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农业须走第三条道路?

张红宇/文 王延春/编辑  

2019年01月24日 12:34  

本文4718字,约7分钟

​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直接表现在耗费大量资源生产出来的一般产品难卖,效益下降,而消费者亟需的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不足

全球现代农业发展到今天,有两条道路,一条因人少地多,资源广褒,农业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大宗农产品全球竞争力;另一条因人多地少,资源稀缺,农业强调提高土地产出率,着眼农业多重功能释放。中国农业尽管人均资源不足,但地域广大,无论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抑或经营方式,贸易格局,政策组合各地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因此,多元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支撑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和第一工业品制造大国。201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18亿吨,人均占有量445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5公斤;肉类总产量8588万吨,人均占有量62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公斤;水产品总量6953万吨,人均占有量50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公斤。中国以占全球10%的耕地和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提供了占全球25%的粮食总量,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农业增长奇迹。

但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挑战性问题不少。在农业农村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背景下,如何是否应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纵观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国家的农业像中国农业一样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一要保证有饭吃。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全球解决饥饿问题最大的贡献。吃饭事关生存大计,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二要保证有活干中国即便是城镇化率达到70%,还将有数亿人口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农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至关重要,农业发展效率优先的前提仍是兼顾公平。三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农业而言就是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绿色化的产品供给,不仅包括粮油、果蔬、畜禽等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观光旅游休闲、生态环境、文化传承等非物质产品。农业必须由农林牧渔平面农业向山水林湖立体农业拓展,由有形有界的形态向无形无边的形态扩张,由生产型向生态型伸延,这决定了中国农业既有无限的发展要求,也意味着中国农业始终面临巨大的挑战。

从国内看,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一产业占比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17年的7.9%。劳动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比由1978年的70.5%下降到2017年的27%。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1∶7∶5调整为2017年的1∶4.5∶3.8;但相对于二三产业,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仍然偏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是第二产业的22%,第三产业的26%,农业发展仍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产业内外部环境也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方面,当前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直接表现在耗费大量资源生产出来的一般产品难卖,效益下降,而消费者亟需的优质绿色安全农产品供给不足,矛盾主要体现在供给侧。另一方面,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对耕地、水等农业资源形成竞争性挤占,农业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

从国际看,中国农业在全球竞争中仍居弱势。发达国家农业无不表现出强势产业特征。美国是世界第一农产品出口大国,2017年农产品出口140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近109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三高点。全球农产品出口中,39%的大豆、36%的玉米、32%的棉花由美国供给。荷兰1600万人口,一直保持全球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地位,2017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917亿欧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农业尽管产出了全球最多的粮食、肉类和水产品,是全球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最大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国之一,但在全球农业竞争中,中国农业大而不强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中国大宗农产品国内价格全面超过国际价格,农产品进口种类、数量持续增加,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达30%。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2014亿美元,但出口仅为755亿美元,进口为1259亿美元,逆差达504亿美元;大豆进口高达9552.6万吨。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农产品贸易额为241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77亿美元,逆差为164亿美元。

发展目标多元,发展任务艰巨,发展形势严峻,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内外都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思路和强化顶层设计。

中国选择现代农业的第三条道路

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农业必须立足中国供给解决中国需求,立足中国资源解决中国问题,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迄今为止,全球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展道路。这类国家耕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工业技术先进,凭借雄厚的工业基础,优先发展农业机械化,着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大豆、玉米、棉花等资源性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全球竞争力。另一条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发展道路。这类国家土地资源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密集投入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资源,力求克服土地资源瓶颈制约,侧重追求提高土地产出率,在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方面具有足够影响力。

相比之下,中国农业资源禀赋尽管从总体上看人多地少水缺,但地域广大,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征。由此决定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不能生搬硬套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发展模式,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以多元化为特征的发展道路。

一是资源禀赋多元。与美国的资源农业、日本的精细农业、以色列的旱作农业、荷兰的设施农业等特征鲜明的农业模式相比,中国农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多元化。东北地区人少地多,适合发展大规模粮食生产;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适合发展旱作农业生产;东部、中部地区农业资源多样,劳动力、技术资源具有优势,适合发展多样化农业和都市农业;西南地区地少水丰,丘陵、山区并存,适合发展特色农业。资源禀赋的多元决定了产业发展类型的多元,要立足于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农业生产条件,发挥不同区域农业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二是产业形态多元。从传统农业角度来看,中国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可以提供全球最多的农业产业类型和农产品种类,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农产品需求。从新产业新业态角度来看,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功能农业等各类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更加丰富了中国农业产业的类型类别。2017年,中国农业观光旅游收入已达到7400亿元。农产品电商领域2017年增加值达1.25万亿元,吸纳了3500多万劳动力就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重要产业。产业的多元孕育了中国农业深厚的潜在竞争力,而新产业新业态更进一步拓展了产业发展的边界,厚植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着眼于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这一核心目标,大力培育发展多元化产业,为农民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和增收空间。

三是经营主体多元。中国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业资源禀赋的不均衡配置,决定了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普通农户多达2.6亿。另一方面,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目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300万家,另有黑龙江农垦等国有性质经营主体,以及广泛存在于大城市郊区、东部地区的集体性质经营主体。这些主体所有制构成多元、组织形式多元、利益联系机制多元,不同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创造并扮演着不同角色,共同构建了多元化农业经营体系。主体多元表明在农业分工分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面有充分的资源配置潜力,各类专业人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要注意根据各地实际和不同农产品生产特点,发挥各类主体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激活农业发展所需各种资源要素。

四是贸易格局多元。当前,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力度。中国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如何巩固和提升国内供给能力、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长远谋划和统筹考虑。同时,中国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农产品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应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同时,推动中国农业资源、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要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多元化贸易格局,既要主动扩大紧缺农产品的进口,也要打开大门,加快推进全球农业一体化,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大国强势农业。

五是政策组合多元。中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加快调整优化完善,政策精准性、指向性不断增强,通过多元化政策组合,靶向定位,精准施策,持续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在补贴政策上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由支持产业发展向生态补偿拓展,由直接生产补贴逐步转向生态环境补贴。在金融政策上注重产品创新,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加快推进金融产品、机构、服务改革,满足多元化主体的金融需求。在保险政策上推进扩面、增品、提标,创设更多险种,覆盖更多农业产业、主体和品种,从保成本向保收益、保不完全成本到保完全成本转变,更好地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同时,鼓励各地创新农业政策工具,提升政策组合效应,强化政策对产业发展方向的引导。

推进多元化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全球范围内确立第三条道路范例,必须坚持三个基本方向。

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从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看,粮食是大国重器,中国人必须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无论现代农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农业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始终是保障粮食安全,重中之重是保障口粮、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口粮安全是吃饱的基本保障,生猪安全是为了解决吃好问题,这是关系国民营养健康水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不容有失。尽管近年来粮食连年丰产,从长远看中国粮食产需仍然是紧平衡,特别是当前经济贸易形势复杂多变,重农抓粮尤为重要,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从农业发展外部环境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要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当前,农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超过10%。第一产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速度虽然高于第二、第三产业,但现阶段劳动力就业结构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失衡,表明仍有减少务农劳动力、继续提升第一产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巨大空间。要继续推进分工分业,力争农业就业劳动力2025年降至20%,2035年降至10%。按照这个推进速度,当农业劳动力下降至5%时,农业面临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这也与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节点相吻合。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绝对不能因为任何外部环境变化,阻碍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三是持续扩大开放。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构建高水平开放型农业经济结构,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农业分工,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全球农业南南合作,培育一批国际化大企业和大粮商,将中国农业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世界其他国家,形成全球农业发展共同体。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原司长;编辑王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