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探索经济数字化转型,如何释放人类产能?

《财经》新媒体 涂伟/文  

2019年11月20日 10:53  

本文1386字,约2分钟

历经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发展,当今企业、组织与劳动者,一方面已经受益于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仍然存在大量重复的环节和事务,而伴随信息化系统、软件、设备和企业业务发展所带来的信息隔离、数据孤岛,进一步导致了一线使用者工作量的增加。

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到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首选的转型工具。RPA的优势在于,可以将日常工作中基于规则、重复、复杂、枯燥的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从而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支出。

RPA与AI相结合,扩展了自动化应用场景范围,金融业、制造业、零售业、医疗业、政府机构组织成为应用RPA较多的领域。2016年至2017年,四大律师事务所率先将RPA引入中国,应用于财税场景。RPA机器人表现出了高效的执行率和极低的出错率,同时又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行,拥有广泛的优势。

以金融投资领域为例,投资机构普遍会存在多个子公司以及投资业务关联的公司,财务工作繁重且重复性强。一线财务人员每天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多公司、多网银的流水回单下载、账套导出、财务报销下载等枯燥工作。有了RPA技术,原有在多公司、多系统上需要重复完成的财务工作,比如网银web端和CBS平台的流水回单下载,财务软件的系统账套导出,只需十几秒就可以由机器人稳定、准确完成。

RPA在政府公务方面也大有可为,以江苏某地方检察院为例,检察院每日需接收公安部门案件卷宗6、7例,每例300页左右,仅“案卡录入”和“文书开具”,就带来大量繁琐重复工作,工作人员有时甚至一天都不能完成案卡录入。通过RPA的帮助,将以前全人工的工作,减少到只在扫描时需要人工操作,节省了信息员80%的工作时间,案卡内容正确率大幅提升,文书开具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5分钟。

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化并不代表RPA能够取代人类,RPA只是将人类从繁琐重复的工作瓶颈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11月19日,在中国首届“构建智能互联的数字化转型体系”专家研讨会上,来也科技董事长兼CEO汪冠春表示,人机协同不是用机器人取代人类,而是帮助人类释放产能,更好的发挥创造力。RPA跨行业跨系统的特点,能更大范围的满足数字化转型需求。

另外,来也科技发布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白皮书1.0》提出,RPA的发展要经历成长期、普及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具体来看,RPA成长期的特征表现为,产品形态不断丰富,场景不断拓展,体验持续优化。大型企业率先将自动化思维引入发展战略,开始通过RPA解决成熟的问题和需求,构建数字化劳动力。

RPA发展到普及期,伴随AI技术发展,打通更多环节与场景,RPA平台涌现丰富的应用和插件,满足不同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RPA全面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所应用,走进企业各业务环节,参与到企业价值链的塑造与发展。

RPA进入成熟期,企业通过自动化的基础设施搭建和数字劳动力构建,实现了业务流程自动化,面对普通用户的自动化服务的需求,全面开放支持。RPA成为企业和个人都熟悉的产品,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拥有自己的机器人助手。

从笔纸办公,到计算机,到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办公,历经时代变迁后,人类掌握了新的技能与工具,创造更多价值。未来十年,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一代劳动力方案与工作模式的探索上,RPA成为值得研究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