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GMT沽空飞鹤遭遇失败 为何中国企业频繁被“盯上”?

《财经》新媒体 高素英/策划 续慕/剪辑  

2019年11月25日 19:02  

本文673字,约1分钟

继做空安踏、京东、中国中药等遭遇失败后,独立会计研究机构GMT对飞鹤的做空计划再次被打脸。11月25日早间,飞鹤在复牌开盘后仅五分钟,公司股价最高涨至6.66港元,较停牌前收盘价6.28港元上涨6.05%。截至11月25日收盘,中国飞鹤盘中报价6.95港元,涨幅10.67%。

多名资本市场人士向《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从做空报告本身和飞鹤的股价表现来看,GMT此次的做空并不成功,且做空报告的论据在逻辑上并不成立。

事实上,飞鹤并非今年首家在港股遭沽空的乳制品企业。8月15日,澳优遭到杀人鲸资本做空,杀人鲸资本直指该公司存在虚报销售额、盈利造假等五大问题,并得出“澳优完全不值得投资”的结论,导致澳优在短时间股价大幅下跌。随后,澳优予以反击,股价逐步回升,并没有出现杀人鲸预期的结果。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迅速发展,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被做空机构“盯上”,成为其猎物?

有分析人士指出,海外或者香港市场有发达的做空机制,而投资机构和散户对内地的企业并不了解,所以沽空机构往往可以通过发布沽空报告,引发股票恐慌性抛售。就乳企而言,与国外相比,我国乳制品企业起步较晚,发展中容易出现不太规范的行为,所以容易被做空机构盯上。

对于企业反击被做空可选用的方法,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向《财经》新媒体记者表示,在港股上市的企业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严密的市场销售体系和管理体系,以防止他人利用上市公司的漏洞来打击企业。从长远来看,企业要注意建立反做空、反恶意收购的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