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敬国:科技引擎革新中国寿险业

2018年12月08日 17:34  

本文4628字,约7分钟

“寿险业是改革开放政策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过去,寿险业远远高于GDP增速的增长驱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人力、资本的高投入,但目前这些增长的动力不断衰减。”12月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在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主办的2018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 商敬国

商敬国认为,寿险业是进入市场化最早的,保险业也是金融里是最早开放的,开放保险业的原因在于我们底子很少,这个市场不知道怎么开拓,我们几乎引进了全球所有的大保险公司,在目前市场主体当中,有一半是外资公司。

商敬国透露,过去40年寿险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产品、渠道、销售、投资。但今天我们遇到很多瓶颈,产品同质化,服务空心化,客户感觉不到你的服务,销售人力增长到了峰值。高投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同时,由于现在监管的转向,粗放的模式遭受大大的限制。我们的基础储备不足,回归本源压力很大。投资高收益的时代已经结束。

对于如何突破这些瓶颈,商敬国表示,科技应用将是分水岭。其中,主要在销售管理、运营管理、客户管理、风险管理得以体现。例如,客户管理,客户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成为趋势。风险管理,也正因为有新的科技,对于人群的划分越来越科学,对于一些产品的设计,也能够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个性化。

商敬国预测,科技对寿险业的改变将是根本实质性的改变。在这种趋势下,行业两级分化可能更严重,也可能发生转折。因为大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当中,而中小公司没有那么多钱。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和客户因素的问题更为突出。寿险公司经营着管理客户数据,特别是关于人的各种数据的,它的安全性可能比任何行业都要要求高。

对于行业的未来展望,商敬国表示,第一,传统的寿险产品将会变得简单易懂。第二,公司将成为风险管理机制的供应商。第三,销售队伍将会转身为服务队伍,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第四,健康险、养老险运营成本更低,客户获得感明显。

以下为发言实录:

商敬国:大家下午好!我准备了一个很长的PPT,抓紧说。我的题目是“科技引擎革新寿险业”,我是一个精算师,我在保监会工作了18年,一直做寿险监管的,和主持人也是老朋友。科技对寿险业的改变,寿险业占了保险业的80%,改变最大的是寿险业。我们知道,首先寿险业最近几年是比较引人注目的,我们的保险业现在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和我们GDP是一致的,总资产将近18万亿。从改革开放40年,年复合增长率是27%,不知道其他哪个行业有这么快,在金融业是相当惊人的。

从原因来看,和今天上午大会的主题是相契合的,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让寿险业成为受益最大的行业之一,从改革来看,改革我们的体制,市场化体制,我们寿险业在进入市场化中最早的,有一些朋友从银行来的,到了保险业,以前都是别人求我,我现在到处求别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化最好的体现。没有人找你,你都是找别人的,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生存的,市场化程度是最高的。

开放,我们保险业在金融里是最早开放的,为什么开放保险业呢?因为我们底子很少,这个市场也不知道怎么开拓,我们引进了几乎全球所有的大保险公司,在目前市场主体当中,有一半是外资公司。所以说,改革开放对我们这个行业的改变是巨大的。

从微观上看,我们过去40年这个行业是怎么发展的呢?在未来科技因素起什么作用,这可能是一个分水岭。从驱动因素来看,第一、产品。第二、渠道。第三、销售。第四、投资驱动。

产品驱动。在90年代,预定利率是很高的,保险公司保证的是未来十几年,终生的保证。99年以后,出现了分红、万能。在美国和欧洲有的产品我们都有了,虽然我们比较粗放一点,可以说是产品的驱动。

渠道驱动。90年代初,保险公司主要是几家国有的,卖团险,团险主要是卖给国有企业的,团险是开拓的主要工具。90年代后期,友邦引入了个人代理模式,和团险渠道成为一个并驾齐驱的渠道。2000年以后,太平人寿复业主打银保渠道迅速发展壮大。

销售驱动。寿险行业和其他的金融产品不同,它的佣金模式是前置的,激励机制相当明显,一个是前端的投入大,一个是人海战术。首年高佣金模式,期缴的保险公司第一年获得的成本是高于100%,他要倒贴钱才能拿回来这个保单的,这种方式推动了我们行业的发展。

投资驱动。现在寿险产品有一半以上属于储蓄类的,储蓄类的卖点主要打投资收益,特别是这几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收益导向的产品占了主题,保险投资的渠道开放是比较大的,这几个方面带动了储蓄类产品的快速发展。

当然,行业发展到今天遇到很多瓶颈,产品同质化,服务空心化,客户感觉不到你的服务,销售人力增长到了峰值,因为我们有点政策的改变,不需要考证了,所以爆发式的增长。高投入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很明显的,做监管的时候,公司每隔一两年都要增一次资的。由于现在监管的转向,对强监管使得粗放的模式得到大大的限制。我们的基础储备不足,因为我们做了储蓄类的产品,本身保险保障的部分是远远不足的,回归本源压力很大。投资高收益的时代已经结束,拼收益基本上结束了。

怎么突破这些瓶颈呢?科技,科技是未来实现改革创新的主要引擎,它是生产要素的一部分。我们知道,人未来生命的周期里,科技的因素越来越多,比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家电,但作为寿险业是管理生命周期风险的,它必然要注入更多科技的生产要素。从大趋势上讲,应该是这样的。科技不仅提高服务的效率,更主要的是丰富风险管理的工具,能够承担以前的保险产品不能承担的风险,我觉得在科技浪潮下是可以实现的。

至于科技的应用,主要在几个方面:销售管理、运营管理、客户管理、风险管理。运用还是比较初级的,在销售端,保险代理人都是全副武装的。在运营管理上,公司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比保费的增加都快,因为现在转向更多保障类的产品,保障类的产品对后台的运营要求又特别高,核保、核赔要求特别高。

客户的管理,客户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成为趋势。风险管理,正因为有新的科技,对于人群的划分越来越科学,对于一些产品的设计,也能够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个性化。这是一个简单的行业的运用。这种运用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并没有改变我们行业本来管理的实质,只是在某个功能上运用科技。我们知道科技投入是很高的,特别是对一些小公司的投入来说,所以投入产出是不成比的。分工协作也是很不理想的,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并不协调。我们做了一个调研,高管对科技的运用和互联网行业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更多的还是辅助 的工具。

我有几点看法:第一,科技应该深入到公司长期战略中,并逐步实施。比如董事会,股东层面,要把它作为一个真正的战略。公司的长期战略应当体现和核心竞争力科技基因。管理层必须要有科技思维。新的科技浪潮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淘汰劣势公司。百年老店,百年行业,科技无疑是支撑下一个百年的主动力。在金融行业里,寿险行业是最复杂的,它对科技的需求也是最大的。

第二,科技对寿险业的改变将是根本实质性的改变。公司经营成本下降会有实质性改变,新科技的应用会带来的实质性改变,公司的运营效率大大提高,因为我们的产品很复杂,我们运用的系统也很复杂,新科技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效率。风险承接能力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我们这么多公司,大部分公司留存的保额只有50万,另外放到再保公司了,销售模式将从推销型向服务型转变,怎么转变?科技的工具有助于实现这种转变。公司管理层将会压缩到最小级。产品的定价也会越来越个性化。

第三,中国寿险业科技应用将会与欧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传统的管理销售方式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学习借鉴西方理论和经验带来的红利慢慢消失。跑马圈地式的发展已到尽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投资高收益难以继续。全球科技创新浪潮将会把全球寿险业拉到同一竟技场。该学的我们都学了,下一步就是和国外的行业竞争在一个平台上,因为科技的应用在国外寿险业也不是很普遍的,因为他们有老的系统,不可能丢掉老的系统,这一点是个机遇。所以,拥抱科技是新时代的唯一选择。

面临的挑战,特别对一些大公司,旧的基础设施怎么办?是重新来还是修修补补。过去积累的经验对未来的帮助越来越小。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过渡中将会有短暂的迷茫期,因为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相当留恋过去粗放的模式。行业两级分化可能更严重,也可能发生转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公司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当中,而中小公司没有那么多钱。但要想发生两极分化,科技也是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可能会走两个极端。信息安全和客户因素的问题更为突出。寿险公司是经营管理客户数据的,特别是关于人的各种数据的,它的安全性可能比任何行业都要要求高。

对未来的展望。第一,传统的寿险产品将会变得简单易懂。现在老百姓最头疼的是产品太复杂,没有一个人会从头到尾把买的保险看一遍的。在科技因素的支持下,产品会越来越简单易懂。

第二,公司将成为风险管理机制的供应商。现在保险公司各种管理的链条都是自己投入的,成本很高,未来的分工,特别是产业链的分工更精细,可能保险公司只是发挥它的核心的风险管理的一个供应商。

第三,销售队伍将会转身为服务队伍,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第四,健康险、养老险运营成本更低,客户获得感明显。在新科技到来的情况下,这两类也是未来行业的主要业务来源,将会有一个明显的突破。

总结。第一,40年改革开放造就了现在充满活力的寿险业,寿险业是改革开放政策受益最大的之一,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寿险业的今天,也不会有像中国平安这样的公司。我们保险行业500强,现在就有七家,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一个成果。

第二,寿险业远远高于GDP增速的高速增长驱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人力、资本的高投入,充分借鉴了发达国家经验,走完了西方上百年才走完的发展道路,但这些增长的动力不断衰减。

第三,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下,中国寿险业和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运用上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站在了行业转折发展的机遇期。

商敬国:我从一个精算师的角度谈这个问题,这种估值给保险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估值的核心是精算技术,是比较保守的,就是一个内涵价值+评估价值,对未来是偏保守乐观的,现在多了一个参数,就是科技,我觉得这个过于乐观了,这个参数有作用,但这个作用在短期内没那么大的效应。

科技参数长期的肯定会带来一些革命,它的长期的量变才会带来质变,是需要时间的。互联网有很多教训,像互联网泡沫,就是走的太快了,没有带来任何价值。

保险行业是一个挺传统的行业,纵观欧美发达国家,它是实实在在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不可能一夜成名,这个行业是没有一夜成名的。在金融危机面前,倒下的没有保险公司,AIG倒了,不是因为保险业务,而是因为它的衍生产品。保险行业不能脱离它的原本,它还是保险,所以我们还要看它最根本的原理。有科技因素,但不要过于高估,否则带来的伤害是很大的。

商敬国:客观去看,中介是中性的,只要能提高客户价值的,有和没有,看我们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这是主要的。但目前的阶段,直销的发展一直是起不来的,说去了中介说不定便宜了,不一定,要看我们发展的阶段。保险,特别是寿险,是服务人的整个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它是有温度的,不是说在网点买个东西,它在你的生老病死残当中给你提供服务的,所以它是需要有人提供服务的。在未来,这种渠道要转型为以服务为主导,这可能是一个趋势,更多给你提供未来你需要的服务,因为我们是交钱在先的,服务在后的,这些服务是需要有人去做的,更多的中介销售人员会变为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