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时代30年并购浪潮: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手

文 | 李海燕 徐启元 颜慧 编辑:苏琦  

2019年07月28日 18:52  

本文6539字,约9分钟

​日本经济的复苏推手中,通过并购完成产业的重组和企业竞争力的恢复功不可没

(在平成时代,日本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许多原来的竞争对手都走到了一起。图/视觉中国)

平成时代的30年,也是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开展产业整合和海外资本布局的30年,从一个侧面很好地反映了日本经济体制和社会意识的变革。通过并购,日本完成了所有传统行业的重组,完成了在全世界范围的资本布局。2010年之后的日本经济的强劲复苏,有很大原因在于日本企业已经完成了产业的重组和海外的布局,并不简单是安倍经济学的功劳。

一、平成时代日本各个行业并购的基本情况

平成时代,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发生了大规模的企业并购,特别是日本同行业企业的合并。下面列举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例子,实际发生的并购更加多。2000年以后,日本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也开始明显增多。

(一)银行行业的大型合并

从1990年(也就是平成二年)到2018年(平成三十年),日本的银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平成元年,日本最大的15家银行,在20年后,无一例外名字都消失了。

1.瑞穗金融集团的诞生。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三家大银行在2000年(平成十二年)合并成立了瑞穗控股集团。这三家银行旗下是有许多相关公司的,包括信托银行、证券公司、智库、IT系统支持公司等。三家大型银行在2000年合并了,但是其中的内部重组到2013年左右才结束。

2.三菱UFJ金融集团的诞生。1996年,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成为当时资产规模全世界最大的银行。三和银行和东海银行在2001年合并成为UFJ控股。2005年,东京三菱金融集团和UFJ控股合并。在2018左右完成最终的内部重组。

3.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的诞生。1990年三井银行和太阳神户银行合并,诞生了樱花银行。2001年,樱花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诞生了三井住友金融银行。在2003年左右,三井住友银行完成整合。

4.RESONA银行的诞生。2001年,大和银行和朝日银行合并,诞生了RESONA银行。

北海道拓殖银行在1997年破产。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在1998年破产,被收归国有。之后落入外国基金手中,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更名为新生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更名为青空银行。青空银行2013年左右外资基金退出,成为普通的日资银行。新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仍然为外资基金。

日本的几百家地方性银行,也不断在进行合并重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二)人寿保险行业

日语中的“生命保险”的意思是人寿保险。平成时代日本的寿险行业也发生了多次同行业合并。2004年,明治生命和安田生命合并,诞生了明治安田生命。2004年,太阳生命和大同生命合并,诞生了T&D控股。2015年,日本人寿保险行业最大规模企业日本生命收购了三井生命。

(三)财产保险行业

日本的几十家财产保险公司,经过平成时代的反复合并和整合,最终形成了三家大型综合财产保险集团。日本90%以上财产保险公司经过平成时代的整合,名字都消失了。目前这三家大型财产保险集团把控了日本90%以上的财产保险市场份额。分别是东京海上控股集团、SOMPO控股集团、MS&AD保险集团。

(四)百货店行业

2000年,崇光百货破产,负债总金额6891亿日元。2008年,三越和伊势丹合并,成立了三越伊势丹控股。2007年,大丸和松坂屋合并,成立了J Front Retailing。2007年,阪急百货店和阪神百货店合并,成立了H2O Retailing。

(五)石油和矿产资源行业

日本的石油和矿产行业的15家公司,竟然在20年内合并成了5家公司。从平成十一年(1999年)开始就拉开了合并的大幕。平成二十九年,也就是2017年,日本诞生了最大的石油和矿产企业——JXTG能源。这家公司是下面10家公司在20年时间,多次进行企业合并的结果。这10家公司大部分都是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公司,分别是:日本石油、三菱石油、九州石油、日本矿业、共同石油、ESSO石油、Mobile石油、东燃、General石油、三井石油。

出光兴产和昭和Shell石油在2019年合并成为一家。石油行业没有进行合并的只有两家小型企业。

(平成二十九年,也就是 2017年,日本诞生了最大的石油和矿产企业——JXTG能源。图/IC)

(六)钢铁行业

2002年,日本钢管(NKK)和川崎制铁公司合并,诞生了JFE控股公司。2012年,新日本制铁和住友金属合并,诞生了新日铁住金。2019年1月,日新制钢成为新日铁住金的100%子公司。2019年3月,山阳特殊制钢公司成为新日铁住金的子公司。2019年4月,新日铁住金更名为日本制铁公司。

(七)制药行业

山之内制药和藤泽药品工业在2005年合并,诞生了Astelas制药。目前为日本制药行业第二大企业。三共和第一制药在2007年合并,诞生了第一三共。目前为日本制药行业第四大企业。大日本制药和住友制药在2005年合并,诞生了大日本住友制药。目前为日本制药行业第七大企业。田边制药和三菱welpharma在2007年合并,诞生了田边三菱制药。目前为日本制药行业第八大企业。协和发酵工业和麒麟pharma在2008年合并,诞生了协和发酵麒麟。目前为日本制药行业第九大企业。

二、平成时代日本发生企业大并购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1.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是平成时代并购浪潮的直接导火索。这一点在金融行业特别的明显。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所有的大型银行都陷入了困境。股市的长期低迷,也给证券公司造成了业绩的长期低迷。泡沫经济时期许多日本寿险公司推出高利率产品,泡沫经济之后很多寿险公司陷入逆差损,破产或者面临破产。1997年,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破产。1998年,日本大型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破产,被收归国有。另外,日本的寿险公司也有多家破产。日本的金融机构的合并,是为了生存下去。特别时坏账比较多的银行,如果不尽快和相对健全的银行合并,就会面临破产的危机。

2.国际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让许多日本企业的优势逐步丧失。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末,在制造业的许多领域,都超过了欧美企业。1990年,冷战结束,1992年中国正式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美国在90年代依靠互联网革命和华尔街的完美配合,重新夺回了产业发展主导权,重新巩固了世界经济引领者的地位。90年代以后,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企业在造船、钢铁、电子等领域对日本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这是许多传统行业企业开始进行合并或者整合的重要原因。日本的钢铁行业的同业合并、日本三大海运企业整合集装箱业务都属于这种情况。

3.技术和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也是造成日本企业合并的主要原因。平成时代是信息革命和国际化飞速发展的30年,这给许多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让传统照相机企业陷入困境。日本照相机行业除了尼康和佳能都进行了合并和重组。尼康和佳能公司很早就开始业务的多元化,照相机业务占公司总业务比重很小。

平成时代,日本的零售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零售企业开始陷入困境,超市行业有明有暗,24小时方便商店和以优衣库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企业飞速发展。日本的百货店(三越、高岛屋、松坂屋等)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调整。日本的百货店的诞生应该是从1905年三井集团的越后屋正式宣言成为百货店开始的。1905年到80年代末,日本的百货店一直是日本零售业的引领者和高端消费的代名词。1971年,廉价超市连锁的大荣的销售额超过了百货店行业第一大企业三越。2000年左右,24小时方便店7/11,超过了大荣,成为日本零售业的冠军。

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一些百货店行业泡沫,没有破产的百货店行业也通过关闭一些门店或者同行合并的方式谋求生存。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大量改革和社会风气的改变让多种多样的并购成为可能。泡沫经济时期日本人自信过剩,“日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向美国学习”等言论频出。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特别是IT革命显出巨大威力之后,日本整个社会开始重新回到老老实实学习美国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所有涉及经济金融的法律都做出了修改。如果没有这些法律的修改,M&A的多种多样的手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比如,日本战后一直不允许控股公司的存在,到1997年左右才修改法律,允许单纯的控股公司的存在。2005年的日本公司法修改,才使得“三角合并”从2007年成为可能。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投资银行和基金在日本开始收购各类的不良资产,重整之后出售获利颇丰。刚刚开始的时候,日本人称之为“金钱游戏”、“秃鹫基金”等。日本人通过这些美国投行和基金的操作,了解到了投行和基金的运作模式,也纷纷开始模仿操作。这也是并购开始增多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

2006年,日本造纸行业,王子制纸发动了对北越制纸的敌对性收购。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样的行为,在之前是不能想象的。

5.缺乏继承人也是日本中小企业开始重视并购的重要原因。2000年以后,支撑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所谓的“团块”时代,开始慢慢退出职场。日本的许多中小企业主年龄都在70岁以上。但是由于自己孩子不愿意接班,就面临着后继无人,只能把企业出售的局面。这也是2000年以后,日本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开始年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6.许多日本企业把M&A作为企业成长和企业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平成时代M&A浪潮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日本,有许多企业成功地利用收购实现飞速发展或者企业的转型。日本电产公司成立于1973年,是生产微型马达的企业。从1985年到2019年,日本电产竟然收购了日本国内外的65家企业。日本电产公司通过收购实现了快速发展。日本本土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乐天成立于1997年。乐天从2000年开始收购各行各业的企业。从2000年到2016年,乐天收购了23家国内外企业,把自己发展成为提供综合服务的电商企业。

三、日本海外企业的海外投资和收购

我们中国总是对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企业在泡沫经济的背景下,海外疯狂收购的失败津津乐道。而且还有一种印象是,日本企业在海外并购中,从此一蹶不振。但是,这个看法是存在问题的。

90年代,日本企业进行收缩的主要是金融行业和地产行业。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在90年代也一直没有停下海外投资和并购的步伐。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海外投资和并购金额稳步上升。平成时代的30年,日本从一个通过贸易赚外国钱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通过投资赚外国钱的国家。从日本企业对海外收购金额来看,最大的10宗海外收购,大部分都发生在2000年以后。

2018年,武田药品工业以6800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爱尔兰的制药公司夏尔。

2016年,软银集团以33234亿日元的价格收购英国ARM Holding。

2006年,JT(日本烟草产业)以2253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英国加拉赫公司。

2006年,软银集团以19172亿日元收购英国Vodafone的日本法人。

2012年,软银集团以18121亿日元收购美国电信公司Sprint Nextel公司。

2014年,三得利公司(Suntory)以16793亿日元的价格收购美国Beam公司。

2011年,武田药品工业以11086亿日元的价格收购瑞士制药公司Nycomed。

2015年,东京海上控股以9413亿日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保险公司HCC保险控股。

1999年,JT(日本烟草工业)以9441亿日元的价格收购美国雷诺的国际业务。

2008年,武田药品工业以8998亿日元的价格收购美国制药公司Millennium Pharmaceutical。

四、从产业整合角度看为什么次贷危机之后日本经济强劲复苏了?

2012年以后,日本进入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景气扩大期,这次景气扩大一直延续到了2019年。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显示了日本经济的良好状态。2012年12月,安倍晋三上台,推出了所谓的“安倍经济学”。许多人简单地认为,日本近年来的经济复苏是安倍经济学的功效。

笔者认为,把2011年之后日本经济的复苏全部归因于安倍经济学是不客观的。安倍政权对于本次的经济恢复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日本经济恢复的本质原因是日本过去100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平成时代产业重组和调整。

笔者认为,安倍政权在以下几个方面为日本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第一个贡献是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金融宽松政策。2013年3月,安倍政权启用了黑田东彦作为日本央行总裁。一直采取前所未有的金融宽松政策。其政策的直接效果是日元的相对贬值和股市的上扬。2011年10月,日元在历史上留下了1美元=75.32日元的最高纪录。1995年4月,日元被称为“超日元高”的时代,也仅仅是1美元=79.75日元的水平。

第二个贡献是坚定不移地推行了促进外国人到日本旅游观光的政策。日本政府推出外国观光客人1000万人计划是2008年左右,不是安倍内阁推出的。2018年,到日本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达到了3000多万人次。对日本消费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个贡献是获得了2020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2013年9月,在安倍内阁的大力支持下东京获得举办权。2018年,大阪获得2025年外国博览会举办权。第四个贡献是稳定的政权运营。平成时代除了小泉纯一郎在位时间5年左右之外,其他首相的平均在位时间在1年左右。使得日本的外交内政的各种政策难以持续,民心荒废。2006年9月,安倍晋三登上日本首相的宝座,但是不到一年就主动下台。2012年上台之后,安倍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政权运营务实稳定。

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日本经济复苏的功劳记到安倍晋三身上。日本许多行业在平成时代一直保持了非常强大的竞争力和稳定的发展。

比如,日本的汽车行业和机床行业。日本的机床和工业机器人行业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也是年年稳步增长的。日本的“素材产业”(是指钢铁、玻璃、纤维、合金材料等)在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技术力量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今天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日本新兴零售企业(比如优衣库、无印良品、Tsutaya、唐吉柯德、百元店连锁的大创产业等)都是在平成时代以前就诞生的企业,在平成时代都保持高速的发展。这些行业和企业都和安倍经济学没有关系。

比如,平成时代,JT(日本烟草产业)在日本国内外开展了十多次收购活动。日本的吸烟人数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稳定下降。JT通过并购医药公司、食品饮料公司、欧美的烟草公司不断实现业务的转型和企业的发展。但是JT能够这样做的基础是80年代,中曾根康弘推动的NTT、日本国铁、日本专卖公社(也就是烟草专卖)的民营化。没有民营化的基础,JT就不可能在90年代以后不断开展并购活动。这些事情和安倍内阁都没有关系。NTT集团也在海外进行了多宗并购。

笔者认为日本企业在2005年左右基本就从泡沫经济之后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如果不是2008年左右的次贷危机和2011年的东日本大震灾,日本企业的业绩会更早为世人所知。

在平成时代,日本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并购重组。许多原来的竞争对手都走到了一起。企业合并重组结果有几个:1.让企业获得一定的规模,能够比肩海外的同行业企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这一点在银行行业、财产保险行业、钢铁行业、海运行业等比较明显。2.同行业企业合并,消减了冗员,避免了日本行业内部的过分竞争和互相压价,保证了企业的一定利润空间。这一点在银行行业、财产保险行业、钢铁行业、证券行业、海运行业、综合商社行业等都比较明显。3.通过企业合并,让日本企业有更加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投入到研发当中,增加了日本企业的研发能力。这一点在日本的制药行业、游戏行业等特别明显。

总之,2012年之后,日本经济的强劲复苏,离不开日本平成时代的各个行业的并购和整合。

(作者李海燕、颜慧为跨国并购专家,徐启元供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辑:苏琦)

(本文首刊于2019年7月22日出版的《财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