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医美APP里的黑产:日记代写、整形案例明码标价

《财经》新媒体记者刘洋/文 蒋诗舟/编辑  

2019年08月16日 13:29  

本文4167字,约6分钟

“颜值经济”的崛起,让一批企业御风而起的同时,黑色产业链也在背后悄然滋生。日前,因商家售卖违禁药物、医美日记造假等问题被曝光,新氧APP一度陷入上市两月后最大的公关危机中。事发后,新氧迅速对涉事机构进行了下架,并成立内部小组对相关账号和日记进行了封禁。

但《财经》新媒体记者注意到,目前在电商平台上仍可搜索到“代运营”业务,具体内容包括代刷日记评论、日记浏览、日记点赞等。与此同时,网上还批量出售整容、整形案例,医美整形对比照片,美容整形病例模板等。除新氧外,这些“代运营”黑产业务还可以应用在多个医美APP上。

图/销售代刷服务的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报价单

事实上,伪造日记,代刷评论、点赞,刷单现象在医美类APP中早已屡见不鲜。因黑产而损害消费者利益乃至人身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也暴露了医美类APP自身监管的问题。

黑产成网络医美平台“过不去的坎”?

黑产一直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野蛮生长”,随着移动应用的影响力逐渐超过电脑应用,主要的互联网黑产也开始迁移至手机APP中,可以说,哪里有流量、能获利,哪里就有黑产聚集。

根据腾讯电脑管家发布的《2018上半年互联网黑产研究报告》,主流的黑产链主要有四种,即暗扣话费黑产、广告流量黑产、手机应用分发黑产、APP刷量产业链。据了解,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黑产几乎困扰着所有平台类企业。

以“平台+内容+电商”为主要运营模式的医美类APP也成为互联网黑产“盯上”的对象。在新京报《新氧APP商家涉售违禁药,“变美日记”可造假》系列报道中提到,新氧APP中,客户的“美丽日记”、评价存在造假刷数据现象,有商家对假“美丽日记”明码标价2000元一套,手术前后对比图数百元一套,而且已经形成一条龙服务。而后,新氧回应,已成立内部调查小组,对相关账户和日记进行封禁。

据了解,为了对此类黑产进行监管,新氧对平台用户生产内容实行三重审核机制,每天有近1/3的日记无法通过平台审核,在2018年,新氧平台封禁作弊违禁账号达71万,删除作弊违禁主贴15万,删除作弊违禁评论232万。

尽管如此,类似代运营产业链依然横行。

《财经》新媒体记者通过某电商平台查询,以“代运营”作为关键词搜索,依然可以查到相关商品。在商品详情中明确写到,业务主要为代刷日记评论、日记浏览、日记点赞等;同时,还售卖刷日记评论软件、刷点赞浏览软件等。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网上还批量出售整容、整形案例,医美整形对比照片、美容整形病例模板等。除新氧外,这些“代运营”黑产业务还可以应用在多个医美APP上。

一个销售小号的商家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其销售的账号分为2元、3元、4元三个档,其中2元账号可以保证24小时不会被封号;3元账号可以保障一个月不封号;4元账号,即为其主推的“稳定号”。“稳定号就是精品号,不违规基本都能用,使用寿命长一些”,该商家表示。

当被问及近期新氧即将上线人脸识别功能,这些账号是否还可以使用时,该商家表示仍然可以使用。同时他还表示即便平台审核严格了,代刷评论、点赞、预约等服务质量依然可以保证。“我这边切换全国ip,不会被抓”,他表示。

另一个售卖医美整形案例对比图的页面则显示,该产品售价80元,共有千余张照片。尽管近期新氧APP对“变美日记”的审核加强了,但这位商家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这些图片依然可以使用,且不会因为侵犯肖像权而被封号。当问及图片来源时,该商家表示,图片大多是自己整理的。

对于屡禁不止的造假问题如何进行进一步监管与自查,截至发稿,新氧尚未给予回复。

以 “日记、攻略”等形式呈现的案例分享能够让潜在消费者产生共鸣,转化率更强,这是多数医美机构的共识。事实上,由于医美项目专业性较强、信息不透明且决策过程长,用户亲身体验日记正成为潜在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

医美用户Rachel(化名)在2018年做了双眼皮手术,她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在手术前,通过微博、知乎、新氧等途径查阅了大量医美、手术项目、专业医生的资料,并将这些信息整合后形成了一份比较分析文件,综合对比下,才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医生和机构。“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医美APP有相应的优惠项目,我会下单”,Rachel说。

但目前来看,作为消费者参考标尺的日记、评价等已逐渐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事实上,此类黑产的背后,是竞争愈加激烈的医美市场。据了解,在医美机构中,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拥有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大型医美机构则占据良好的区位优势且实力雄厚,这让中小规模的医美机构难以与之竞争。而医美APP平台的出现,正好可以让中小医美机构拥有物美价廉的传播推广渠道。与此同时,部分整形医生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包装展示,从而提升知名度。

多起医美平台虚假日记、评价事件的曝光,让尚在市场中快速狂奔的医美APP重新审视自身监管问题。

在医美APP企业看来,类似黑产屡禁不止,似乎已经成了医美平台“过不去的坎”。对此,互联网分析师唐欣对《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医美属于暴利行业,同时行业发展快,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为严重,相关监管没有完全跟上。因此,一些急功近利的商家容易倾向于采取刷评价等方式来吸引用户。“这个行业还需要大量的用户培育投入”,唐欣表示。

“流量大户”纷纷入局 竞争日渐激烈

医美在中国作为新生消费领域正在崛起,并已拥有千亿市场规模。根据国元证券研报,2018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1220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以及医美接受度和渗透率提升等驱动,预计仍将维持约24.2%的高增长。到2021年,中国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医美第一大市场。

巨大的市场潜力引得各方纷纷入局,竞争正逐渐加剧。

据AI财经社报道,当前,医美 APP已形成“二大三小”的竞争格局,即新氧(大)、更美(次大)、悦美(小)、美黛拉(小)、美呗(小),各家模式都大同小异,社区+点评+电商模式已成为标配。

 

图片来源:国元证券研报

作为医美APP中的头部企业,新氧在今年5月2日登陆纳斯达克。根据国元证券研报,截止2018 年底,新氧已建成规模200多万篇案例分享博客“美丽日记”。2016-2019一季度,新氧营收分别达到0.46亿元、2.59亿元、6.17亿元和2.06亿元,2019年一季度较去年同期增长81.8%。据了解,新氧已在2017 年实现扭亏为盈。

在亮眼业绩的B面,新氧一直争议不断。据《中国企业家》报道,自2013年创立, “靠刷单引流”“融资造假”“持续过度宣扬整容上瘾”“管理不到位导致内部贪腐”等争议便存在。医疗垂直媒体多肽链创始人严睿更公开撰文称,“新氧上市后,被美股做空机构狙击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医美APP行业中,更美整体实力仅次于新氧。近日亦有消息称,更美APP自今年6月起开始密集接触外资投行,计划最快于2019年第四季度在美国或香港市场IPO。但更美相关负责人否认了这一消息,表示目前内部正在发展新业务,并不着急IPO。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3年开始,更美已完成了5轮融资。其中,2016年8月完成3.45亿美元C轮融资,由潮宏基集团、苏宁环球、腾讯、中信建投、复星医药、君联资本共同投资;2018年7月获得美图公司与道合母基金投资的5000万美元D1轮融资。

更美在发展过程中同样曾身陷“刷单”的负面事件中。2016年,多个网站发布录音及微信聊天记录,直指更美存在刷单行为。对此,更美曾接受中国网采访表示,更美遭遇了有组织、大规模造谣。截止发稿,更美APP尚未回复《财经》新媒体对此问题的采访。

在现有平台竞争的基础上,除早已成立的多个APP平台外,阿里、美团、京东等流量巨头也相继参与竞争。

据了解,2016年4月,天猫和阿里健康共同入局医美市场,阿里投资的“美丽神器“入驻天猫医美平台。2018年9月,阿里健康与医美企业艾尔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医美药品鉴真查询、医美消费者教育、线上医美预约服务等开展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大型电商也成为医美产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今年7月天猫发布《2019暑期天猫医美数据》显示,6月中旬天猫上购买医美类产品的整体人数环比5月增长了2.34倍。

除天猫外,今年年初,美团联动上游医美药品品牌商和经销机构共同成立“正品联盟”。

今年5月,京东与全球皮肤健康龙头企业高德美宣布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打造医美行业良性生态圈。

同时,近日百度透露将上线“百度柠檬爱美”,这是一款类似“小红书+大众点评”模式的医美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但不可忽视的是,医美行业乱象由来已久,根据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合规的医美行业执业者大约有17000名左右,但非法执业者数量超过150000名,几乎是合规医师的9倍。同时,根据《2017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统计,中国黑诊所数量已超60000家,是正规诊所的6倍;黑诊所年手术量为正规诊所的2.5倍,超2500万例。大量不合规医美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存在,让这个行业备受质疑。

而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医美领域,对于提升行业信息的透明度,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唐欣表示,在专业性和管理方面,大平台进入能够为这个行业肃清起到帮助作用,但仅仅依靠平台,恐怕不能完全肃清行业乱象,还需有政府主导的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