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计划经济吗?

《财经》记者 李皙寅/文 施智梁/编辑  

2019年04月11日 19:56  

本文2185字,约3分钟

当技术变革的成本畸高且具有外部性的时候,政府给予补贴支持无可厚非,全世界皆是如此

伴随中央财政所给的直接补贴减少,有观点认为昔日的直接补贴是计划经济的遗存,并高呼这是市场经济的胜利。

伴随对外开放的扩大,市场准入的放开,市场经济更为深入人心;但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计划经济吗?不一定。

当新技术具有正外部性,补贴孵化无可厚非。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诞生本就是大国体制下的产物,新能源汽车工业不仅是工业王冠上的明珠,更是包括能源架构内在一揽子国家经济转型的牛鼻子。

电能,是汽车最好的能源驱动方式。这一论断几十年来都被写在教科书中,但实现很难。

早在几十年前,包括德、美、日等国的汽车巨头就研究过新能源前瞻技术。他们认为,新能源的普世化路径就是油电混动过渡到燃料电池。前者,由实现关键技术垄断的日系车包打天下,后者则由于成本高、基建投入过大,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纠结。

回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属必要。

其一,中国汽车工业历史短、底子薄弱,在传统内燃机上的技术积累弱势,很难通过后发优势给予弥补。其二,面临数以亿计嗷嗷待哺有意购车的国民,以及背后庞大的产业链所带来的就业及价值优势,布局新能源汽车就是“换道超车”的一步险棋。其三,从能源结构看,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有碍国家能源安全。

盘了一下自己的家底,中国最终选择了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动力,给新能源汽车指了两条明路。随后,国家从将新能源汽车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集中科研力量攻坚克难,给予生产企业补贴等一揽子手法。

选择不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曾对笔者表示,当时中国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相对落后,但在储能电池上有优势。回望过去冒了不小风险,现在来看,我们押对宝了。

奇兵破局成功。

如今,中国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最大的消费市场。昔日被打入冷宫的纯电动汽车成功复活,越跑越多。这也引诱着无数外资车企开始转头加入纯电动汽车生产。像宝马甚至在开始中国建厂,专项打造ix3车型向全球出口。

同时,中国逐步在构建自己整套的产业链体系。仅在动力电池领域,就先后诞生了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进入全球市场争夺份额。

放宽视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给予包括直接财政补贴等一揽子政策实属寻常。

据悉,美国在2008年就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随后在经济刺激计划中,投资了140亿美元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运营设施,还包括政府采购和消费者购车补贴。

稍早前,德国财政部长奥拉夫肖尔茨(Olaf Scholz)还曾对媒体表示,他希望德国能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延长十年。现有的补贴政策将于2021年到期。

在全球技术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出于扩大国内就业、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考量,各国政府都更加实用主义,愿意为新技术买单。

财政补贴扶持了自家技术,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了自己的手牌,在牌桌上底气更足。有时候,基于牌面优势,还能倒逼对手主动释放利好。

近日,丰田打开自家金库,开放两万余份混合动力汽车专利,无偿给其他车企使用。

这引发了业内不小的震动,丰田混动汽车全球累计销量逾1300万辆,其技术先进水平已经能够促使混动车型售价几近持平于燃油车,且能够实现更低油耗,降低使用成本并让车企适应环保政策的日益高压。

虽然官宣是为了帮助同行对抗全球变暖,但丰田并非活雷锋,改革的动力往往源自外部压力。

事实上,回望过去几十年,包括丰田在内的日本车企,大多以混动和氢燃料电池为核心,建构了强大的专利技术壁垒,从而不断对外输出产品。但是,也阻塞了其他国别车企在混动车型上的演进路线,最终出了东瀛,应者寥寥。

曾有国内头部车企工程师对笔者直言,在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落地时,想要绕开日本的专利封锁实属不易。

也曾有中方高级官员表示,日企有意将自身的混动标准推广为国际标准,在此期间设计了若干技术陷阱,千万不能碰它。

日方放开专利闭锁的背后,多少有着希望各家车企响应跟进,以免全球蜂拥纯电动,从而造成自家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悲剧。

因此,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市场倒逼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开放的进程。对于中国产业需要清醒地明白,核心技术从来都不是靠人“施舍”,巨头们往往热衷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也曾颇受争议,但好在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升级

比如在补贴规则出台伊始,客车领域曾用车身长度恒定补贴标准,一些企业趁机钻空子,恶意谋补;部分地方政府出台“萝卜规则”,为扶持当地企业,量身订造标准,专项给予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部分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将车辆限制以便谋补等等。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逐步升级:比如,调整中央财政直接补贴规模与目标: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补贴逐年退坡,补贴目标转向车辆使用环节;取消购车环节地方政府直接补贴;明确提出车辆需要满足行驶里程要求。

在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成熟,头部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开始,抓大放小的时刻已经到来。此刻,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

值得警惕的是,曾有多位产业界人士对笔者表示,现有补贴全部退出之时,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仍与传统燃油车存在差距,这让他们感到了压力。如何通过新一轮的多元化支持政策,帮助新能源汽车“扶上马,送一程”则成为摆在台面上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