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期内得国资加持,大公资信获国新控股接盘,能否重生?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  

2019年04月18日 19:23  

本文1613字,约2分钟

对于仍在处罚期的大公资信来说,国新控股重组后不仅要面对市场份额流失的困境,还要面临国际评级机构入华的激烈竞争。有评级业人士认为,“有国资身份加持应该会是件好事,但重建市场信任还任重道远”。

《财经》记者 韩笑/文 袁满/编辑

4月18日,目前仍在整顿中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大公资信)正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新控股),国新控股将持股58%。

大公资信是国内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拥有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而且长期主打民族品牌,自称是第一家向全球提供主权评级的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2011年,大公资信曾因给予铁道部AAA的主体信用评级引发广泛质疑。当时,大公资信对中国的主权评级为AA+,对美国的主权评级则刚刚从A+下调至A。

此次接手大公资信的国新控股是国资委全资控股的央企,也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之一。国新控股表示,在战略重组大公资信后,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推动大公资信苦练“内功”,重塑品牌,以建设“世界一流”评级企业为目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大公资信的独立性;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评级专业能力;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激发骨干员工的积极性。

去年8月,大公资信因违规向受评企业提供大额咨询服务遭遇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的双重顶格处罚,被暂停在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一年。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银行间市场评级业务规模约有几十亿元。但是,国内评级行业市场公信力较低、评级虚高等问题一直为业内所诟病,“以级定价”、“以价定级”备受债券投资人批评,去年大公资信被处罚事件也被认为只是揭开了行业乱象的一角。

多年以来,中诚信国际、联合评级和大公资信三家评级机构瓜分了中国评级行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在银行间市场发债的企业提供评级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来源。在大公被暂停评级业务后,市场份额迅速被另外两家抢占,仅剩少量存量业务,人员流失严重。

对此,国新控股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处罚至今的九个月整改期内,大公资信虽然人员和业务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仍然在正常经营。

对于仍在处罚期的大公资信来说,此时迎来国新控股这样拥有国资背景的大股东,能否借此迎来重生?有评级业人士认为,“有国资身份加持应该会是件好事,但重建市场信任还任重道远”。

目前在国内评级行业中,拥有国资背景的还有大股东为天津泰达国际控股的联合评级、东方资产控股的东方金诚,以及交易商协会全资控股的中债资信。联合评级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中诚信国际,东方金诚起步较晚、市场份额也较少,而中债资信是中国评级市场上仅有的投资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

国新控股重组后的大公资信不仅要面对市场份额流失的困境,还要面临国际评级机构入华的激烈竞争。今年1月,国际评级机构标普正式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信用评级业务。目前穆迪和惠誉也在积极寻求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可参见《财经》报道:标普获准进入中国评级市场,外来和尚能念好经吗?)

虽然监管部门希望引入国际评级机构促进中国评级行业质量改善,但对于此轮外资评级机构独资入华,此前某国内评级公司前高管对《财经》记者表达了一些忧虑。他认为国内评级行业尚不成熟、市场公信力较低,评级公司之间也因恶意竞争彼此缺乏互信,担心外资进入后会依靠强大的声誉很快抢占市场。

据了解,在面对外资评级机构入华竞争之际,国内评级行业也在积极寻求整合,但由于机构内部阻力较大,进展仍然缓慢。去年9月,央行联合证监会发布14号文,在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评级业务资质逐步统一的同时,还鼓励同一实际控制人下不同的信用评级机构法人,通过兼并、重组等市场化方式进行整合,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做大做强。

(本刊记者龚奕洁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