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创新不再是一家企业的闭门造车 而是全球合作

《财经》新媒体 宋金煜/文 高素英/编辑  

2019年11月08日 11:40  

本文1359字,约2分钟

11月8日,在第二届进博会上,伊利与美国嘉吉公司、益海嘉里等13家国际品牌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行业内首个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全球网络,并将在新产品开发、技术优化等领域进行合作。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在进博会现场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不再是一家企业的闭门造车,同样需要全球合作。

据了解,作为全球唯一以进口商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第二届进博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较之首届,规模和报名企业、参展商数量都大幅提升。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也已经超过250家,展现出进博会强大的磁场效应。

此次,伊利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大洋洲乳业有限公司携来了自新西兰的进口金典纯牛奶、柏菲兰牛奶、金领冠睿护、培然等8款产品参加进博会。在张剑秋看来,首届进博会开展的一年来,以乳业为代表的中国健康产业的国际化步伐稳健扎实,开放合作之路渐深渐远。伊利第二次走进进博会,同样是为合作而来。

“独木不能成林,合作方能聚力。经济全球化为集聚全球力量,推进全球健康产业的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要更好地满足全球消费者的健康需求,就需要协同全球力量激活长板优势,打造三大链条,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张剑秋说。

在实现全球健康生态圈的三大路径上,张剑秋认为,首先要不断完善全球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由于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发展需求各有差异,只有突破界限,深入合作。而伊利一直以来都加强与产业链和伙伴的合作,一方面推动了奶源建设、技术研发、产品加工、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还不断提升了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完善全球产业链。

其次,要积极打造全球质量,深化创新合作、打造全球智慧链。张剑秋表示,只有打造全球智慧链,企业才能追赶上快速变化的数字时代。而要进一步聚集全球智慧,提升开放创新的能力,需要通过全球技术力量、创新人才、科研成果的互联互通,深化创新合作。一直以来,伊利持续推动与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伙伴的创新合作,不断加快了创新协同,例如伊利与伊利瓦赫宁根大学共同打造了伊利欧洲创新中心。

再次,要持续优化全球价值链,实现价值共创。张剑秋指出,企业不但要创造商业价值,更要创造社会价值。互惠共赢是伊利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的重要因素、重要内涵,这个生态圈就是要真正实现价值共创。在深入全球合作过程当中,伊利将持续优化全球价值链,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共享健康发展红利,共享健康发展成果。

据了解,今年以来,伊利加速对国际市场布局,其中4月,伊利集团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共建“全球健康生态圈”;7月伊利与南美洲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公司科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8月伊利全资收购了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威士兰。同时,从业绩方面来看,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营收为686.77亿元,同比增长11.98%,净利润56.48亿元,同比增长11.73%,继续占据亚洲乳业第一的位置。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伊利业绩持续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际化战略。伊利通过“全球织网”战略,挖掘了“远端优势”,以全球优质的资源服务国内外消费者,而此次伊利与多家国际品牌合作,其国际化进程将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