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支付:中国人来了

西蒙·朗(Simon Long)/文  

2019年01月30日 19:02  

本文1378字,约2分钟

他们是那些手持二维码的人。

文 | 西蒙·朗(Simon Long)《经济学人》国际编辑

在一些封闭的地方,圆形金属片和长方形纸张(显然就是我们所知的“现金”)仍是主要支付手段。引人注意的是,还有一些人会在小纸条上填写数字,签名并标注日期,然后邮寄出去(“支票”)。但另外三种支付方式正在普及开来,包括网络转账,有签名和授权数字串的塑料卡片(“芯片和密码”)或卖家终端上的“无接触”式刷卡以及手机。2019年,这三种方式中的最后一个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中国式支付将一往无前地在全世界扩散开来。

中国的两个支付系统已经扩张到了国外。一是支付宝,它基于智能手机,旨在配合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在线平台淘宝网。现在支付宝已纳入蚂蚁金服旗下,后者也是阿里巴巴的子公司(按2018年融资额计算,蚂蚁金服的市值约为1500亿美元,已经超过高盛)。支付宝约有8.70亿用户。它的对手是中国社交媒体巨擘腾讯的产品微信支付。大多数中国人都同时使用这两种工具。

它们都把业务延伸到了海外。按每人一个账户计算,支付宝有三分之一用户来自海外。2018年夏天,支付宝处理的国外交易数量是上年同期的2.6倍。和微信支付一样,支付宝迈出国门是为了追逐不断增多的中国出境游客。40多个国家的奥特莱斯都接受支付宝。除了自营,支付宝还参股了亚洲各地的支付公司,包括印度的“Paytm”、巴基斯坦的“ePaisa”和印尼的“Dana”。微信支付也进入了东南亚地区。

这两种支付系统在中国随处可见,就连乞讨者也在用。它们都基于二维码,这种方形黑白点阵最初是由日本汽车厂商在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它们将夺走其他支付系统的市场份额,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市场的规模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另一个是它们便于使用,而且成本低,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

要想知道它们怎么站稳脚跟,想想芬兰就行了。芬兰支付公司“ePassi”的前身是一家软件企业,它在2007年迫于员工压力而转型,目的是向员工发放免税福利,比如健身房会员和按摩(芬兰真是个好地方)。出于技术企业的自尊,这家公司不愿意在这方面使用纸质代金券,所以设计出了一种虚拟替代品,最初采用短信形式,后来演变成一款智能手机app,允许用户在列表或地图中选择收款人。

接下来这家公司和支付宝联手了,因为它很想为每年来拜访圣诞老人故乡并游览其他景点的30-40万中国游客提供服务。它意识到自己的产品也可以用二维码。ePassi的亚历山大·尹说他出门时会带一套打印出来的二维码和两部智能手机。他接触到的商家起初会犹豫不决,但很快就能看到这个系统的吸引力。2018年,ePassi宣布和北欧最大银行北欧联合银行结为合作伙伴,以便更广泛地提供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服务。

有些人可能抗拒二维码革命。中国却以它为目标,并由中国银联负责实施,这是一家在中国银行卡市场处于主导位置的国有企业。170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万家商户和200万台ATM机都接受银联卡。现在银联正打算在海外大展拳脚。

(本文将刊于2019年2月18日出版的《财经》特刊:《经济学人》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