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网红院长”单霁翔的底气和勇气

臧博/文  

2019年04月08日 21:09  

本文3408字,约5分钟

在当下的时代,传统文化的危机同样也没有真正解除,我们的文化遗产、文物制度、国粹国术,到底要何以自处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文化命题,单霁翔通过其在故宫点点滴滴做出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径。

康熙爷在“卖萌”、李清照则俏比“剪刀手”……这些年来故宫在其微信公众号、微博、“故宫淘宝”店,以各种令人忍俊不禁却心领神会的方式卖萌,日渐让故宫这个浸含着国人多重复杂情感的严肃所在,显出无穷活力。

早些年,故宫一贯给人以清冷、高邈的印象。而今却频繁登上新闻媒体头条,引发全社会(尤其令人意外地,引来许多青年们追捧)关注。从各种故宫文创产品热销,到元宵灯会一票难求,故宫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亲切。带来这诸般转变的关键人物便是刚刚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先生。

单霁翔生于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据故宫博物院网站介绍,单霁翔在清华大学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3月,获美国规划协会“规划事业杰出人物奖”;2014年9月,获国际文物修护学会“福布斯奖”。

坊间对单霁翔及其治下故宫的评价多为正面,不乏溢美之词。在种种评论中,“网红”二字很常见。事实上,单霁翔及其团队对网络的了解与利用可谓精湛。

有枝可依

2012年上任前,故宫深陷舆论风波,前后经历“失窃门”“错字门”“哥窑门”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公众形象跌入谷底。单霁翔到任后面临的首要课题是重塑故宫形象,保护好故宫有形与无形的宝贵文化遗产。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工作从细节开始,一些久为人们诟病的“小问题”,却长久未受重视,直到他执掌故宫:增加女士洗手间的数量;用LED冷光源作为照明器具;营造更为明显、精细的标识牌体系;为保护文物而控制人流,行“削峰填谷”之举;2017年10月黄金周期间还开始了全面网络购票;开展清理垃圾专项斗争,要求开放区地面不允许有一块垃圾,有垃圾落地两分钟内必须清除;大力除草,要求墙头、瓦面不能长一根草——屋顶长草挤拱瓦面,会导致房顶漏水,腐蚀建筑物的木结构。

单霁翔上任时,故宫顶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的称号,却只有一小半区域对公众开放。2012年1月,他亲自带着秘书走遍了9000多个房间,自称为600年来第一个走遍故宫所有房间的人。因为普通游客没有条件,也不具备这样的动力,而古代哪怕是皇帝虽能四处走动,但至少出于皇家体面及礼制限制,也不可能去太监的住地查看。单霁翔的游览则巨细无遗。此后审慎规划,逐步推进,推动故宫内部向游客开放的面积不断拓增,从最初的不及一半,到现在已超过八成。

单霁翔制定制度,禁止车辆从午门的门洞驶入,并将其改为步行通道向游客开放,这就节省了大量排队进入的时间。这项制度不仅适用于国内普通游客,一些外国贵宾与政要,也需遵守,尽量请其从门洞步行进入。晚清开关之前,曾有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团来访中国的旧事,那时西人为了进入皇宫、觐见皇帝,不知费了多少力气,受到多少“屈辱”,如今这般信步走过去,观看错落有致的古建,再遥想这段中西交流的历史,想来能平添不少思绪。事实上,这一规定倒是令外国政要很欣赏并认真遵行,因为他们从午门步行进入的全过程,更能生动感受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所共同展现出的中华文化底蕴。在单霁翔看来,这类规定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所有游客一视同仁,更是守护中国文化尊严的象征。

单霁翔眼中的故宫不能只有死气沉沉的建筑和文物,而应当处处透露出活力与生命力。所以故宫花费三年时间恢复生态,让这里的一禽一鸟都有枝可依;种植花卉果木,四季都有应景可观之草木;移除缺乏时空代入感的水泥地砖、沥青路面,更换为石材与青砖,走在这里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历史感。

完成这些工作花费不少,也给了单霁翔和他的团队底气,敢放言:“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有机更新”

转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之前,单霁翔曾长期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

纵观单霁翔的职业生涯与公开言论,他无疑是一位深深眷恋着传统文化的官员和文化人。但他并没有沉浸于旧物故纸,而是既牵拉着传统,又注目着当下,做着将传统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笃实工作。

早在2010年,单霁翔便曾公开阐述自己对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中国已进入特殊的历史阶段,城市化加速和大规模城乡建设相互叠加,使得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最艰苦、最严峻、最紧迫的历史阶段。

到底要怎样保护文化遗产呢?单霁翔在故宫推动的一系列改革工作,并不仅仅是些因时制宜、“取便发挥”的举措,而是自有其章法。对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问题,单霁翔的论述与观点散见于媒体文章之中,但简略归纳、取其大端,则可以“有机更新”四字概括之。

单霁翔在国家文物局局长任上之时,已经展露其对待传统文化、文物的独特关切。前些年流行“旧城改造”之说,单霁翔在公开场合多次尖锐批评,直指此论为“没有文化”。他认为,所谓旧城改造,是把积淀了千百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定位于改造的对象,而没有强调对它实施保护、需要有机更新的一面。“有机更新”便是他一以贯之的思考,也成为他执掌故宫之后所付诸切实行动的原则与指针。

揆诸过往七年人们所见所闻,则他所说的“有机更新”,并不仅局限于尽最大力量保留故宫的旧日样貌。除了青砖红瓦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更潜在暗含着合乎时代吁求的“有机”诉求,即故宫不应是一个冰冷的建筑群,不应只是文物的聚落,而应融入当下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夺取网络年代人们的注意力;故宫不仅要成为京城一景,更要成为整个京城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名片。单霁翔在故宫的七年,事实上就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焕发青春活力的故宫。

都说单霁翔是“网红院长”,这不光是就其个人言行而言。他大力推动了故宫的数字化工作,其麾下团队先后推出《皇帝的一天》《紫禁城祥瑞》《每日故宫》等APP,都曾成为热门话题。一些展厅和展品无法展出,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故宫借助360度虚拟全景技术,让一些延续数百年的禁区也能让游客一睹为快。在单霁翔治理下,紫禁城越来越接地气,越来越受年轻人青睐。

伴随智能手机普及,无线碎片化阅读成为今人的日常阅读重要方式。这些故宫APP,通过大量零碎的、细化处理的图片、清晰简洁的文字注释,让受众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接触故宫文物;通过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引导他们了解文化遗产。仅此一端,已是不小的功劳。

故宫还推出了大批文化创意产品,并采取“微博+淘宝”的营销方式,创造出傲人的经济收益,早在2017年便已录得年销售额超15亿的良好答卷。与此同时,故宫文化符号也早已广为流播,乃至达与街肆。

单霁翔曾对故宫文创产品的思路做过总结:充分斟酌大众的时间碎片化之大背景,挖掘故宫藏品的特征与信息,将其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结合,再结合时下炙手可热的展品,推出相应的文创产品。故宫文创产品由各个不同专类的团队推出,每个月有近百种产品试水,的确表现出潜力的加大营销力度,不温不火的则毫不犹豫淘汰。

故宫的文创产品如此成功,有人将这套制作、营销方式誉为“故宫模式”——故宫IP开发与电子商务的有机融合。这套模式虽然谈不上多么创新,也不可复制,但确有其特色:故宫文创产品以故宫藏品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作为符号,弱化商业气息,结合时间、注意力碎片化时代受众的消费习惯,成功融入现代生活。

今年正值五四百年,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精英知识分子群落里多被批判,被指为阻碍中国走向进步,走向文明的重大阻力。五四新文化种下的“毒”至今没有彻底解去,而在当下的时代,传统文化的危机同样也没有真正解除,我们的文化遗产、文物制度、国粹国术,到底要何以自处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文化命题,单霁翔通过其在故宫点点滴滴做出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