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16国冲刺自贸协定,最后时刻印度退群

《财经》记者王晓枫 实习记者何一非/文 王延春 郝洲/编辑  

2019年11月05日 20:12  

本文3331字,约5分钟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历经七年,堪称一波三折。在本次东亚峰会的关键时刻,印度方面出于保护本国产业考虑,拒绝加入。如果RCEP谈判取得突破,于2020年签署协议,将促进东亚地区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化与便利化

图源Unsplash

历时7年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终于在泰国曼谷取得突破。11月4日举行的第三次RCEP领导人会议之后,与会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称,包含中国在内的RCEP 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并将致力于确保明年签署协议。然而,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印度拒绝加入RCEP。

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出于国家利益,我们做出了不加入RCEP的正确决定。印度真诚地参加了RCEP,并进行了艰苦的谈判。印度有重大的核心利益尚未解决。”

RCEP是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个对话伙伴国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一个16国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将涵盖约全球人口的一半,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的32.2%,贸易额约占全球的29.1%,达成后将成为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RCEP谈判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

十五国完成谈判

11月4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第三次领导人会议联合声明发布。声明称,十五个RCEP成员国已经结束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问题的谈判。

据中国政府网5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4日晚的发言中表示,RCEP谈判历时7年,今天正式对外宣布15个成员国整体上结束谈判,也做出了各方协商解决有关后续问题的安排。李克强强调,各方要一鼓作气,在年底前完成少数遗留问题的磋商,尽快准备好可供签署的完整法律文本,加快国内程序,确保协定在明年RCEP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让谈判成果尽早惠及各国人民。

在11月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RCEP谈判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各方已原则上承诺将于明年签署协定。

综合各方信息,首脑会议联合声明草案显示“约20个领域已全部完成书面文件上的谈判,但有一个参加国对达成协议持保留意见。”

据了解,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如今已进入最后阶段。在2019年10月于曼谷举行的第九次部长级会议和贸易谈判委员会会议上,各方就协定80.4%的文本内容已达成一致。

对于即将签署的亚洲首个大规模区域贸易协定,业界人士表示,从2012年开始,RCEP已经历长达7年的漫长谈判。该协定的达成,标志着将建立起一个涵盖约全球半数人口的巨大统一市场。

从亚太地区来看,代表21世纪贸易协定“高标准”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曾经是RCEP的竞争对手。RCEP与TPP相比,有着“质”的差距。RCEP就谈判内容而言共有18章,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金融、电信、自然人移动、电子商务及知识产权等15个领域,整体自由化率约在85%至90%之间。TPP的内容有30章、包含1.8万项商品、涉及24个领域(货物贸易占3个领域,其他21个领域基本属于相关贸易规则制定的范畴),自由化率高达98%。TPP的内容比RCEP多12章,如政府采购、国有企业、劳工、环境及横向议题等内容。并且,在RCEP与TPP均涉及的内容中,TPP的开放标准也高于RCEP,如RCEP中货物贸易的自由化率理想目标是95%,但在TPP中该指标数值接近100%。此外,TPP在服务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的开放力度也非RCEP所能比拟。

然而,2017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后迅速签署文件,宣布美国退出TPP。鉴于TPP的生效需要满足批准的国家至少占成员国GDP总额的85%,美国的缺席使得这一条件无法实现。因此,鉴于TPP的状态,RCEP成为唯一的大规模谈判。此前支持TPP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美国“退群”后开始呼吁亚太国家支持RCEP以及其他替代性协议。曾是TPP成员的越南和马来西亚的贸易部长也表示,他们将把注意力转向RCEP上。

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特朗普退出TPP的决定使得RCEP受到各国的更大关注,并加速了RCEP的谈判进程。

与此同时,美国同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贸易伙伴关系紧张也促使RCEP向前推进。很多亚洲国家都感受到美国调整贸易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增长预测显示,东盟最大5个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5.3%下调到4.8%。印度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6.8%下降到6.1%。

历史规律证明每次经济危机都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次也不例外。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财经》记者解释说,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中国和东盟谈判自贸协定,东盟之后又与日韩澳新和印度分别签署自贸协定,东盟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搞RCEP。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再次让东亚国家感受压力,期待抱团取暖,RCEP开始提出并进入谈判阶段。现在虽然没有金融危机,但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为全球经贸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东亚国家必须紧密团结协作,签署RCEP会对冲来自美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这两大“灰犀牛”的影响。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剑告诉《财经》记者, RCEP谈判从2017年开始提速,目前已经完成了贸易便利化、中小企业等领域的谈判,并在货物贸易、服务和投资市场开放等13个领域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一旦RECP谈判能在今年年底完成,日本、印度两大进口国的商品也将逐渐获得优惠关税减免,中国从FTA伙伴国的进口比重将上升到40.9%,FTA伙伴国进口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上升。

印度为何关键时刻“刹车”

RCEP自2012年开始会谈以来,各成员之间因为分歧较多导致进展放缓。RCEP为什么谈了七年之久?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对《财经》记者表示,RCEP是10+6谈判,中国与其中很多国家已签署自贸区谈判,只需整合就可以,早应完成谈判,之所以旷日持久就是因为印度,印度在市场准入和开放程度方面低于其他国家,因此拖慢谈判进程。如今谈判结束是因为大家认识到如果任由印度拖延达成共识,恐遥遥无期,因此对印度施加一定压力。

据了解,印度决定不参加的原因是担心加入这个协定后,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商品将涌入印度市场,重创印度工业。许利平认为,这是由印度经济发展结构决定的。印度经济增长发展模式主要来自国内消费推动,与亚太区域主要国家贸易逆差达到上千亿美元。再加上印度工业化水平偏低,国内企业竞争力不强。如果允许大量外国商品进入,恐严重冲击印度本国企业。虽然印度也希望加入RCEP,但更多考量还是保护国内市场。印度国内利益集团固化,他们对这个协议施加很多障碍,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乳制品会严重影响印度乳制品行业利益,这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

对此,张建平也认为,印度掉队并不出乎意料,这是由印度产业竞争力决定的。印度基础设施欠账严重,工业化水平低,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制造业在GDP中仅占16%,无法与中国竞争,在与东盟国家竞争中很多领域也并不占优势。印度希望保护国内市场,虽然已经谈好2/3市场准入,但在最后1/3谈判中涉及的都是印度的敏感产业,如果加入,会遭遇国内工农业从业者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总理莫迪决定不加入RCEP,但这个决定对印度来说也很艰难。

有专家分析认为,印度不加入RCEP对其自身是损失,对RCEP不是损失。张建平认为,不能简单这样断言,因为按照印度目前发展水平,加入RCEP,有的行业受益有的行业则要遭受冲击和损失,更不能据此评判印度不想对外开放。

许利平认为,印度谈判加入RCEP就像当年中国谈判加入WTO一样,短期内是阵痛,但长期是利好。没有印度的RCEP虽然遗憾,但发展前景一样很好, 随着关税降低,投资和服务贸易措施不断提升,经济融合度会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