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能源周:能源地缘政治重回关注焦点

陆如泉/文 余乐/编辑  

2019年04月03日 19:01  

本文6696字,约10分钟

“油味不足”、“气味不投”、“泛政治化”,国际大石油公司和重点资源国能源高官的普遍缺席成为本届能源周的“弱点”,剑桥能源周成了“剑桥技术周”“剑桥政治周”。

2019年第38届剑桥能源周(CERAWEEK)于3月11日至15日在美国休斯顿召开。本届能源周的主题是“新的竞争世界:重塑能源未来”(New World of Rivalries: Reshaping the Energy Future)。共有来自75个国家、超过50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届能源周有哪些特色?2019年全球能源市场的动向如何?可以用以下六点来概括。

一、能源地缘政治重新回归,成为本届能源周的“焦点”,美国国务卿和能源部长接连到会并做主旨演讲,对委内瑞拉制裁和对伊朗制裁备受关注

与往届开幕式主题不同的是,本届能源周一开始就专场讨论了能源地缘政治的话题。来自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美国著名战略智库)、乔治城大学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中心、英国军情六处的专家和前官员,围绕中俄联合、俄罗斯在叙利亚及中东形势、伊朗和朝鲜问题等进行了对话。

关于中美贸易纷争,有专家认为其对“世界贸易、经济哲学和国际秩序等均有深远的影响”。关于当前中美可能达成的重要协议,该专家说:“我认为这不是和平条约,而是停火协议。”(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存在不确定性。)

关于美俄在中东的对峙,有专家认为是前任奥巴马总统的“分心”和“软弱”造成了美国如今在中东的被动,而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略机会主义”政策获得巨大成功,这使得其在叙利亚问题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关于伊朗问题,其中有专家认为,美国在伊朗的政策表明特朗普决心实施任何与奥巴马总统所做的相反的策略,即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并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但他同时指出,伊朗目前的应对策略是“拖延”、“坚持”,短期推翻伊朗现政权的可能性“绝对是零”,但由于伊朗领导层正在衰老(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已近80岁),伊朗有自己的挑战,这可能导致未来几年出现继任危机。

此外,能源周第二天下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现身并做主旨演讲,并与主持人丹尼尔·耶金博士对话。蓬佩奥演讲的核心是,美国要利用其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地位的提升,来为其外交政策服务。蓬佩奥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页岩革命成功的历程,并对其大加赞赏,指出其大大改善了美国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我们输出油气的背后是输出美国的商业价值观。”蓬佩奥如此强调。

蓬佩奥进一步指出,美国要通过油气出口,推动对能源安全关注的进口国成为美国的伙伴,为美国外交政策服务。他强调,美国石油公司的全球投资、与进口国结成伙伴、把不守规矩的“坏家伙”赶出去是实现美国战略目标的三种途径。蓬佩奥还称一些国家正在寻求“政治交易”而不是商业协议。他举例说俄罗斯以管道天然气为工具输出政治影响力。“我们不希望我们欧洲的盟友对俄罗斯天然气产生依赖。”他说。

蓬佩奥演讲的同一天下午,能源周还就委内瑞拉问题进行了专场讨论。看得出,此次能源周关于石油政治、地缘政治、大国博弈的内容较以往几届有大幅度增加。也意味着,继2014年乌克兰危机和美俄交恶事件成为当年剑桥能源周关注热点后,能源地缘政治再次成为会议代表和嘉宾讨论的中心话题。

剑桥能源周:能源地缘政治重回关注焦点

(运输美国页岩气的货船抵达苏格兰。图/视觉中国)

二、技术创新继续成为本届能源周的“重点”,欧洲公司(如ABB和西门子)和美国公司(微软和亚马逊)等高端制造和高科技企业在会上展示了影响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各类新技术

与上届类似,本届能源周对当前影响和改变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举办了数场有关技术创新的分论坛,专门在会议酒店三楼设立了供会议代表们体验的“创新集市”(Agora),并邀请代表技术和创新前沿的高科技及互联网企业领导人进行“现身说法”。本届能源周对影响当前行业变革的新兴科技,从数字化到人工智能(AI),从无人驾驶到存储及移动互联技术等,进行了大规模展示。

在“数字化转型创造价值”和“油气业务从数字化转型中实现价值”两个分论坛上,来自沙特阿美、壳牌、雪佛龙3个石油公司以及包括亚马逊油气事业部等7个美国科技公司的专家,针对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价值,进行了对话和讨论。

包括壳牌、雪佛龙、沙特阿美等国际石油公司和国家石油公司都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意义,普遍开始行动,并已经在影响各国政府和机构制定法律,出台管理办法。壳牌公司的代表认为,数字化转型的方法并不唯一,不应该有路径依赖。让听众意想不到的是,沙特阿美作为大家潜意识中的相对封闭的公司,提出了技术成果在企业界共享,以推动短期技术突破,形成数据共享的生态圈。

另外,专家们普遍认为,数字化(Digitalization)技术本身存在已久,并不新鲜,关键是“数字化+”,即数字化如何与人工智能、低碳储能技术等结合,形成低成本、高价值的供应链,这才是关键。

三、天然气及LNG业务继续成为本届能源周讨论的“热点”,中国天然气及LNG未来需求潜力受到会议代表们的热议,东地中海海域的天然气大发现引发关注

本届能源周上,美国、中国、俄罗斯、东南亚和东亚以及东地中海等地区的天然气和LNG的供给、需求、交易和运输等诸多问题成为会议热议的话题。

在一场“全球天然气创新者”的特别对话上,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美国Tellurian公司这两家知名天然气生产商和油服供应商GE贝克休斯的高管就天然气市场和本公司的战略表达了看法。

Tellurian公司CEO认为,作为美国海湾地区的天然气及LNG运营商,公司具有较大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可以在没有目的地限制的情况下全球运输”,“我们可以从几个盆地获得低至1美元/MMBtu的井口天然气”,“我们有成本优势。如果你能在这个市场中取得成本领先,我们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他还表示,提供没有目的地限制的液化天然气对于亚洲供应战略非常重要,因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JKM)地区正在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可行的现货市场。“JKM越来越具备成为液化天然气基准的条件,如果今天的趋势持续下去,它将在未来五年得到广泛认可。”

诺瓦泰克公司CFO表示,截至目前,诺瓦泰克公司已拥有大约12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2018年全面开展商业运营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和新规划的北极-2项目也可以轻松进入亚洲,这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液化天然气市场。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的运输可以在三天内到达日本和韩国,可以在六天内到达中国。”虽然亚马尔LNG的交付速度相对美国海湾供应商具有竞争优势,但他表示,美国和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并不是竞争对手,至少目前还没有。

在另一场“东地中海天然气复兴”的专题论坛上,来自埃及、塞浦路斯、希腊和以色列的能源部长围绕东地中海地区的天然气发现与合作开发进行了讨论。

埃及能矿部长表示,经过40年(自1979年)的努力,埃及在东地中海海域终于取得了“世界级的天然气大发现”。“我们举办了东地中海天然气论坛,加强与邻国在合作开发上的协调,我们制定专门的战略和政策。”他说。

以色列能源部长表示,以色列东地中海海域已探明的天然气可采储量已达到2万亿立方英尺。“预计在我们的专属经济区还会有新的巨量天然气发现。”他认为。

此外,希腊和塞浦路斯的石油部长也表示了类似的看法和合作利用这一地区天然气的意愿。塞浦路斯能源、商业和工业部长表示,在塞浦路斯海域已探明了大约2.1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

四、气候变化挑战下的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成为本届能源周的“难点”,会议对碳捕捉技术(CCUS)、氢能、电动汽车等进行了重点讨论

与以往几届能源周相似的是,气候变化是经常挂在与会发言专家和公司高管嘴边的关键词。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在气候变化、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能源技术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能源转型势不可挡。尽管传统油气和煤炭在未来几十年可能依然是主力,但能源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能源企业及所在国政府所必须坚持的“正确的事情”。

在一场专题讨论中,发言嘉宾还对能源转变(Energy Transition)和能源转型(Energy Transformation)做了区分。能源转变是指能源品种的更新换代,比如从薪柴到煤炭、到油气,再到可再生能源。而能源转型系指是从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的形态向电力这一“二次能源”形态转变。

本届能源周还专门对碳捕捉技术(CCUS)、氢能、电动汽车等进行了重点讨论,而且每个议题讨论的场数不止一次。

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BP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德利表示,即使没有碳税的驱动,油气行业也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在谈到“石油和天然气气候倡议”(OGCI)时,他称,BP是创始成员,他是现任主席。戴德利强调,OGCI的13家创始公司2018年的油气产量当量约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产量的30%,这些公司已承诺将其集体“甲烷强度”从2017年的0.32%降至2025年的0.25%以下,并将进一步降至0.20%。

氢能(Hydrogen)首次成为能源周讨论的重点,安排了数场专题会议。在一场“氢能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论坛上,与会嘉宾重点讨论了氢能在英国、美国加州和日本使用的情况。总体认为,在过去几十年,氢能及氢能技术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发展非常缓慢,“氢能在未来低碳能源网络中,是一种可以规模化的储能用能方案”。

氢能能否规模化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在上游有无低成本的制氢原料,包括城市煤气、催化重整后的液化石油气等,都是制氢的原料;二是在中游能否形成大规模的氢气供应链,比如日本,计划在2020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氢能供应链(supply chain);三是在下游能否形成大量使用(从运输业到发电到工业)氢能的需求。

电动汽车(Electronic Vehicles,EV)持续成为近三年能源周热议的话题。本届能源周上,专家们对中国、欧洲和美国三大地区EV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讨论。

在与中国石油侯启军副总经理对话的环节,耶金博士特别问到目前EV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以及对传统燃油汽车的替代问题。侯总回应,经过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传统燃油汽车的产量、销量在2018年首次出现“双降”,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年销量超过120万辆,保有量超过300万辆,替代油品440万吨。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但考虑到燃油车基数庞大,预计新能源汽车在2030年前仍无法对燃油车形成大规模替代。除了电动汽车,与会代表们还讨论了电动车充电、无人驾驶技术(Driverless Technology)等问题。

五、政府政策如何与能源产业互动,传统石油城市如何转型和创新,美国能源部长再次到会并做主旨演讲,全球7个著名石油城市的市长与会,成为本届能源周一大“亮点”

美国能源部长里克·佩里做了关于“美国能源新时代”(New American Energy Era)的演讲。佩里表示,美国的能源独立不再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是已成为现实。从传统化石燃料到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美国拥有大量广泛的能源资源,引发了佩里所谓的“美国能源新时代”畅想。

他表示,美国需要重申创新是其伟大的进步引擎。由于创新,美国将从2020年开始成为能源净出口国,并预计在未来30年内仍将成为能源的净出口国。“我们生产的能源种类更多,更经济、更干净、更有效”,“特朗普总统的能源战略正在加速我们的进步”。他说,其他国家可以从美国的创新和能源独立中受益,可以帮助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佩里进一步表示,持续创新是美国减少能源排放的关键,“最近几年排放量减少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关于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他说,“如果我们要认真对待气候变化,我们就必须切合实际地使用我们的核能,并以综合的方式使用我们的可再生能源。”最后,佩里说,美国能源独立的最大障碍是如何将能源产品高效推向市场。言下之意,美国国内油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进度滞后,特别是油气出口及终端设施的问题,是未来一个时期影响美国实现其油气能力的重要障碍。

本届能源周还邀请了一些著名石油城市的市长们坐在一起,探讨传统石油城市的转型和能源利用问题。作为各自城市的掌门人,各位市长都认为他们需要勇敢,展望未来,继续为明天和下一代建设和发展自己的城市。

虽然每个市长都给出了一个特定的重点领域,他们说这些领域是他们城市最需要的,但他们也强调,如何调动民众积极性和如何管理和激励创新,是城市发展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他们进一步认为,这里所说的创新包括多方面,除了技术,还有多元化城市交通体系、经济发展和多样化、环境稳定、可再生能源、能源改革、电动汽车或氢能车辆,以及教育等。

六、“油味不足”、“气味不投”、“泛政治化”,国际大石油公司和重点资源国能源高官的普遍缺席成为本届能源周的“弱点”,剑桥能源周成了“剑桥技术周”“剑桥政治周”

诚然,本届能源周的内容丰富。作为主办方,IHSMarkit公司将本届能源周成功打造成了一个技术创新、能源转型的盛会。但是,在往届一直是传统热点话题的石油市场供需、低成本发展、勘探和深水开发、石油市场等重要议题在本届能源周则被一带而过。这让很多参会人员深感意外。

一是没想到传统石油天然气业务在本届能源周上被如此淡化。往届能源周,涉及传统石油天然气业务的主题论坛和演讲是会议的重点,至少占据半壁江山。虽说能源转型势不可挡,但今年能源周对传统油气、特别是石油上游领域的“忽略”着实让人吃惊。几乎看不到对上游勘探开发市场、石油公司战略、风险勘探和深水业务的专题讨论。

二是没想到对石油市场供需和价格、成本分析研判的内容如此缺乏。同样,往届能源周,对成本分析和价格研判也是会议的重头戏,但本届会议,如果我没记错,对成本和价格的专题分析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三是没想到出席大会的国际石油巨头掌门人和重点资源国能源部长数量如此之少。往届,五大石油巨头中,参会的掌门人至少有3-4位,记得2014届能源周,五巨头的一号人物悉数到会,那真是“思想的盛宴”。但出席本届能源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掌门人仅有BP和雪佛龙公司的CEO。同样,往届能源周上,到会的资源国高官,特别是中东、非洲、拉美的石油部长数量至少在两位数以上,而今年,非洲国家的能源部长也就是马里和南苏丹的到会;中东产油国的能源部长仅有阿联酋的到会。当然,也有一些非传统资源国的能源高官积极参与本届能源周,比如,东地中海周边的埃及、以色列、塞浦路斯和希腊能源部长今年悉数到会。

四是没想到本届能源周的政治议题如此之多,会议“泛政治化”倾向严重。本届能源周一开场就是大国博弈和能源地缘政治的话题,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的演讲和“委内瑞拉专场”让会议的政治氛围达到顶点。剑桥能源周这样相对商业化、公开、独立且相对友好的平台上出现这样大的转折,让人有点意外。

我们不禁要问,失去了油气本色、且变得“讲政治”的能源周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剑桥能源周吗?

(作者为国际能源战略学者;编辑:余乐)

(本文首刊于2019年4月1日出版的《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