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的逻辑与原则

刘晓春/文 袁满/编辑  

2019年12月04日 16:24  

本文4093字,约6分钟

银行主要业务不是高频业务,且风险管理标准不能简单降维,因此,在数字化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互联网企业长尾理论、降维打击、流量获客等营销方式和经验。银行数字化的方向,不应是片面追求速度,而是在安全前提下流程效率的全面提升、客户综合体验的全面改善

在数字化的浪潮中,为免迷失方向,我们同样要面对千古之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银行的本质是什么?银行业务有什么逻辑和特点?银行业务发展的方向如何?只有搞清楚这些,银行的数字化才有明确的方向。

银行为什么要数字化?是为了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了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银行数字化以后,依然是银行。所以,必须摆正金融与技术的关系。

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在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两个技术,一个是金融科技,即科技技术;还有是金融自身的金融技术。在金融领域,金融技术是主要的,科技技术是为实现金融技术服务的。比如,资产证券化,是一项金融技术。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让原来不能流通的资产通过证券化能够进入市场流通和交易。有效的应用适当的技术,可以使证券化的资产交易更简便,流通更顺畅,但这不会改变证券化资产的任何金融性质。再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问题,但究竟如何存储和处理这些海量数据,还得看你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存储和处理,更重要的是针对这个目的,你的统计学能力,技术依然是辅助工具。

所以,金融科技无论如何发展或发达,进入金融领域,就要接受金融创新的挑战,适应并跟上金融创新的需要。绝不是反过来,要金融创新适应科技的局限性要求。同样的业务,在同样的监管下,你有那么好的技术,却做不过金融机构,偏要监管适应你,让监管不要监管,说监管扼杀了你的创新。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应该是同样的业务,在同样的监管下,应用了新的技术,业务做得更好更有效,那才显示科技的真正力量。前些年,一些所谓互联网金融之所以一地鸡毛,就是因为让金融迁就技术,为了流量,违反金融规律,降低风险管理标准而造成的结果。

由于金融的公共性,从事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持牌条件下,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应用金融科技,提高金融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不能因为有金融科技,就可以无证经营金融业务。有过硬的技术,包括金融科技技术和金融技术,就应该有信心泰然接受监管。

任何技术都有一个从创意到成熟的过程。一些技术理论上有非常强大的功能,但并不代表在研发阶段和应用初期就已经完美地具备了这些功能。由于金融风险对社会的系统性影响,金融领域不应该成为尚未成熟技术的试验场。一些金融机构说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作为营销噱头未尝不可,但当不得真。即使是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主要还是成熟技术的应用研发,而不是技术本身的研发。鼓励新技术在金融创新中的大胆应用,一方面应该是持牌机构的应用研发,另一方面应该是在监管沙盒约束中的应用研发。

明确了金融和技术的关系,明确了银行数字化的目的,我们就有必要认识银行自身。

一、银行的根本是信誉

银行的信誉与其他商业企业有很大的不同。银行的起源是货币兑换和货币保管。客户将资金交给银行,并不是购买货物,而是将未来使用的财富暂时存放在银行,可以说是将身家性命托付给银行。

越南、泰国、菲律宾的餐饮很有特色,你经常会去大快朵颐。但这些国家的银行,你会去存款吗?一般情况下不会。不是说这些国家的银行一定不好,而是因为你不了解,再加上这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你下意识里不信任这些银行。即使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老牌大行,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后,卖给中国客户的许多理财产品不能兑付,也失去了许多中国客户对它们的固有信任。

因此对于银行的这种信任不是一般的信任。没有这种信任,银行就吸收不到存款,没有存款,银行做不大,也做不好,更可能做不长。人们关注银行的资产质量,固然与银行的盈利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银行能否兑付客户的存款。正是这个根本特点,决定了银行业务的一系列特点。所以,银行数字化,必须牢牢抓住信誉这个主轴,不能舍本逐末。

二、 经营和管理资产与负债

经营和管理资产与负债,是银行信誉的重要保障。这是现实,也是方向。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银行业的资产与负债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存款与贷款。银行的报表从“资金平衡表”改为“资产负债表”,不仅仅是报表名称的改变,更是经营内容的改变和经营方式的改变。

现在银行资产和负债的种类丰富。就资产而言,信贷资产在银行总资产中的比重大致六成左右,一些银行甚至不到50%。就负债而言,一般存款在银行总负债中的占比大致七成左右。就收入而言,虽然利差收入依然是银行的主要收入,但存贷利差收入的占比在下降。

资产负债工作,以往更多的是一项内部管理工作。随着资产与负债种类的不断增加,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银行的经营不再是以存贷款为主,而是要在全行层面对资产与负债进行经营和管理,各类业务只是经营资产与负债下的具体业务运作。这是趋势与方向。比如,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贷款时确定的利率,已经无法锁定最终的收益,必须在资产负债层面的经营才能确保经营目标的完成。

正因为资产和负债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资产与负债有着各自不同的规律和风险。不同的配置,不仅会有不同的流动性风险,还会有不同的经营效益。因此,资产与负债的结构配置,资产内部的结构配置,负债内部的结构配置,不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全行性、全局性的经营工作。

银行数字化,必须是经营与管理的全面数字化,而不是局限在客户端和产品端的数字化。经营资产与负债,是全面数字化的主要方面,也是银行全面数字化的中心,围绕着经营和管理资产与负债,可以顺利地将数字化推进到银行经营与管理的方方面面。

银行数字化,不是在所谓传统业务之外,另外建立一套数字业务,或互联网金融业务,或者金融科技业务。应该是所有业务的数字化。

三、 充分认识银行产品与服务同一般商品和服务的区别

银行的大多数产品与服务,是过程,不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的交割买卖。存款,只有到客户提取存款、注销账户以后,才是业务的结束。贷款,只有到本息全部收回,才是业务的完结。即使产生坏账,在账销案存的状态下,这笔业务依然没有结束,直要到案销才能了结。

银行的大多数产品与服务,不是价值的转移,只是资金使用权的临时转移,资金最终要物归原主。

正是以上原因,银行的风险管理标准不能简单降维。因此,在数字化过程中,银行不能简单应用长尾理论、互联网思维,更不能机械照搬降维打击、流量获客等营销方式。互联网企业、商业企业销售产品和服务,为了获客,为了增加业务量,可以通过不断降低产品和服务质量而不断降价,进行所谓降维打击。贷款业务是不能遵循这样的逻辑进行降维打击的。再比如销售理财产品,不能因为客户是低收入人群,就把风险高、质量差的产品卖给低收入人群。

四、 银行的主要业务不是高频业务

人们一般不会无事去银行,不会像逛商场一样的逛银行,也不会去一个一个银行的网站浏览比较,更不会同时下载各家银行的APP。人们一般只有在需要办理银行业务或咨询银行业务时,才会去银行,进入银行网站,打开银行APP,这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开户行。以存款业务为例,没有人会闲极无聊每天办理存款。至于贷款业务,不说银行,如果你身边有人三天两头跟你借款,估计你不仅不会借钱给他,而且会在朋友圈里马上把他拉黑。因此,存贷款业务,客户经理再怎么努力,APP再怎么有好的客户体验,都不可能是高频的。这也正是这些年银行在学习互联网企业经验过程中的困惑所在。

所以,银行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个特点进行客户端的创新,而不是简单照搬一般互联网企业的获客方式和经验。需要分辨低频业务、一般业务、相对高频业务,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数字化和创新。通过业务联动,以高频业务带动一些业务提高频率。银行有两类业务相对比较高频。一类是外汇买卖、债券买卖、衍生品交易等交易类业务。这类业务非常专业,业务量可能很大,但客户群体比较小众。一类是支付业务,以个人客户为主。但还是要认识到,有许多业务是不可能高频的。

五、 银行业务对于速度的要求,不是单一的快与慢

在业务过程中,某个环节需要快,其他环节则有必须的流程。比如国际结算,在审单、支付环节,需要快,其他环节就不是单纯的快,这些环节,有些是银行的操作规则,更多的是客户贸易合同决定的,比如即期付款、远期付款等。有些业务,是银行本身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客户端则不能一概而论。以贷款为例,银行本身当然希望审查简单一些、快一些,一方面是降低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早贷款可以早产生效益。但如果客户方面每笔贷款从申请的提出到放款都需要秒速,则这样的客户,无论是个人和企业,都不应该是合适的贷款对象。所以,银行数字化的方向,不应该是片面追求速度,而是在安全前提下流程效率的全面提升、客户综合体验的全面改善。

六、 开放银行的要义。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开放银行叙述。一种是,银行应该向科技公司开放数据、客户、客户账户、业务、资金等,然后由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银行服务。一种是,银行将业务接口开放,并把银行业务接入各类场景中,在各类场景中响应客户的即时金融需求。

开放银行,对谁开放?不应该是在银行和客户之间增加一个甚至更多的中间环节。许多人说要去中心化。实际上,去中心化是一个伪命题,所有喊要去中心化的,都是希望去掉现有的中心,自己成为中心。所谓“平台”,就是这样的中心。

向各类场景开放相关业务接口,让客户在任何场景中可以方便地办理相应的银行业务,这才是开放银行的真正要义,也是数字化转型在客户端的重头戏。

由于银行业务的特点,并不是所有产品和业务都可以由客户自主定制的。所以,在满足客户特定需求中,还是要分别不同的业务,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能盲目地将所有产品和服务交由客户自主定制。

开放银行很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与各类机构、场景进行广泛的合作。但合作,不是让自己消失。在合作中,银行必须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在合作中,并不只有银行对各合作方有需求,银行同样也是被需求的合作方。在开放合作中,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获客能力、自己的业务能力、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自己的数据隐私保护能力,是确保银行自身信誉的基础,也是保证银行行稳致远的根本,也是银行有底气开放的前提。

作者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