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相比传统全球化的规则优先,“一带一路”推崇发展优先

2019年03月23日 13:31  

本文3462字,约5分钟

“传统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呈现出很强烈的规则优先的显著特点。但“一带一路”和规则优先不同,是发展优先。”3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以“坚持扩大开放 促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上如此表示。

李扬介绍,贸易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是去全球化最简单的途径。传统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呈现出很强烈的规则优先特点。但问题是,如果在强调规则的时候,不注意这些规则在其他国家可否落户,在其他国家实施之后,会不会给这些国家带来好处。这样一个规则优先是有缺陷的,现在大家挑战的是这种意义的规则优先。

李扬认为,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大旗帜下,对全球化强调了三点:第一,全球化是有成本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过去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美国承担,现在不愿意承担了,需要欧盟,需要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也来承担。第二,过去的全球化是多边协议,现在凡是多边都废除,重新谈。在这个过程中美国是占优的。第三,在一些产生比较大作用的国际框架下。比如WTO要进行全面改革。

关于“一带一路”,李扬表示,我们不是要有一大堆的产能过剩向要走,而是要推进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方略。首先,“一带一路”串联的是穷国,过去的全球化下,这些穷国是被边缘化的,并没有在全球化的体系中,或者说进入了全球化的体系,但是并没有享受到成果。“一带一路”要让它们进入全球体系,享受全球化的好处,真正的让各个国家都进入全球化的浪潮。

第二,和规则优先不同,我们是发展优先。“一带一路”致力于推进参与国家的产能合作。因此,推进各国实现工业化,满足最广大劳动大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帮助国内解决贫困问题。

第三,“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如果说传统的全球化追求是趋同,脑子里想大家都变成一样,都变成美国。那么“一带一路”说的不是这样,承认差别,承认多元,我们要做的是共建、共商、共享。

李扬认为,具体实施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比如与现在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问题,包括和WTO,和发达国家的全球化对接。要利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还需要在“一带一路”的参与下,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跨国机制协调,规避搭便车的行为,规避道德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李扬

以下为发言实录:

李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讨论世界经济的危机问题,有一个话题是绕不开的,就是全球化前景了。今天我结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观察。

首先我们知道去全球化是确认无疑的事实,这个图明显显示出这一点。典型事实是说贸易增长低于GDP增长,有几组数据证明。到2005年的时候,贸易增长6.6,GDP是3.5。2008年的时候,贸易增长3.4,GDP是2.4。2011年基本保持在同样的水平。2013年到2016年,全球贸易增长低于全球GDP的增长水平。去全球化所有值得担忧有很多的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说贸易增长速度放慢的话,资本品的增长会更慢。而贸易增长率下降会导致贸易形成量下降,拖累经济增长。所以这个图非常清楚显示出这样一个贸易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的恶果,这就是去全球化最简单的途径。

是不是要去全球化?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之后,准确说不是要去全球化,而是传统意义的全球化已经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在世界上各国正在通过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再平衡来积极探讨全球化的新理念,新的范式和新的路径。也就是不能简单认为是去全球化,首先是说过去的全球化有问题了,我们现在需要探讨一个新的全球化路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传统全球化是什么意思,本质是什么?其实本质就是发达经济体将国内体制、机制、规则、最佳实践意识形态甚至文化的全球化。而且,把这样一些东西强行推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以,传统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呈现出很强烈的规则优先的显著特点。那么依据规则来进行全球化,这应当说没有什么错误。但问题是,如果在强调规则的时候,不注意这些规则在其他国家可否落户,如果不注意这些规则在其他国家实施之后,会不会给这些国家带来好处。这样一个规则优先是有缺陷的,现在大家挑战的是这种意义的规则优先。

我们说去全球化,大家都说美国是始作俑者,是急先锋。我们看奥巴马政府一系列的表态确实是去全球化的,但是基本的趋向是另辟蹊径,重塑全球化的格局。从而,在这样一个新格局中,重振美国的领导地位,无论是TPP,还是TTIP都是这样的努力,这个大家都有多很的研究。其实特朗普政府依然继承这样一种全球化的思路。他说的是美国优先,我们注意分析,在这样一个大旗帜下,他关于全球化强调了三点:

第一,全球化是有成本的,需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过去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成本美国承担,现在不愿意承担了,需要伙伴欧盟承担,需要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也来承担全球化的成本,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

第二,过去的全球化是多边协议,现在他说双边。凡是多边都废除,重新谈,哪怕内容和多边的内容是一样的,也要一对一重新谈。在这个谈的过程中美国是占优的。

第三,有一些产生比较大作用的国际框架下。比如说推动WTO的全面改革,在阿根廷会议上已经有了这样一些很明确的表示。

这样一些全球化的结果已经看到了,全世界分成三六九等,分为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分为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分为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地位不一样,发达国家基于高端,在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上处在有利的位置上,其他国家的位置相对不那么有利。所以我们很清楚感受到很强烈的殖民主义的色彩。

我们转到中国,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中国的“一带一路”不是要有一大堆的产能过剩向要走,而是要推进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方略。首先我们看到“一带一路”要做的事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看到“一带一路”串联的是穷国,过去的全球化下,这些穷国是被边缘化的,并没有在全球化的体系中,或者说进入了全球化的体系,但是并没有享受到全球化的体系,“一带一路”要让它们进入全球体系,享受全球化的好处,真正的各个国家都会进入全球化的浪潮。

第二,和规则优先不同,发展优先。那么“一带一路”致力于推进参与国家的产能合作。因此,推进各国实现工业化,满足最广大劳动大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帮助国内解决贫困问题,这是“一带一路”的几点和规则不太一样。这个过程中,中国有很多的成功做法,比如说金融方面的做法,小企业的做法,一些特区的做法,都是能够直接借鉴的。

第三,“一带一路”是合作共赢。如果说传统的全球化追求是趋同,脑子里想大家都变成一样,都变成美国。那么“一带一路”说的不是这样,承认差别,承认多元,我们要做的是共建、共商、共享。我们各国因地制宜,寻求符合自己的发展方法。致力于整个的发展战略和本国的发展战略对接,以求合作共赢。应当说“一带一路”提出几年到现在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可以说主要任务是机制化。让“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机制。

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内容。比如说,进一步深化合作。比如说要与现在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对接的问题,包括和WTO,和发达国家的全球化对接。第三,利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机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第四,在“一带一路”的参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跨国机制的协调。在“一带一路”的参与下,我们要规避搭便车的行为,规避道德风险。

当然,我们在“一带一路”的这样一个倡议下,推动贸易合投资便利化。另外建立可持续性的投资融资机制,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目前,这就是在全球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些新情况,我们相信“一带一路”会成为解救危机的一个有效方法,它会和整个世界相协调,让世界渡过危机。谢谢各位。

(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