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药京采”渠道下沉至乡镇 “互联网+医疗”成BAT新战场

《财经》新媒体 舒志娟/文  

2019年10月29日 16:26  

本文1594字,约2分钟

随着BATJ、三大运营商等对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跨界布局,医疗健康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各大机构均在寻求新的突破口。10月28日,京东健康宣布,旗下医药零售交易平台“药京采”的渠道布局已下沉到镇级,覆盖400多个城市。未来,京东健康还将在医药供应链、医疗服务、慢病管理三大领域持续发力。

从近几年“BATJ”的布局来看,医健领域已经成为新的战场。

在今年5月的腾讯全球生态数字大会上,腾讯表示,微信公众号已连接全国超过3.8万家医疗机构,约60%医院通过微信提供各类智慧医疗等服务。9月12日,阿里健康大药房进行了战略升级,把药品零售平台升级为以家庭为核心的健康服务平台。

不仅阿里、腾讯在大健康领域下重注,百度也表现出对大健康领域的浓厚兴趣,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9月,百度宣布战略投资东软控股,投资金额总计14.43亿元。双方将在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等领域推进产业智能化变革。

相比BAT,京东则被视为一个后来者。2016年京东开始涉足医药行业,但直到今年5月末,随着京东2019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的发布,京东健康子集团才正式成立。对于京东,将面临更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

事实上,过去几个月来,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京东健康在京东集团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今年5月以来,京东健康先是从京东拆分出来,独立运营。随后,京东健康获得了京东、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等投资者超过10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近500亿元。

在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看来,京东健康做得更多的是健康管理服务,甚至很多时候是公益服务,将针对贫困人群提供每人一千元的药品补贴,来解决用药贵的问题。

“消费者愿意看到京东额外的能力,做出额外的支出。我们愿意满足这部分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收入。”辛利军表示,坦率地说,京东健康和地方政府的很多项目是服务性的,不希望跟政府、跟消费者要利益,比如基础医保的利益。同时,也不希望和医疗服务、和医生抢收入。

关于未来,据辛利军介绍,京东健康将在医药供应链、医疗服务、慢病管理三大领域,分别推出“新药品扶贫计划”、“新赤脚医生计划”和“新慢病防治计划”,提升贫困地区药品可及性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并推动慢病生态管理体系的落地。

不容忽视的是,要想在竞争中分一杯羹,电商能否提供高质量的医药商品服务则直接决定“医+药”闭环能否实现,同时也面临着行业标准、供应链安全、盈利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对此,辛利军指出,所有药品、所有在线的药师,包括医师处方的审核等,京东的每一个流程都会比合规更严格,在药品上做到全国最严格。至今年年底,京东健康将把区域中心的仓全部配置完,让京东一半用户享受当日达或者次日达。

公开数据显示,京东健康零售合计占据医药零售15%以上份额,贡献了超过60%的专科用药销售额,有超过一半药品被发往三线以下城市。

而针对外界对于京东健康盈利模式的质疑,辛利军回应称,京东健康已实现盈利,并且进行独立融资已证明其重要性,未来会考虑上市。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京东健康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对药品全产业链、医疗全流程、健康全场景、用户全生命周期的覆盖,构建了布局较广、较为完整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

“医疗健康领域的用户价值很大程度将集中在隐性的、隐私的、个性化的服务上,更注重深根固柢式的产业运营,需要长周期的培育。对惯于快速成功的互联网思维,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挑战。”和君咨询合伙人、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副主任史万奎如是说。

汇桥LB基金的创始人和CEO李彬则强调,电商在跨界中,应该注意避免终端客户群的定位错位,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如果太过高端,消费者不一定愿意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