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付璐:中国蓝天增多,空气质量改善“又快又稳”

2019年06月06日 12:34  

本文5270字,约8分钟

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保护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举行,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和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从此,6月5日成为世界环境日。

如今,空气污染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危害公共利益。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空气治理进程的不断进化,空气污染也会随之演变。就中国而言,从沙尘暴、酸雨到PM2.5和霾,如今再到臭氧的出现,人们不断调整应对措施,与之进行顽强抗争,但是新的威胁也在不断出现。

(欢迎点击视频,收看完整内容)

空气污染治理可谓是一场旷日持久战。而中国在其中做出了积极努力,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脱掉了“空气治理最差”的帽子。2019年,中国成为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并以“空气污染”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中国在空气污染治理进程中的经验和成就,“并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不仅非常重视空气污染治理问题,同时也会在蓝天保卫战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付璐说到。

中国空气污染在“又快又稳”的改善的同时,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总体治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需要社会各界做出更多的努力。近期,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AA)中国区负责人付璐接受《财经》V课专访,对空气污染的发展脉络、变化趋势、治理路径和国际经验、以及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危害等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解读,希冀有助于空气污染治理的有效进行,以及增加公众对空气污染的认知并做好自我防护。

付璐表示,相较于室内空气污染,室外空气污染的影响更为广泛,会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还会增加死亡风险。在蓝天保卫战进程中,中国空气治理“又快又稳”,但是,她也直言到,“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离真正的清洁空气,仍有较大距离。”而通过对国内外多年空气治理经验进行总结后,她认为治理空气污染的核心路径是决心先行,科学治理。

以下为内容精华实录:

付璐:大家好,我是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负责人付璐,今天跟大家聊聊空气污染这一话题。

室外空气污染类型多样,影响更为广泛

空气污染多种多样。室外空气污染有PM2.5、臭氧、沙尘暴等;室内空气污染有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

20世纪40-50年代的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分别造成几千人和几百人死亡。这两起事件说明室外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更为广泛,是危害公共利益的环境问题,因此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更关注室外空气污染。

在国内,人们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基本是从60年代的沙尘暴,到80年代的酸雨,再到近些年进入大众视野的PM2.5。

20世纪60-90年代的沙尘暴严重时一年出现近50次。国家通过建防护林、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工程,使得沙尘暴的次数明显减少,现在年均1-2次。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对土壤、水体、建筑、名胜古迹等均有危害,会造成经济损失,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根据198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酸雨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这些年国家通过集中治理,到2018年底,酸雨区占国土面积的比例降到5.5%。

从2010年开始,PM2.5和霾成为家喻户晓的空气污染热词。目前,我们仍在与之抗争,蓝天保卫战仍在进行。

空气污染的演变,从沙尘暴、酸雨到PM2.5,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也会变化,随之给公众健康的影响也会改变,因此采取的应对措施也要随之调整。当前的空气污染物PM2.5是复合型污染,燃煤、工业、机动车都在排放并且叠加,所以治理起来异常困难。

空气污染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空气污染会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重度雾霾可导致咳嗽、嗓子疼,或者胸闷。而如果长期暴露于PM2.5空气中,除了以上症状,还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其它呼吸道疾病。研究表明,PM2.5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患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会增高29%,儿童的肺功能指标会下降1%左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每当空气污染严重时,医院的呼吸科和儿科也人满为患。

空气污染还会增加死亡风险。大气污染物通过损伤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进而增加因这些系统性疾病而死亡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已将PM2.5和室外空气污染列为一类致癌物质。2010年,全球有22万人因空气污染导致肺癌死亡。2017年数据显示,全球因缺血性心脏病造成的死亡中,16%与空气污染有关;因中风造成的死亡中,11%与空气污染有关;因二类糖尿病造成的死亡中,20%与空气污染有关。

此外,孕妇尤其应该注意空气污染。如果孕妇长期暴露于高浓度PM2.5中,会增加不明原因的流产、新生儿缺陷等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近两年,北上广深等城市的臭氧污染逐渐受到重视。在常温、常态、常压下,低浓度臭氧是一种无色气体,但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比如15%时,臭氧呈现出淡蓝色。

从臭氧的作用来看,大气层中的臭氧可以屏蔽紫外线。如果大气层中没有臭氧层,地球上很多生物都会因为过强的紫外线而灭绝。而近地面的臭氧,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前体污染物氮氧化物和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日照下反应生成的。空气中过量的臭氧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它可引起呼吸问题,引发哮喘,减少肺功能并引起肺部疾病。

中国及全球空气污染变化趋势

近几年,空气污染整体的变化趋势可以概括为:中国努力脱掉了“空气质量最差”的帽子,但这顶帽子被印度接过去了。

(2001-2006全球PM2.5浓度地图(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

前些年的这张NASA全球空气质量地图显示,中国和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颜色最深,说明这两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最差。近两年NASA没有公布最新的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但一些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空气质量在稳步改善,而南亚一些国家的空气在不断恶化。

(2017年全球人口加权PM2.5浓度地图(来源:美国健康效应研究所(HEI)))

从全球人口加权PM2.5浓度地图上可以看到,印度的空气污染已经比中国更差。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快”。2018年与2013年对比,74个重点城市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41.7%。以北京为例,北京2018年比2013年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了43%,2013年北京的优良天数只有176天,2018年的优良天数上升到227天,即北京居民比五年前多了近两个月的蓝天。

(2013-2018年中国74个重点城市PM2.5下降趋势图(来源: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第二个特点是“稳”。这张图中可以看到,从2013年到2018年,74个重点城市PM2.5的年均浓度在持续下降,每年的降幅在6%到11%之间。

“又快又稳”的改善空气质量是每个人希望看到的。但是,中国现在的空气质量离真正的清洁空气,仍有较大距离。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PM2.5的年均浓度指导值是10微克/立方米,而中国的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到2017年底,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仍有64.2%的城市没有达到中国标准,更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

值得注意的是,空气污染会随着治理的推进发生变化。当人们仍苦恼于如何进一步控制PM2.5时,新的威胁已经出现,即臭氧。从2013年开始,中国城市的臭氧浓度不降反升,到2017年底,臭氧达标的城市数量减少。需要警惕的是,臭氧可能引起光化学烟雾事件。

(亚洲城市PM2.5浓度地图(来源: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一直以来,亚洲发展中国家是空气污染的重灾区。据分析,2016年,全球年均PM2.5值超过35微克/立方米的城市主要分布在18个国家,其中亚洲占了11个。而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10微克/立方米5倍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11个国家,位于亚洲的有8个,分别是中国、印度、蒙古、孟加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巴林。

从全球空气质量情况来看,2016年空气最干净的城市,即年均PM2.5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10微克/立方米及以下的城市,一共有1138个,主要分布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31个国家。亚洲只有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两个城市上榜。

中国特色治理路径:决心先行,科学治理

如何减少空气污染,过去会向欧美取经。而近些年中国空气治理的成绩已得到世界认可。2018年,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将“夏港清洁空气领袖奖”颁给了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另外,联合国环境署在全球第四届环境大会上也表示,北京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因此,在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时,可以先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总结。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报告《突破:中国清洁空气之路2013-2017》中总结发现,空气治理经验的核心就是政府的决心。

正是因为中央政府有了治理PM2.5的决心,才有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最新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北京作为政治、文化、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正是因为政府有决心,才能在能源、交通等环境治理措施上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来看,中国进一步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是有的。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空气污染”,由中国主办。这也是中国政府在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不仅非常重视空气污染治理问题,同时也会在蓝天保卫战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当然,只有决心是不够的,也要学习欧美成功经验。英国伦敦和美国洛杉矶治理空气污染的经历和经验非常相似,都是首先爆发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造成重大的公共健康后果,然后政府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最后全社会开始治理行动。

中国过去六年的治理经验,与欧美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幸运的是,中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空气污染公共健康事件,便迅速走上了抗击空气污染的高速公路。另外一个显著不同是,中国可以学习欧美经验,更科学地看待空气污染问题,找到更优的解决路径。

其中,核心经验就是科学治大气。而科学治大气的基础是数据。大气数据包括污染物浓度数据、排放数据、气象数据等,通过把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模型,就可以找到污染元凶。此操作首先要建立监测站,再编制源清单和开展源解析。目前最高级的形式是做到动态分析,能够实时知道污染源是什么。

到2017年底,中国所有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完成监测站,开展源解析的城市有100多个,而编制了源清单的只有40多个,能做到动态分析的,目前只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数据是为了精准施策,而政策实施需要长期规划。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制定达标规划、明确达标时间表和路线图,是城市逐步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一步。而制定城市达标规划是中国城市的一大短板。到2018年底,中国只有40多个城市编制了达标规划。大多数城市只是制定了如何实现国家设定的阶段性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三年或五年行动计划。

科学治大气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机制,在中国只有北上广深能够在制定空气质量改善计划时,较全面的考虑到长久的城市定位、发展战略、区域影响,以及每一项措施的减排贡献。

对于很多城市来说,科学治大气还只是一个概念。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多数城市仍不具备科学分析的技术能力、管理思路和发展远见。而其中最弱的一项是经济和社会成本分析。目前国内还没有任何城市把这项分析作为政策制定的一项硬性要求。

其实,如果能做到科学治大气,城市就会获得新的发展生命力。一方面,通过把城市发展与空气质量改善紧密相连,可以吸引和推动绿色低碳以及高附加值产业。另一方面,人才储备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根本,而环境质量是人才选择城市定居和发展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个人行动:防护+绿色出行

从个人角度而言,面对空气污染危害,首先应做好自我防护。“一查、二躲、三防护”是一个较为简单的原则。“一查”是指查询空气质量指数(AQI),了解室外空气质量水平。“二躲”是指空气污染时尽量留在室内,关窗,开启空气净化器。“三防护”是指必须出门时需佩戴专业防护口罩。

而对于臭氧,因为臭氧在常温常态下的半衰期只有20-30分钟,之后会分解成氧气。因此,当遇到臭氧污染天气时,减少外出或者尽量避开机动车密集的街道,这些地区的臭氧浓度较高。同时,可以戴有活性炭滤层的口罩。

除了防护,个人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减少空气污染。首先,可以主动监督企业行为,帮助政府找到违规排放的企业,举报这些违规行为。其次,作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行为引导企业做出改变。比如通过选择具有环保标识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从而通过集体的消费选择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为绿色。最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减少个人排放。比如,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文字整理:郭彦巧)

(视频编导:钟诚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