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新金融评选之《中国新金融行业发展报告》

2020年01月03日 17:03  

本文6338字,约9分钟

2019年,新金融行业进入新征程。科技浪潮的席卷下,金融业正在历经前所未有之变革。传统金融被科技激发出新的活力,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不断深入,推动金融业态发生深刻变革并逐步成为信用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

以 “合规、创新 ”为准绳,以“促进新金融生态系统的构建,推动产业和市场健康发展”为主要衡量标准,《财经》新媒体开启了2019第二届新金融评选活动,并最终评选出43家获奖企业。【点击查看榜单详情:《财经》新媒体2019年新金融评选榜单揭晓 43家企业获奖

此外,为深入解读、剖析行业现状,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与经验,《财经》新媒体联合联合Analysys易观、天眼查和清博大数据共同发布《中国新金融行业发展报告》,通过数据分析2019年中小银行、券商、保险、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

中小银行风险总体可控

开放银行或是超车机会

2019年以来,中小银行相关问题受到持续关注。2019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稳妥化解中小银行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过于夸大,目前风险总体可控。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5%,贷款损失减值准备1.74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24.4%。2019年一至三季度中小银行实现净利润4483.5亿元,抵御风险的“弹药”充足。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超过99.2%的中小银行流动性比例高于监管要求,中小银行流动性水平充足。

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看,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应对能力不断提升,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前瞻性有所增强。人民银行将持续关注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加强市场监测,不断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推动中小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实现中小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9年,对中小银行来说,不仅仅是挑战,也充满了发展的机遇。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新兴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的迅速崛起,加速了金融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共建开放生态正成为银行业的新趋势。

 

资料来源:Analysys易观

在百花齐放的开放银行浪潮中,中国银行机构主要形成了三种探索路径及模式,即推动数据互通共享的数据能力开放模式、以产品服务能力共享的服务开放模式、以共建开放平台开放金融科技能力的平台模式。

 

资料来源:Analysys易观

开放银行将弱化银行实体,结合生态合作伙伴以不同形式输出和共享服务。在金融科技助推下,银行机构逐渐从产品金融向平台金融、生态金融发展,通过结合生态合作伙伴,以不同形式对外输出银行服务,将智慧化服务融入人们生活中。

以“开放、连接、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开放银行发展模式,已成为银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仅有部分领先银行对开放银行模式实施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实际性探索,传统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应抓住当前战略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银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的数据,依托于金融科技,将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拥抱科技,对内提升效率与能力边界、对外提升客户使用体验与服务产能,这都是理财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快速转型的核心驱动力。

二、

行业回暖

关注证券业头部券商

回溯历史,券商行业在历经两次创新大会后,创新业务均迅速扩展,也成为券商收入增长重要驱动。在2019年,创新业务种类拓展速度明显加快,释放转型发展新信号。

2019年多项创新牌照落地,均助力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也将驱动券商向高端业务模式转型、开拓新盈利点。

具体而言,监管落实科创板转融通机制和公募基金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制度。根据上交所统计,自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以来,科创板融券余额最高曾达31.8亿元,占全市场融券比例最高曾达25.9%。

外管局批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和招商证券3家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资格,券商突破FICC业务发展最后一块牌照壁垒。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业绩方面,证券业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633亿元和624亿元,较前一年分别下滑16%和44%。证券公司各业务条线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整体结构与前一年基本保持一致。其中,自营业务占证券行业总收入的比例为33%,仍保持了最大收入来源。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收入占比均持续上年下降趋势,分别下降至26%和14%。资管业务和信用业务收入占比大致平稳。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019年,由于市场行情回暖和资本市场改革,券商股业绩表现靓丽,尤其是自营业务增长强劲。受益于低基数效应,上半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789.41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净利润666.62亿元,同比增长103%。前三季上市券商全部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其中山西证券、东吴证券和太平洋净利润增速居前三位,分别为410%、368%和347%。大券商中,中国银河、海通证券、国信证券涨幅居前,业绩增速分别为104%、97%和93%。

国内证券公司紧跟金融科技变革趋势,在线下业务线上化、数据挖掘、打造特色化互联网金融平台等方面加快布局,大力发展网络金融业务。目前建立了以PC端理财终端、Web端综合金融门户、移动端App、微信“三端一微”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证券公司整体业务线上化率达到95%以上。

 

资料来源:Analysys易观

Analysys易观认为,随着中国互联网证券市场的稳定高速发展,各家券商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加大,多家券商将金融科技纳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龙头券商的地位仍难以撼动,同时也有部分券商脱颖而出,传统型与创新型券商格局已大致形成。

资本市场改革不断释放行业红利,证券公司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证券公司将从“通道类中介”向“专业型投行”转型,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利润来源,从而提升ROE水平。在市场呈现宽幅震荡的中性假设下,国信证券预计2020年证券行业营业收入4089亿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1309亿元,同比增长9.2%。

三、

保险业开放进度加快

机遇大于风险

2019年,严监管仍然是保险业的主基调。

自2017年以来,监管层接连出台规范性文件,特别是2017年10月出台“134号文”之后,2017年第四季度保费增速放缓,2018年开门红数据同比大幅下滑24.71%。

有数据表明,2018年二季度以后,各家保险公司积极应对保费下滑带来的影响,保险行业出现复苏的迹象,一直延续到2019年。2019年前三季度寿险保费已接近2018年全年。

目前,人身险与财产险均实现正增长。前三季度保费同比增速同比下降,反映出我国保险行业的开门红效应。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突破3.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产寿险公司的累计保费增速均在趋缓。另外,在所得税调整等政策红利下,行业净资产较年初增加了19.8%。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具体来看,财险公司前10月累计保费10736亿元,同比增长11.0%,较去年同期低了1.6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保费9542亿元,同比增长8.4%;意外险保费451亿元,同比增长30.7%;健康险保费743亿元,同比增长41.3%。

 

资料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寿险方面,寿险公司前10月累计保费26322亿元,同比增长12.7%,较去年同期高了14.6个百分点。其中:寿险保费20360亿元,同比增长9.5%;意外险保费564亿元,同比增长-1.0%;健康险保费5398亿元,同比增长18.9%。

开放,是保险业2019年的另一关键词。

 

自2017年底监管宣布将加速推进金融对外开放以来,一系列政策修订为推动开放明确了发展道路,其中尤以今年7月推出的11条开放措施最为重要。

虽然保险业的开放速度在加快,但不必对外资的进入过度担忧,未来行业有望在产品布局和代理人结构两方面实现改善升级。

资产管理方面,资管新规要求资产管理机构打破刚兑、实现净值化管理,各机构需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全方位加强投研布局,开展多资产研究,提升产品收益率。同时,在强监管及经济下行周期下,优质资产供给减少,保险资管公司应建立与完善综合性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预警。保险资管公司的资金来源较为稳定、期限较长,而所投资产往往期限较短,应审慎实施资产负债管理,保持充足的偿付能力。

另外,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应拓展资金来源,大力开拓第三方业务。总体来看,未来保险资管机构面临“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局面,越来越多的非保险系资金将会委托给保险资管机构,也会有更多的保险资金委托给券商、基金等。

四、

2019年,公募基金机遇之年

科创板的设立是2019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对公募基金而言更是如此。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里程碑,监管层出台科创板相关业务指引,明确了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事项,并鼓励中小投资者通过公募基金参与科创板投资。目前,有四类公募基金可以参与科创板市场,分别为战略配售基金、科创板主题基金、FOF基金、普通偏股型公募基金。截至2019年10月底,仅在科创板网下打新方面就有12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2367只权益类基金获配了科创板网下打新金额,获配金额达228.76亿元,科创板改革红利惠及了全行业发展。

另一方面,监管层在政策上对基金审批的提速,让权益类基金发展迎来更好的制度环境。

2019年7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座谈会,明确指出“要在提升权益类基金的占比上下功夫”。9月,“资本市场深改12条”的发布,吹响了公募基金大变革的号角。

截至11月29日,市场已经成立的基金共计5946支。 基金份额共计约149384亿份。资产净值共计约139839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1034只,混合型基金2515只,债券型基金1866只,货币市场型基金335只,其他基金196只。

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酝酿已久的公募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正式开启。基金行业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公募基金“买方时代”的到来,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开始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

随着资管新规影响进一步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资管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打破刚性兑付已是大势所趋,更加符合资管新规导向的浮动净值型货基、摊余成本法债基等创新产品登上历史舞台。

另外,2019年11月,暂停审批一年多的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重新开闸,给基金行业带来惊喜。

与传统主动权益基金不同,此类基金采取“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形式,基金固定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0.8%年费率计提。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需要靠实力做好产品业绩,才能赚取更多的管理费。

2019年,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将原定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至2020年。

今年以来,摩根士丹利成为大摩华鑫基金第一大股东,贝莱德等外资私募拿到投顾业务资格,贝莱德、领航、瑞银资管等多家海外资管巨头对内地公募牌照也在积极筹谋之中。

总体来看,外资的进入或带来“鲇鱼效应”,但随着国内资产管理机构的不断壮大,本土优势也不容忽视。

除政策机遇外,金融科技的深度介入,也在营销能力、辅助投资决策、提高风控有效性等三方面,促进了公募基金的发展。

具体来说,在提升营销能力方面,基金公司运用金融科技使客户受众面更广并且可与客户完成沟通,有利于基金公司对客户完成画像,实现精准营销,提升营销效率。

在辅助投资决策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基金公司能够做到数据收集、信息整合及数据分析的智能化,辅助投资经理进行更高效的研究和投资决策。

在提高风控有效性方面,相比较于传统风控手段,金融技术手段扩充了数据来源,且风险识别速度更快,有助于解决风险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可加快风控模型的更新迭代速度,及时根据收集和整合的信息优化风险监控模型,提高风控有效性。

五、竞争与合作并存

银行理财子公司继续扩张

近年来,居民财富持续积累,投资者更加渴求专业和透明的资产配置服务;在供给端,“打破刚兑”成为明确的监管要求,资产供给与分销的整个产业链条进行洗牌和重组成为必然。

整体而言,中国居民平均风险偏好水平较低,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两项资产占据金融资产投向超过60%。未来,信托、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和净值型金融资产的占比有望进一步上升。

 

数据来源:波士顿咨询、贝恩咨询

2018年12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成立后,产品全面净值化,投资期限较传统产品有所增加,并发行一部分创新型产品。

当前,理财子公司推进速度超预期,塑造着银行理财新生态。截至2019年11月初,已有33家银行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其中11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2家待批准,涉及理财产品总规模接近20万亿元,占行业理财规模近90%。与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法定流程相比,已开业理财子公司从筹备获批到开业获批仅需3-7个月,保守预计到2020年底,理财子公司的数量或较今年翻番。

在产品体系上,理财子公司仍以固收产品为主体,重视长期稳健的收益,并顺应指数投资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步优化量化策略。

来源:中国银保监会。艾瑞研究院

银行理财在渠道端有传统优势,在投资端擅长债券和非标等资产,而根据《管理办法》,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公募产品允许直接投资上市交易的股票,与公募基金和信托存在竞争,也对银行系的公募和信托造成一定冲击。此外,部分理财子公司也与券商开展银证合作,在资金端、产品端与中后台实现优势互补。

净值化产品的增加对机构获取优质资产及资金渠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理财子公司需要在人才、服务、投研能力等方面补齐短板,建立区别于其他机构的差异化优势。

此外,政策方面,在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下,行业中的模糊地带逐渐清晰。

2019年9月20日,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办法是银保监会落实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制度要求的具体举措,明确了理财子公司的监管制度,对理财子公司净资本管理的总体要求、管理责任和监管主体、净资本、风险资本的计算要求和监管标准、信息披露、监管措施等做出明确要求。

2019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核心是明确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界限、认定规则以及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监管安排,以引导市场规范、平稳发展。资管新规中虽然规定了标准化债权类资产需满足的条件,但并未同步出台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对于不符合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标准的其他债权类资产,给出了详细、具体的认定规则,在严监管的同时,也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留出了空间。