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监管部门需识别金融服务的本质

2019年11月12日 23:05  

本文2277字,约3分钟

“金融科技的使命是什么?在当前对于中国来讲,就是帮助中国信用体系的重构,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转向市场主导的信用体系,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11月12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金融中心研究主任何平在以“不确定时代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中国金融中心研究主任何平

何平表示,发展金融科技对监管部门来讲,一定要弄清概念清楚,识别金融服务的本质,以及它对应的成本是什么。然后考虑它的外部性,才能准确把握一项新型金融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

他认为,中国发展金融科技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飞速的,而最大的劣势在于中国人传统的信用意识是刚性兑付,风险意识较低。

以下是发言实录:

何平:大家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的。我接触金融科技是2016年的时候,在清华搞了一个区块链论坛,然后开始讲述区块链科技和金融课程,2018年我发起成立了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但最近还是比较关注区块链,我们非常积极推动区块链各个领域的应用,当然主要在金融领域,我觉得金融科技是个全新的金融业态,尤其是区块链,所以还是很期待一些新兴事物的出现。

金融科技不同的阶段定义不同,上世纪80年代,金融科技就是金融机构内部使用信息化的科技手段,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90年代到2010年,这20年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形成了独立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机构,比如互联网金融、P2P、众筹。2011年开始,金融科技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它的核心特征是各类技术,除了互联网之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移动互联网,加上现在的5G,未来可能还有别的技术,都参与了金融科技的改造,它最重要的特征是重构金融行业的产业链条。金融这个产业链是很复杂的,有筹资的,有投资的,还有信息生产的重构,甚至商业模式会发生改变,中心化的服务金融机构变成去中心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部重构,这是第三个层次。2011年开始,尤其区块链为什么那么火,就是它会重构,不光区块链,其他技术也会带来产业链的重构,现在最流行的词“开放银行”,银行只做其中一部分内容,很多业务分开了。

金融科技的使命是什么?在当前对于中国来讲,就是帮助中国信用体系的重构,从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转向市场主导的信用体系,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很多技术的成熟发展、起源,周期都不太一样,起点也不太一样。比如互联网真正启动是70年代,到1995年微软这样的独角兽出现,二十几年大规模爆发,后续的都是一些大规模的互联网的应用。金融科技最重要的独角兽是什么?其实金融科技现在很多前期的独角兽只能是互联网热潮的延续,某种意义上讲。把金融科技单独拿出来说它会不会形成一个新的浪潮,有些技术可以这么说,区块链技术可以单拿出来说说它的周期。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来讲一下,一个新生事物,尤其金融科技出现在金融体系当中的时候,可能经历一个过程。有两个重要的冲突:第一、新型的金融科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会和现有的传统金融机构产生利益冲突,比如支付宝,侵占了银行支付体系的一些利益。这会产生冲突,最后它是不是会真的取代,或者形成一个新的利益格局,这是很漫长的过程。第二、新型的金融科技,很多新的产品和服务在出现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巨大的道德风险,因为缺少监管。比如P2P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很多土壤不适应,甚至滋生一些欺骗,也会带来一些利益的冲突,这个过程也是很漫长的,让真正新型的技术服务于实体,也是需要磨合的,它制度上的完善需要提高。

这两个障碍的过程,监管部门会发生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对道德风险,监管部门要有前瞻性的监管,控制其中的道德风险,出了问题要收拾残局,不断规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前一类,监管部门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很多时候监管部门不一定只是监管金融体系当中的乱象、道德风险,有的时候它会对金融体系中的利益格局产生分配作用,比如因为支付宝等支付功能对现有的银行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监管部门说超过2万的不准通过支付宝转账,事实上保护了银行,再加上对支付宝的监管。不一定合适,但一定是维护了现有利益集团的利益,但它有可能阻碍新生事物的扩张和发展,所以这个过程也会很漫长,最后有可能监管方有一天意识到,也许我们需要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新型金融科技取代现在的模式,这个过程很漫长。

我同意杨所的观点,对监管部门来讲,一定要概念清楚,识别金融服务的本质,以及它对应的成本是什么,这很关键。然后考虑它的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才能准确把握一项新型金融技术带来的产品和服务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个很难,希望我们的监管部门提高水平。

怎么理解开放银行这个事?数据开放、接口开放、软件包开放,事实上它是整个银行金融服务业产业链的重构,银行汇更加聚焦于自己的比较优势,把一部分功能通过开放包给其他金融科技企业,或者其他的金融机构,这么理解节比较容易了。

第二个问题,在中国最大的优势发展金融科技,是中国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是飞速的,喜欢新东西,大家总觉得新东西里说不定自己就翻身了,或者一夜暴富了,尤其电子类的产品,新兴的互联网科技,移动电子技术,接受速度非常快,这是优势。中国人搞金融科技,最大的劣势在于中国人传统的信用意识,我们的信用意识从来都是刚性兑付,没有风险意识,过度依赖政府信用,这是一大弊病,当然金融科技可能会不同程度的矫正这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