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史蒂芬·罗奇:美国经济脆弱性加剧,需要增加储蓄

《财经》记者 江玮/文 郝洲/编辑  

2019年07月31日 19:12  

本文3543字,约5分钟

如果美联储对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的经济前景感到越来越焦虑,降息是适当的。

美联储极有可能在美国时间7月31日的议息会议上做出降息决定,这将是近十年来的首次降息。在此之后还会不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降息?这是否将开启美联储的降息通道?全球观察者都在翘首以待。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指责美联储不愿降息阻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在议息会议召开之前,特朗普再次“催促”美联储降息,他在7月29日的推文中称:“美联储做了很多错误决定。小规模的降息是不够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会赢。”在会议结果宣布之前,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仍存在争论。

特朗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公开批评打破了总统不干涉美联储独立性的传统,他甚至公开称,只要他想就能解除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的职务。这些表态令外界担忧美联储的独立性可能遭到损害。

“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美联储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对未来的看法。”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近日在耶鲁北京中心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他看来,如果美联储对未来12个月到18个月的经济前景感到越来越焦虑,降息是适当的。但如果他们这样做是出于政治压力或者其他考虑,那就是一个错误。

在加入耶鲁之前,罗奇曾任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并在摩根士丹利30年的职业生涯中长期担任首席经济学家,是华尔街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在耶鲁的教学和研究中,他专注于亚洲对整个全球经济的影响,开设了“未来的中国”和“日本的教训”两门新课。

美国最弱的一次经济扩张

《财经》:美联储很有可能在本月宣布降息,现在是宣布降息的好时机吗?

罗奇: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美联储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对未来的看法。今年的政策行动应该反映美国经济在12-18个月后的状态,因为这是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所需的时间。如果美联储对未来12-18个月的经济前景感到越来越焦虑,降息是适当的。但如果他们这样做是出于政治压力或者其他考虑,那就是一个错误。

《财经》:特朗普对美联储的持续批评是否破坏了美联储的独立性?

罗奇:鲍威尔是一个很好的主席。他在国会的发言表明,尽管面对总统特朗普的负面评论,他仍将留任。但他是人,其他美联储委员会成员也是。当总统对美联储发起史无前例的政治攻击,他们会想到这些,即使他们不公开承认。因此,即使是想的过程也会改变对独立性的看法,即便央行不承认。

《财经》:你对美国经济未来前景有何看法?降息决定是否表明美国经济未来前景不乐观?

罗奇:美国经济的脆弱性在加剧。我们在去年增长强劲,今年初也是,但最新的数字表明增长率可能回到2%。在特朗普政府2017年宣布减税之前,美国经济复苏一直保持这个速度。考虑到增长缓慢、预算赤字增加、债务增加和加剧的贸易冲突以及关税对消费者的影响,这些都是美国经济前景中令人担心的动态。

如果美联储降息是为了找到对美国经济未来12-18个月有利的合适利率,如果制定这一政策是为了支持经济,降息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未来就会疲软,而是美国经济将会从他们采取的行动得到支持。

《财经》:你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谈到“特朗普经济学”的政策组合“有毒”,这些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危害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显现?

罗奇:总统在经济政策上犯了重大错误,无论是关税、预算赤字还是对美联储的攻击。我认为历史将会记录这些为重大的经济政策问题。结果会在何时显现?很难说,但我认为两年后的美国股市和美国经济不太可能像现在这样强劲。

《财经》:但同时美国经济正在经历史上最长的扩张期,你认为其中有哪些原因?

罗奇:美国经济虽然在经历扩张,但却是最弱的一次。通常在萧条之后,美国经济以4%的增速实现复苏,但现阶段的经济增长率为2%,只有一半。在我看来,这种疲软的步伐是经济扩张期延长的原因。今年我们正经历近3%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50年来最低。这种趋势很有可能继续,直到我们可能在未来几年的某个节点看到此次扩张画上句号。

不仅是我,在很多其他人看来,这是一个漫长和复杂的过程。金融危机带来很多破坏,随之出现经济衰退,尤其对美国消费者的破坏大概需要近十年的时间来修复。同时,企业在新增资本支出上表现得犹豫不决,因为他们不确定未来的经济前景。

《财经》:我们大概在什么时候会看到此次扩张画上句点?

罗奇:很难知道,但没有什么是永久的。扩张期越长,就越有可能走向终点。不管是2020年,还是2021年或者2022年,这些纯属猜测。

双边贸易政策无法解决多边问题

《财经》: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是否给了特朗普与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对抗的底气?

罗奇:是的。他把股市视为成功或者失败的晴雨表。一个行情上涨的股市让他更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处在正确的轨道上。我认为那是个错误,但他不认为。

《财经》:你在耶鲁教授“未来的中国”和“日本的教训”两门课程。现在人们经常会把中美贸易摩擦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做对此,你认为日本的教训对当下的中国有何借鉴?

罗奇:我认为日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非常重要。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和其他领先的工业国家对日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日本重估币值。日本在1985年签署的广场协议中同意了这一要求。降息、助长房地产和股市的资产泡沫,日本犯下了连续的政策错误,当这些泡沫破灭,日本进入了失去的30年中的第一个十年。中国需要避免出现这种景象。

《财经》:中美贸易谈判中的重要人物莱特希泽也参加过日美贸易谈判。

罗奇: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使用了301条款,现在还是。他深信通过贸易政策可以解决或者改变另一个国家的行为。我认为他目前对中国的处理方式很像他当年对日本所为。他在犯过去犯过的错:以双边视角来看待美国的贸易问题。我们面临的不是双边问题,而是一个多边问题。去年,美国与102个国家存在贸易逆差,中国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但还有另外101个国家。这反映出美国国内储蓄的短缺。

《财经》:这样一个多边问题要如何解决?

罗奇:可以有两种方法来看待这102个国家。一是你追着名单上的每个国家去消除贸易赤字,无论是中国还是墨西哥、加拿大、欧盟、日本。或者你意识到有这么多国家出现在这个名单上是因为其他原因,也就是国内储蓄短缺。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减少预算赤字。但总统现在所做的是增加预算赤字,这是一个错误的方法,只会使问题变得更糟。因此这取决于你如何理解这一问题。你无法通过双边贸易政策来解决一个多边问题,它无法奏效。

真正的敌人是美国自己

《财经》:你读了百名美国学者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对特朗普总统的那封公开信吗?“中国不是敌人”这样的声音如今在美国是少数派吗?

罗奇:是少数派声音,因此我很高兴看到有这样一封公开信,对中国不应被视为敌人据理力争。真正的敌人是我们无法做出艰难选择来处理我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试着去指责他人。

《财经》:对于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你有何建议?

罗奇:美方谈判官员设定的框架是错误的,不会奏效。谈判失利是因为谈判框架与中国的体系无法兼容。我们试图将我们的体系加给中国,但这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

不同于美方目前设定的框架,我认为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可以做。首先,完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向彼此开放市场,消除对外资股比上限的限制,这样就可以减少成立合资企业的必要,从而解决强制技术转让的难题。

第二,调整储蓄。中国需要减少储蓄,美国需要增加储蓄,两国都需要致力于做出宏观经济调整。

第三,网络不应该被视为中美之间的双边问题,它是一个涉及全世界的多边问题。中国和美国需要带头达成全球网络安全协定。

最后一点是关于谈判的结构。我们有一些松散的经历,比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晚餐或者在大阪的会面。但这不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途径,我们需要成立一个永久秘书处,聘请来自中美双方的专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将大部分政策议程交给他们。

《财经》:你对于强制技术转让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报告,的确有会员企业反映了这样的问题,他们是夸大了问题所在吗?

罗奇:那些调查的确提到对技术环境存在持续增长的担忧,但我的观点是针对合资企业架构下对强制技术转让的指控,这方面的证据非常弱。合资企业是双方自愿签署文件成立的,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成立一个新的公司,他们共享人力、观念、销售和产品设计,没人强迫他们转移技术。他们是自愿在做这些事情。

在莱特希泽公布的301报告第19页,他承认没有关于强制技术转让的证据,他所做的只是引用这些支持他观点的调查,但那不是可以用来替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做辩护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