育,让市场各方增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平常性,金融开放之后资本的自由流动程度越来越高,有时候进有时候出,人民币有时候涨有时候跌,这就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如果一涨一跌大家都在这里面担心受怕,议论纷纷,一会儿讨论热钱流入,一会儿资本外逃,一会儿讨论要不要首期,那么这个事情就会很难做了,反而会人为的放大这种周期性的波动。第二个就是坚持投资者适当性的原则,我们做一些跨境资本流动的业务,特别是跨境的金融交易,我们机构应当坚持把适当的产品卖给适当的投资者,要让投资者充分的接受风险,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是要让我们投资者形成买者自负的这样一种投资文化,你自己做出的投资文化要自己承担投资的后果,要打破刚性兑付。

第四个就是我们要坚持风险中性的意识,我们对外投资,实际上在很多国家,哪怕金融市场完全开放了,有基本的投资的铁律是本土投资偏好,为什么大量的投资配套在本国的金融资产上呢?主要的因为是对海外的市场,对海外的产品了解比较少,所以是采取非常审慎的态度,中国在这方面恐怕还有很多功课需要是做的,我们对于海外投资不能够把它简单的等同于炒外汇,不能够因为汇率贬值了我们就到海外去投资,实际上应该基于我们对海外投资的了解还有海外的投资市场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做出海外投资的选择。

总体而言,大家基本的共识是贸易投资的好处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对于金融开放大家的方法是不一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金融开放尽管说有一定的共识,但是在中国国内社会分歧争执也是比较大的,对于改革者市场派来讲如果能够稳步的推进金融开放,就有助于你凝聚共识,进一步的扩大金融开放,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一些波折就难免会导致金融开放受到挫折,出现反复,这个是不利于中国对外开放形象的树立,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下一步应对全球贸易变局的过程中中,如果我们能够处理好前面5大方面的问题,把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结合起来,把扩大开放与防范风险结合起来,把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结合起来,还有把扩大开放与市场教育结合起来,那么我们的金融开放有可能才能够平稳的推进。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