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中国的城镇化整体还处在青春期阶段

2019年11月13日 16:49  

本文2392字,约3分钟

“遍阅全球城市发展史,中国的城镇化整体还处在青春期阶段,发展不均衡、不自洽。希望下一个十年,中国的城镇化与都市圈发展能跟新一代技术相结合,使中国的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11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松在以“不确定时代的变与不变”为主题的“《财经》年会2020:预测与战略”上如此表示。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 刘松

刘松认为,目前的城市治理史无前例地进入到了一个技术供给充足的时代。技术发展已经演进到可以忽略算力、存储、数据的成本,所以城市发展又回到了“以人为本”的目的。“当技术能够事无巨细地满足人类的需求,我们就要把城市当成一个生命体。”

在其看来,地产行业原来的颗粒度过大,对象是地和建筑。而经过未来十年的数字化改造以后,地产将基本由“储量建设”转为进入“存量运营、精细化运营”时代,从运营楼盘变为运营人群。“而运营人群需要大量的技术手段,所以商业地产公司都要转型为科技赋能的企业。”

以下为发言实录:

刘松:讲三个观点:第一,遍阅全球城市发展史,中国的城镇化整体还处在青春期阶段,发展不均衡,很不自洽。希望下一个十年,都市圈能跟新一代技术相结合,使中国的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第二,城市即人。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它是由上百万或上千万人组成的复杂系统,而且里面包含超过30多个子系统,如交通、给水、建筑等,建房子只是其中的一个。从两个维度来看,如果城市本身就是人组成的人造生命,这个复杂生命体在10年以前的技术是破解不了的,因为它的规律远远超过人的承受能力。城市是一个复杂经济体,只有借助新一代的技术手段,借助感知智能和数据智能的能力,才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切入,既可以关注个体的感受,也关注城市的宏观发展,进而观察城市生命体的演进。

第三,从新一代技术和“数字孪生城市”概念的角度出发。阿里做城市大脑,实际上是对“数字孪生城市”的一个小小探索。或者说,未来的城市在城镇化和都市圈建设的同时,都要同步建立数字基础设施,从而进入众生协作的平台生态,把政府、不动产商、运营商,技术服务商的力量都结合起来。今天我们在城市里遇到的问题,专家们刚才都讲了,城市之前的模式,无论是公众服务还是治理模式、产业模式、生活方式,过去城市建设时的颗粒度太大了。今天多了一个要素,在数字孪生的概念里,数据资源变成了未来十年破解城市规模和复杂性的最重要因素,运用它的性价比、杠杆效应远大于资本、土地和建筑工人。未来,数据结合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可以创造出一个平台生态,让大家在创新和运营的时候,为城市复杂生命体的演进和生长带来价值。

我觉得一个人要对城市有理解,需要回到个体在国内外数十个城市的生活体感。一比较就知道,当我出差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开了酒店的窗户,我都不知道这是哪个城市。但在很多海外城市,一开窗户就知道你在哪个城市,这是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如何让城市有自己的名片,城市有独特的气质。除了我们讨论的那些宏观经济学基本问题,今天的技术对于城市治理来说,史无前例地进入到了一个供给充足的时代。那么我们要怎么借助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形成新的服务与治理模式?今天,技术已经演进到可以把算力、存储、数据的成本都忽略不计,城市的发展回到了以人为本的目的。技术有事无巨细满足人需求的能力,而我们要把城市当成一个复杂生命体。

马克:这个观点说得很好,一座城市其实就是一个人。

刘松:就是一个人造生命。过去三年,我跟好多地产公司打过交道。大量的地产公司在进行转型,寻求和阿里进行合作,寻求一种新的运营模式。地产行业原来颗粒度太大,对象是地和建筑;而未来十年,经过数字化改造以后,地产将基本上由建设储量进入存量运营、精细化运营,从运营一个楼盘到开始运营人群。运营人群才需要大量的技术手段,所以商业地产公司甚至普通的住宅地产,都要转型为科技赋能的企业。

比如,我们在广州帮助一个大型购物中心精细化分析——哪些用户愿意进哪些商家,未来应该引进哪些商家,所以运营人群更重要。

刘松:在屏蔽个人隐私的情况下,今天的数据的确是可以做得更好。但最后还是要回到人群的变化,最终的答案一定是回到人群代际变化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我们要分析一下最特定的人群。中国除了正常老百姓以外,单身族群有自己的需求,人口老龄化康养有需求,零零后也有特定需求,他们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这就是代际变化和数字化融合的结果。我们要为未来不可逆的十年数字化社会做好准备。

马克:同城化最重要的障碍就是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交通不能一体化,社保不能一体化。杭州的社保要是去了宁波,可能买不了房。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刘松:这里没有技术的成本,只有一定制度和规则的成本,尤其在新一轮数字政府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情况下,这些问题都不是技术问题,未来几年会解决。交通的成本技术上可能解决一部分,因为你如果真的住在燕郊,那么绝对物理距离是没法解决的,但是你能够用更优化的通行方式,比如我们在杭州做了一个“多游一小时”,通过把景区排队和交通拥堵来为旅游者优化一个更好的安排。通过这样的方法,数字化的技术能够降低你在幸福感上的损失,提供更好的体验。

马克:最后一个问题,都知道现在全国都市圈有三个“极”,那么“第四极”有可能会是谁?

刘松:成渝地区所聚集的各方面综合条件,更具备成为“第四极”的潜质。从产业、人才、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来看,成渝还是最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