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莫同:新三板从1家到1万家,中国资本市场在资金端仍需要进化

2018年12月09日 21:36  

本文1426字,约2分钟

芳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创新部总经理张莫同

“无论是新三板还是科创板的出现是中国在资本层面的一个进化,所以科创板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12月9日,芳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创新部总经理张莫同在由财经杂志、财经网、财经智库主办的2018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

在关于科创板的问题上,张莫同分享了三个观点:1、无论是新三板还是科创板的出现是中国在资本层面的一个进化;2、新三板从1家到1万家,这个现实还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资金端的不成熟,这个不成熟需要进化;3、从跨市场套利和金融投资的视角来讲,科创版将会创造另外一个商机。

以下为演讲实录:

科创板的推出各级地方政府都很关注,湖北科创板的奖金提高到了1800万,安徽省为登陆科创板的奖金是2000万,上周芳晟基金在西安讲IPO路径的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我个人是三个观点:

第一个,无论是新三板还是科创板的出现是中国在资本层面的一个进化。其实到现在为止注册制和围绕着注册制的一二级市场的动作安排在中国还没有,新三板走到了由于流动性等问题使得新三板的改革远低于市场预期下,所以我说科创板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

我们在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为什么今年港股今年会变化,纽交所今年也在变,也就是全球资本市场的监管政策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倒逼我们的资本市场的进步,这是我看的一个宏观问题。

第二个观点,新三板从1家到1万家,这个现实还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在资金端的不成熟,这个不成熟需要进化。在宏观经济三周期叠加的情况下这个进化来了,我愿意这样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所以今天会前说正面还是反面,首先这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必须走的一步棋。其实我们过去五年的PE市场和成长期的市场, GP FA化,因为我们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在国外是包卖股票的,像英博资本冯总他们这样的非常扎实做赋能的投资机构非常少,中国的PE机构不成熟到什么样的程度,只知道在中国赚IPO的钱,港股怎么回事不了解,美股怎么回事不了解,从中国的市场送到美股怎么回事不了解,这种情况下科创板出来对中国PE投资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和考验,你能不能拿到优质投资标底,这对于PE机构是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你有可能因为不专业连碰优质的项目的机会都没有。

第三个观点我们回顾一下在这十几年以来的创业板诞生了一批企业的同时,也造福了一批PE机构,三板也为一些PE机构创造了机会,我们从跨市场套利和金融投资的视角来讲,科创版将会创造另外一个商机。

不仅仅是跨市场套利的问题,还有新制度安排带来的基石投资,比如一级半的投资机会。现在包括我们自己所在的机构,我们是否有能力抓到这些小鸟,这个能力是我们的专业能力,也可能是我们对于这个项目在行业里面的捕捉能力。时间长了一点,我的观点就是这三个观点。

总体而言,科创板会对创投市场的正循环形成一个正面促进,这个我觉得从天使轮A轮、B轮能够在国内退出,对VC这个行当的资金绝对是个正循环,对于PE不是一件好事情,原来只是跨市场获利的情况下跟券商关系搞好,但是在科创板,你没有能力拿到优质资产的情况下,PE的生存空间会大大缩短。它会对于整个这个市场的服务生态会有影响,原来我在中科,中科干跨市场套利,现在发现这个做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于PE的专业性会提高要求,形成积数效应。

那最后一个我觉得未来会出现更多的好一点的金服类型的公司,围绕科创板的专业服务投资机构会有更好的表现。如果把新三板当做一个蝴蝶,蝴蝶的效应就是我更希望科创板是一条鲶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